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重点环节促进感悟提升

2015-01-13 08:51赵建秋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感悟语文教学

赵建秋

摘要: 感悟是人的积极心理活动,是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重要渠道。语文教学就是促进学生不断感悟提高的动态过程,必须抓好读书等几个重点环节。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重点环节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24-0171-01

语文新课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的"理解和体验,使其有所感悟……"因此,提高学生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怎样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呢?自己在实践中探索了以下几点。

1.在轻读想像中了解课文内容

在学生轻声读课文的同时,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借自身的经验、经历帮助了解课文内容,达到初步感知课文,为继续深入理解打下基础的目的。如阅读《瑞雪》一文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轻声读课文,一边结合自身经历想像一个"漫山遍野,大雪纷飞,田野村庄,一片素裹"的画面,以促进学生对课文所表述的"北国雪景"的整体了解。

2.分析句子,感悟中心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对于表现中心思想的句子,要注意联系课文的有关内容,深入理解。教学中,如能抓住关键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对感悟文章中心思想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草原》一文中,"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既是本文的中心句,又是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突破了这一难点,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也就显山露水了。教学中,我采用"读句——析句——理解——领会"的步骤,让学生去把握课文中心。学生先读句子,清楚其在文中起总结全文、突出中心的作用;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预习情况,从句中去判断中心句中的中心词——"情深"。然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谁与谁情深?蒙族同胞和汉族同胞;文中哪些内容突出了"情深"?——远道迎客、热情相见、盛情款待、激情联欢等;再理解句子意思: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情谊很深,不忍马上就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相互倾诉惜别之情。通过以上分析,学生理解了诗句是表现蒙汉人民团结友好的深情厚谊,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

这样教学,让学生"点"、"面"结合,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交错发展,并突破难点、触及中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剖析段落,感悟中心

段落是构成文章的重要部分,教学中,抓住重点段落进行教学是学生领会文章中心的又一途径。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紧抓住第二段这一教材中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的部分进行讲解。

首先,我让学生带着问题"本段主要讲什么"、"她在几次擦燃火柴中分别看到什么"去理清文章的脉络。学生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顺利给课文划分了层次,并逐渐准确回答出了问题。

接着,我让学生讲出小女孩为什么会幻想出这些美好的景物,让学生联系小女孩的现实情境来讲讲:她"又冷又饿"、"光着头、赤着脚"、"冻得青一块紫一块",在富人享受快乐的大年夜,她还得出来卖火柴,又受欺侮,她怎能不渴求得到温饱、欢乐和慈爱呢?

最后,品读中心句:"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了,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学生联系上下文触及到:"小女孩现实中只有寒冷、饥饿、痛苦,要想过上美好的生活,只有推翻那人剥削人的社会制度。"同时因势诱导: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

4.质疑中思考,辩论中感悟

《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中有很多值得质疑的地方,譬如,文中说到"人类不能指望在破坏了地球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但学生却受到科幻作品的影响,认为人类科技的发展,走出地球已不是什么难事,人类不是早已登月了吗?不是说火星与地球的环境相似吗?而且,文中不是也说过"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在群星璀璨中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既然地球只是宇宙中的一颗微尘,那么在浩瀚的宇宙中,一定能找到更多比地球更好、更大的星球供人类移居,那么地球环境破坏与否,也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很好,学生能提出质疑,说明了学生有自主思维,不是单纯的接受老师的灌输,在教学中是好事。清人唐彪曾经说过"凡理不疑必不悟,唯疑而后悟也,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质疑中找答案,从而提高感悟。

学生各有各的疑问,都有自己的观点与看法,通常互不服气,辩论的气氛已经形成,于是安排一场课堂辩论就顺理成章。

辩论是学生喜欢参与的课堂形式,可以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提升语言组织能力。但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做到紧扣主题,简洁有序,并非易事,需要教师适时干预,积极引导。我是这样做的:首先,要限制学生提出的辩题,选取有代表性的来辩论,其次是引导学生梳理思路,哪些是意义不大的,哪些是值得认真思考推理的,将学生的质疑向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上靠;再次是不能因辩而辩,要将质疑当作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及反省,开发学生对问题的拓展及探究能力。

5.抓好演练,促进感悟

5.1运用表演。小学生好玩爱动,具有强烈的表演欲和潜在的表演天赋。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抓住课文的表演点,结合语言文字训练,组织学生表演,使语言文字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同时,学生在表演中融入自己对教材内涵的理解和再创造,这无疑会促进学生对教材的感悟。

5.2加强练笔。以课文为"范例",组织一些改写、补白、续写等形式的小练笔。也可以通过画图,使学生借助想像将语言文字还原成形象,从而使文字与形象配合,课文与画面互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感悟课文,服务于语言训练。如教学《夏天》一课时,让学生根据课文和课件找感觉,把雷雨后的美景画出来。学生通过练笔,在实践中用语言、明含义、展想像、促感悟。

5.3注重实验。有的课文通过实验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实验中解决难点,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感悟语言描述的情节。如教学《詹天佑》一课时,一些同学对"人"字形的线路、火车上山的方法,以及到南口后多出一个火车头等问题一时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只要组织学生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实验一下,就能解决问题。

5.4引导操练。有的课文在学习之后让学生按照课文的介绍动手制作一个模型或同类物品,既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和内化,又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抓住基本教学环节,注重引导,就能有效促进学生感悟能力的提升,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猜你喜欢
感悟语文教学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探索规律中感悟和认识“重复”的奥妙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