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玉龙
【摘 要】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古今中外都受到人们的重视。孔子是讲求良好习惯培养的教育家,他说:“性相近,习相远也。”“少年若性,习惯之为常。”良好习惯的培养,尤其是早期的培养对人的一生发展至关重要。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17世纪英国教育家洛克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看作是“寻师的重要标志”之一。他甚至认为“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于自己的习惯。”英国教育家杜威、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等对良好习惯的形成也都有过论述。对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经国务院批准颁布的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指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做好学校体育工作,要对学生进行终生体育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在我国不同时期编制的体育教学大纲都曾作为教学任务明确提出。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对学生身心健康都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习惯;形成;情境;激发;养成
所谓体育锻炼习惯,一般是通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能促进身体发展并达到愉悦情感的行动方式。体育锻炼习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需要,它有一般习惯的基础特征。心理学认为,习惯是人们在一定情况下自动的从事某种活动的特殊倾向。个体的习惯一旦形成,将会产生相对稳定的态度定势,渗透到生活领域,从而不自觉的演变为个人内在的东西。从生理机制来说,习惯又是一种后天取得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习惯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一定的情景刺激与个体的某些动作,在大脑两个半球上形成了巩固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当个体在同种情景刺激的作用下,就会自然而然的去进行同样有关动作。习惯的形成在人生历程的各个阶段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习惯由于受到心理诸多因素的影响,也有其自身的特点,主要表现有:
(1)情境性。小学生习惯的形成是由某种情境和刺激所致。对某种类似的情境或刺激重视,其习惯会自然而然表现出来。
(2)偶然性。小学生有些习惯是由于受到教师或家长的赞赏、默许,在偶然的、微妙的,不易被人和他人觉察中逐步形成的。
(3)盲目性。由于小学生好奇、求新、好动、模仿及从众心理较强,对周围新奇的事物比较敏感。容易产生一种迫切的追求心理,往往不分是非良莠,盲目随从仿效。经过多次反复模拟,形成习惯。
(4)不稳定性。小学生性格还未定型,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比较单纯,心理活动容易受主观条件的变化,自己的心理行为还不能完全自觉的调节和控制。因此其习惯不像成人那样稳定。
(5)逆反性。小学生心理上不断的发生变化,为其心理发展奠定基础的同时也打乱了心理平衡,会出现逆反的心理和行为,对师长正面反复强调的学生行为规范,认为是小事,不值的小题大做。在行为上我行我素,甚至会出现一些不良行为。
(6)两极性。习惯有好坏之分,善恶之别,好的习惯使人终生受益,坏的习惯则有害终生。良好的习惯和不良习惯在小学生身上都有可能发生。对良好的习惯促使其向定型化,稳固话方向发展,对不良习惯应通过多种形式有效教育,促使其改变。
习惯的形成过程以其基本特征为依据,结合小学生习惯形成特点,培养小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大致有以下这些基本方法:
(1)从小做起,抓好开端。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最好是从低年级抓,从学生习惯形成的过程看,开端是关键。在培养良好习惯之初,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鼓励学生敢于同不良影响和不适应状态作斗争,朝着即定的目标勇往直前,开始做起来比较勉强,但只要持之以恒,时间长了,就逐渐适应,慢慢形成习惯。
(2)明白事理,激发兴趣。要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首先要是学生明白充分锻炼的意义,激发学生参与锻炼的动机。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教材教法,活动内容及组织形式的新颖性和情趣性来激发学生的偶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发挥体育运动特有的魅力,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让学生在运动中充分表现自己的运动才能,从而保持对体育锻炼的稳定性兴趣。开始做起来比较勉强,时间长了,渐渐也就适应了,形成了习惯。
(3)持之以恒,终达自然。习惯是一种得到巩固的行为方式。凡是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既有一个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过程。小学生对于教师提出的养成锻炼习惯的种种要求,容易接受,也容易忘掉。不易坚持。要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必须经过刻苦锻炼,为此教师就必须对学生进行循循善诱,晓之以理,鼓励他们以顽强的意志进行持之以恒的实践。当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初步形成后,要根据他们的实际,不断的提出新要求,使其逐步得到巩固。
培养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对于学生其他习惯的养成,如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劳动习惯、道德习惯等都有积极影响。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不仅能使个人身心得到发展,终身受益,而且也利于文明社会风尚的形成,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