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东猛
【摘 要】语文科目是初中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科目。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决定了语文教学能否取得优质的教学效果。语文教学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学生的良好的配合,形成语文课堂教学的主体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新时期语文教学的新理念。在课程改革的催促下,语文这一传统科目要想取得更加有效的教学实践,就需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的素质教育为转移,形成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初中阶段语文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素质;积极性调动
初中阶段是人的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语文教育作为初中阶段最为核心的教育科目,其存在和设置是由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决定的。课堂教育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主要的教育场所,因此,课堂教育效果能够给予教师和学生双重的展示舞台。初中语文课既富有教学性,又具有趣味性,是大多数学生喜爱的科目。但是,随着语文教育教学目的提升,语文教学需要从知识层面、学习习惯方面、思想意识养成方面多元化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发挥自主思考的能力,形成一定的认知习惯,是新时期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
一、建立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教学关系
在我国的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一直处于不对等的状态。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对学生的压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在束缚中进行的必须活动,而不是由学生自发性的进行学习活动。教学关系的不对等使教师在课堂上一味的指挥,学生被动的吸收知识。这种模式是阻碍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核心矛盾。打破这一现状,就需要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关系,这里所说的平等关系主要是指知识传授的平等关系,而不是管理意义上的平等。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需要占用一定的知识讲解时间,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极其有限,那么,更新这一理念的方式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好切入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知识交流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人,可以自由的进行知识交流和反馈。
二、正确认知语文学科的内涵和魅力
初中阶段的学生刚刚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对科目的设置和选择上,没有足够的认知。兴趣的产生源于对项目的了解。很多初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对语文科目有一定的认识,但是,进入初中后,语文的课程设置与小学有了明显区别,语文课程不再像小学那么活泼可爱,而是多了很多新的题材和新的语文常识。这种突然大量语文实践知识,对初中生造成了一定压力,学生突然就会对语文产生厌倦情绪。教师的主要作用要在这个时候显现出来。要教会学生我们为什么需要学习语文,语文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作用,能够给予我们什么样的享受。在明确初中语文的内涵后,教师要充分展示语文学科的魅力,让学生明白语文对于提升自己能力的关键作用。
三、创设多种风格的教学体验
初中语文加入了很多新的作品种类。说明文、议论文、古典文学等等。课堂教学是一个集中的平台,在一个封闭的环境内,可以开展很多富有乐趣的教育教学活动。例如情境式教学就是广泛应用的语文教学手法,学生能够置身于文学的原始环境,能够根据课文的经典内容进行戏剧性表演,充分发挥了初中生的行动力和实践能力。又如对于说明文,可以采取实验的形式,让学生根据课文描述,进行动手操作,然后得出的结论看看是否与文章相符合。初中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保持课堂的新鲜活力是初中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
四、充分尊重学生的教学创造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学生主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从90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教育时代开始了。现代的初中生具有很强的接受能力,较比过去的学生,拥有更多的创造性。学生在创新过程中,能够对自己产生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会产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更加适应现代学生的身心发展,能够让学生更早的认识到知识能够带来的自身变化。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校和教师有正确的观念,需要在规定限度内,实现学生提出的要求和目的,使语文教学活动能够在正确的健康的轨道中运行。
五、结语
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以来,课程设置,科目选择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在很大程度上,应试教育的束缚依然存在。研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是为了能够以教学实践发掘教育过程中,能够自由进步的元素,以发挥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作用为方式,提倡教学过程的自主参与和习惯养成。调查学生的积极性,实际上就是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把学习当成一个实践活动,而不是枯燥的简单的文化传授,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赵平顺.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学周刊,2014年第08期
[2]叶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提高方案探讨[J],青春岁月,2011年第16期
[3]田慧.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J].才智,2012年09期
[4]朱根明.浅谈语文教学与人的主体性教育[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4期
[5]陆亚红.仔猪教育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J].文学教育,2009年0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