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纯粹独立的个人也无法离开社会而生存。所以教师教育学生一定要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应该成为根植于学生生命中的信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寻求真知,回报社会”。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社会价值;人生价值
江苏卫视《非诚勿扰》节目的一位男嘉宾——安田,在节目的最后一个环节给女嘉宾提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假如你有1000万美金,你会用来干什么?”其中的一位女嘉宾说要带着妈妈去旅游,不让妈妈去工作了,另一位嘉宾说什么也不会去做,生活不会因此而改变。安田反问“为什么你们没有想到拿这笔钱去做善事呢?建某种基金,或者捐献给大学,或者其他非盈利性组织,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呢?”他引用了哈佛的一句校训——“Enter to grow in knowledge ,depart to better serve the country and the kind.”(“来到哈佛,是为了在知识的海洋中成长。离开哈佛,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和人类服务。”)
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具体点说就是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
人生价值是人生社会价值和人生自我价值的统一。人是社会的人,人生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客观实践性,人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个人行为同他人、社会群体需要之间的一种肯定关系,标志着作为客体的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的有用性,贡献和意义。
很多中国人,甚至是中国学生都会这么看,许多学生认为名牌大学毕业,就等于踏上了一条金光大道,通向了世俗的成功。如果我们的学生有机会能够拥有巨额的财富她们会怎么办呢?她们会拿钱去享受还是去尽到社会责任,回报社会,服务人民呢?我们的学生又会是怎么想的?抱着一种探究的心态笔者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问卷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也为今后弥补“社会责任教育”的欠缺找到事实根据。
笔者调查了2009级我所教的8个班的学生,答案有一定的代表性。一方面,她们即将面临毕业,在学校已经接受了三年的正规中学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学生是在事先没有看过这个节目的基础上进行的调查,具有相对的真实性。在得到的362张关于“假如你有1000万美金,你会干什么?”的调查问卷中,大约有70.2%的学生首先选择买房、买车,另外大约有8.5%的人选择旅游或其他消费,首先选择捐款的学生仅占1.1%,而选择创业、投资的学生也只占1.1%。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值得深思:在当代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社会思想文化也日趋多样化。这些变化都给当代学生的成长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使当代青年学生表现出新的特点。一方面,当代青年学生主体意识和独立性增强,思想更加活跃;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对价值观尚未完全确立的青年学生产生冲击,使部分青年学生对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认识模糊,个人利益至上,对他人、国家、社会的责任感淡漠。
从学生的答案中让一个老师,特别是一个政治老师感到切肤之痛,“为人民服务”,是中国最先提出来的。可是现在却被美国人拿出来说:人应该有大爱,要为人民服务,要回报你的国家,要有社会责任感,这很生动地给国人上了一课,而我们的学生往往会不经思考便向利益缴械投降。
价值认同困境已经成为当今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不能回避的时代挑战。事实上,价值认同与社会责任感的养成具有密切的关系,前者为后者提供重要的观念基础和情感催化剂。现在90后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好,没有体会过社会弱势群体的感受,所以没有想过回报社会,这是中国教育让人失望之处。而家庭困难的学生可能过多关注的是自己及家人生活条件的改善,把“知识改变命运”当作是自我人生命运改变的筹码。政治课的社会责任意识的教育过于淡化,追逐升学、就业、毕业的“功利性”的行为使得责任意识流于形式,这也是中国教育的悲哀,我们作为教育者首先应该反思“塑造人的灵魂”与“追求名利”哪个更加重要?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应该成为根植于学生生命中的信念,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寻求真知,回报社会”。
参考文献:
[1]王荣.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2013,(5)
[2]李菲.价值认同与当今学校社会责任感教育的构建[J].教育科学.2013(6)
作者简介:
贾云燕(1975~),女,河北石家庄市人,单位: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德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