孙良
摘要:在中学生物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建构主义理论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运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生物教学;任务驱动;内涵;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298-02
生物学是一门与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社会实际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近年来,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学要求,对"任务驱动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任务驱动法"的作用
"任务驱动"首先必须让学生了解学习情境,产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动机;其次是了解和分析学习任务,提出完成这一任务的可能方法,探讨完成任务的可能手段,制定行动计划;接下来利用预定的方法、手段获取信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技能。为让学生对自己完成任务达到的程度有清楚的认识,教师还应在学生表述完成任务的方法、过程、原理、收获的同时给出必要的评价。
"任务驱动" 教学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它强调教学就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发出自己的声音。对学生而言,学习是主动建构知识,而不是接受知识的过程,对教师而言,教学是支持建构知识,而不是灌输知识的过程。(1)运用"任务驱动法",能使学生在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始终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不再只做教师的接收器。(2)运用"任务驱动法",能推动生生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3)运用"任务驱动法",能给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自己主动发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4)运用"任务驱动法" ,能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自主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
2."任务驱动 "在教学中实施的方法
2.1以设计令学生感兴趣的"任务 " 驱动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和动机密不可分。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一个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和获得能力的一种强烈的欲望。(1)课上直接布置任务。如学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以介绍遗传学之父、科学家乔治·孟德尔在豌豆试验田里进行的一系列杂交试验来调动学生兴趣,引出生物具有遗传现象。再讲清遗传性状的简单规律,告知控制性状的基因有显性隐性之分。学生就会问如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其意义何在?连接父母与孩子的"桥梁 " 是什么?父母是将性状直接遗传给孩子,还是将控制性状的基因遗传给孩子?等关键性的问题。然后,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将事先收集的小金鱼和金鱼妈妈的照片发给每组学生,让学生比较小金鱼和金鱼妈妈各种性状,找一找遗传规律,同时来推测小金鱼爸爸的性状表现;(2)提前布置任务。可根据生物物候恰当布置学生进行连续一段时间的观察活动。如在讲《无性生殖》时,提前二个多月将虎耳草、吊兰等植物放置在教室中,由课代表负责管理,全班同学利用业余时间观察,到春天来临只见其走茎从叶丛中钻出,然后走茎上慢慢地长出叶片,将气生根取下栽种于花盆中又是一棵植物。学生理解了原来新植物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经过种子,茎也能进行繁殖,这就是"无性生殖 " 。此时学生对无性生殖的理解更形象化。
2.2以任务驱动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如,讲到《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中有关茎的输导作用时,提出茎位于植物叶和根的中间部位,它具有什么作用?能否通过实验现象来说明?我事先在每个小组的实验台上放置几盆叶片已经萎蔫草本的植物,请学生想办法救活这些植物。学生首先想到立刻给植物浇水。如何浇水?有的学生说直接浇在叶片上;有的学生说浇在盆里;还有的学生说叶片和盆里都要浇。又如何证明茎具有输导作用?我在实验桌上放置显微镜、夹竹桃枝条、红墨水、玻璃瓶、剪刀等材料,让学生设法进一步证明。有的小组将夹竹桃的枝条放在盛水的玻璃瓶中(第二天从横切面上不易观察);有的小组学生将红墨水稀释以后将夹竹桃的枝条放入其中(第二天发现整条茎的横切面上被染上红色的仅仅是一部分);有的小组学生将环割的一圈的夹竹桃枝条插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第二天发现整条茎的横切面上被染上红色的也仅仅是一部分)等。分析原因可知:夹竹桃枝条放在稀释的红墨水中由于时间过长产生了横向运输(这是细胞之间存在着渗透性吸水的缘故)。此过程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在实验观察中得出结论,使学生对新的知识点心领神会,植根脑海,形成深刻的记忆,且激发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2.3驱动学生将学习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增强学生环保意识。生物与环保息息相关,将生物知识渗透到环保教育中,可拓展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探究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智力环境。如第八章《生物类群》讲到节肢动物甲壳纲时,我以常见且易取材的水蚤为例,介绍目前水蚤在水环境污染监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蚤真的具有监测水质污染的作用吗?如何进行检测?兴趣小组的学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一番探索。通过对水蚤在不同液体中的存活时间来监测环境中水质变化的探索,使学生在实验中初步掌握了科学研究的步骤,了解了科学研究需要周密的考虑、精细的操作,树立起严谨的科学态度;其次,实验时要边观察边进行计数,学生双眼观察显微镜的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同时,还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加强。
2.4对学生的智慧火花及时评赞,使学生倍增探究信心。教师应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也就是说,只要看到学生积极参与,就要鼓励;只要学生在努力探索,就要表扬,尽最大可能争取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探究行列。评价包括来自教师的、学生本人的及学生之间的三种形式。这样,既有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又有教师的点拨,相信学生对茎和根的区别将深留在脑海中。
总之,"任务驱动 " 能促进学生以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促进学习效果与能力的提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