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璐
小学美术教学是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艺术感,培养他们以美的视角看待世间万物,体会创作乐趣的素质教育学科。随着新教改进程的不断深入小学美术教学迫切需要改革创新,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性格特征入手制定人性化的实践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造力、敏锐洞察力、从而令他们的美术作品更加贴近生活、更加富于个性化,并真正掌握艺术创作、美术学习的核心精髓,注重学生的自我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自我表达,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艺术个性。课堂上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努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促使他们在学习中自主发展,在学习中感受成功与欢乐。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儿童自身的生理特点,大多数儿童喜欢涂涂画画、拼拼贴贴,他们可以在对周围世界做了观察以后产生新的感受,去对自己的想象做出各种各样的尝试。不管画得好与不好,这是一种自我表现,只有满足少年儿童这种自我表现的要求,他们的情感与智慧才能真正得到平衡发展。如果美术课的形式开展得多元化,会使学生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学习成绩不但跟上去,学习兴趣也会逐渐浓起来。
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我们鼓励学生充分发挥创造力,自主选择合作伙伴,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在以“向日葵”为主题的这节课中,通过带领学生们到户外观察向日葵,回到教室中提出问题共同讨论等一系列环节之后。充分的发挥想象力,可以画向日葵形状的房子,上面还居住着许多小朋友、小动物;也可以画向日葵花仙子,每朵向日葵都插上了翅膀,手拿魔术棒向大地挥洒着美丽的花朵;还可以画向日葵形状的汽车、飞机、轮船等。学生们都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大家都兴奋的动手画了起来。
三、开展体验性学习增强学习的实践性
在美术教学中,开展体验性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把教材内容融入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和切入点,创设恰当的体验学习情景,让学生在和谐地学习活动中体验感悟和认知。如“盒子里的小精灵”的教学,教师利用送一件看不见、摸不着的礼物给学生的悬念,吸引学生,创设了听声音猜礼物的体验,学生从声音中辨别是小精灵,于是进行了动手制作小精灵的体验,小精灵能从盒子里弹出来。在和谐的体验学习过程中,小学生不仅仅获得了学习的兴趣,还获得了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成功的喜悦,当和小伙伴一起游戏时,不难想象孩子们的身心是多么的愉悦,神物交融,这是多么鲜活的生命体验。
四、课堂开展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对要欣赏的作品有了一定的感受,这时,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让他们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小学生感受的审美成份和质量虽然是有限的、低层次的,但确实是他们的亲眼所见、亲身所感。
(1)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大的心理空间。首先,不要以“成人视角”来审视学生的表现;其次,不要不顾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语言能力,用过于理性化、专业化、成人化的书面语对作品进行分析、评点;最后,不要教给学生所谓的“标准答案”,因为任何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的人看来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件美术作品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形式的展现中都可能有不同的评价和感受。也就是说要给学生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心理环境。
(2)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让学生多看,让学生多说,让学生多讨论交流。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感受,把自己对作品独到的见解和鲜活的思维充分展现出来,同时也知道了自己的感受与别人的感受存在的异同,教师再适当地对作品的含义和与此对应的形式作一些规范的理性分析,从而让学生个体感受与群体感受达成“共振”,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发挥和培养。
(3)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更多的欣赏视角。一是教给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一幅作品不要孤立的去分析,可以把同一时期、同一画派、风格近似的作品作比较欣赏;也可把不同时期、不同画派、风格迥异的作品作比较欣赏等等。二是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给予高度的赞扬、热情的鼓励,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评价标准。
总之,美术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正确理解课标的精神,给小学生创设一个多元化的美术教学氛围,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如果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等,以发展的眼光去关爱每一位学生,及时地运用恰当、有效的多元化评价策略,为学生美术学习的有效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致力营造出宽松、和谐的育人氛围,就会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并使火花熊熊燃烧,照亮全班,让整个课堂充满阳光!从而使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