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2015-01-13 01:53蔡彦丁亚玲周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4年11期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

蔡彦 丁亚玲 周超

【摘 要】城市,承载着人们的梦想,城市基础设施,构成了梦想家园的框架。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在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体现文化丰富而深刻的内涵,主体对于文化的依赖要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具有时代文明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空前超越性迫切要求我们去探究:如何挖掘我们中国文化中富有内涵而又能历久弥新的文明元素来构建利于我们栖居的基础性生存家园实体。这不仅是我们生活面临的迫切问题,也是时代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传统文化;现代文明;融合

文化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栖息地,人类需要在这块精神栖息地上构筑现代社会的文明实体——城市,而构成这个实体的重要框架便是城市基础设施。21世纪,文化是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自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被认可,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文化成为城市独具特色与魅力的最重要推动力。建国六十年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大,高速的城市化进程带来一系列弊端: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住房紧张、就业困难……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病”。如何治理“城市病”,《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给出了药方:一是科学制定城市规划,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三是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四是完善就业机制。由此可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改善“城市病”的重要客体。

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文化特色的缺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快速高效解决人居问题的现实需要使得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呈现简单化、重复性操作,大规模低成本的复制品快速出现。多数基础设施的建设缺乏相应的文化理念,而仅仅是为了解决生存的需要。人文关怀、精神需要已然被抛诸脑后,导致的结果是表面上人们可以享受的资源相对集中、获得资源的途径相对便利,然而与此同时,主观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增大、欲求增多;客观方面人口稠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凸显,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人们也逐渐发现自己的幸福指数逐日降低。

我国城市众多,然而放眼望去,城市犹如一母同胞。尤其是中小型城市,在设计过程中广泛应用最简单的“中轴”“对称”手法,“高楼大厦”成为城市的代名词,建筑设计理念大同小异,极少体现城市个性,更遑论文化特色。原生态的聚居区、生活区由千姿百态的胡同、院落变为千篇一律的居民楼;饱含地域文化特色的小型分散集市被大型购物广场所取代,人员密集,空气流动性差。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立足于解决最基本的生存或政策需要。粗制滥造、不合理的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后期维护不到位,拆建频繁等等,都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喷泉广场、草坪雕塑作为文化设施的代表,却缺乏文化特色,在大同小异的雕塑中看不到当地的文化底蕴,寻不着当地的文化内涵。

1.2物质文化遗产遭遇危机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最能够体现城市特色的莫过于文化设施的建设,而文化设施中最富于底蕴的莫过于浓缩了历史积淀的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有些城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进行过度开发,将原来占地面积较大的文物遗址、文化景点破坏殆尽。安置房、拆迁补贴等短暂的福利形式淡化了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这些本应该让人们找到精神依托的文化标志,在湮没于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带走了人们的文化归属感。另一方面,有幸被保留下来的遗址、遗迹,随着时光的推移,与城市格局越来越格格不入;逐渐减少的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成为城市中的异类,被当做观赏把玩的对象;与此同时,大多数又被冠以“旅游胜地”、“文化遗址”的名号,成为商家赚钱的工具,涂上商业色彩;即便是地域文化色彩较为浓郁的“古城”、“古镇”,也早已被琳琅满目的商品掩盖了原有的文化底蕴,人来人往的街道使淡然悠远的生活变得商品化,古镇生活被明码标价,作为商品贩卖出售。

1.3人文关怀的缺失

除了应当不遗余力保留下来的可见文化符号——物质文化遗产,我国传统文化另一个重要的也是根本的体现是其精神内涵。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其共通之处便是深厚的人文情怀,对人、人类的关怀与热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核心。然而改革开放之后,西方城市的文化价值观念对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于西方文化不加选择性的全盘吸收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前着所未有的危机。体现在当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非常明显的一点便是城市的规划在理念上淡化了人文关怀。

1.3.1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的“表里不一”。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系统、给排水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环境系统、防灾系统等工程设施。而这些设施的建设常存在表里不一的问题。表面上各类设施应有尽有,但事实上隐患重重。

1.3.2社会性基础设施“以人为本”理念的欠缺。社会性基础设施主要指行政管理、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商业服务、金融保险、社会福利等设施。在这类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容易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第一,政府主导规划,市民参与少。第二,硬件建设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少。

1.3.3基础设施建设更新换代过于频繁,供求脱节。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建设力度,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换代快,我们看到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各种设施层出不穷,然而也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的速度不及政策的变化速度,有些设施半途停止,有些设施从头来过。特别是在中小城市,为扩大城市规模,追上其它城市的脚步,规划尚未成熟便开始建设,在建设过程中遭遇主管领导的变更,便很容易导致工程半途而废。而强度过大的建设、开发经常导致整个城市尘土飞扬、噪音无处不在,严重影响居民生活;与此同时,过于频繁的更迭单纯为扩大城市规模却忽视了城市的文化特色。

此外,在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时贪多求快,前期的调研不够详实,从而导致资源的浪费与不合理分配。例如住房的建设很多时候并不是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需求,而是为了哄抬房价。也正因如此,才导致“鬼城”、“房叔”的出现。七十年的产权让人们在苦笑的同时遭遇住到一半便要更新的尴尬。这些导致了人们的幸福感被大打折扣,也正因更迭速度过快,导致在建设过程中不愿投入精力去精雕细琢,添加文化因素。

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重的问题

2.1注重文化的传承,突出城市个性

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在当今的城市化进程中,若忽略了城市原本的文化特色,便失去了意义,也最终会使人们丧失归属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一所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的最醒目标志。失去了文化特色的城市,便成为一具毫无吸引力的空壳。基础设施作为陪伴人们日常生活的城市文化的物质载体,应当最大限度地凸显地域文化特色,通过自己的形态去传承、讲述城市的发展。如果在建设基础设施的过程中更多地融入文化因素,一方面能够让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文化的熏陶,填充精神,另一方面也能够让人们在逐渐加快的生活节奏中不时驻足欣赏生活,从而让人们的生活张弛有度,增强幸福感。

在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地融入个性,尤其是在文化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应尽量做到体现当地文化,一方面,关注细节,在城市中不应出现文化断带,一个文字,一幅图片,一尊塑,一幢小建筑,都应当让人们感受到本地文化的包蕴。例如笔者所在城市四川德阳旌湖沿岸地区既有工业文化长廊——中国二重与东汽、东电的标志性雕塑;亦有德阳石刻中的代表性作品,而最具特色的莫过于三星堆文化长廊——不仅在沿岸随处可见三星堆代表性雕塑,细心观察,湖边小路上也铺就着雕刻有形态各异的三星堆青铜像的石板,路灯、垃圾桶上亦雕刻有三星堆青铜像造型。让人在观湖的同时徜徉在文化的长廊中,品味历史的镌刻。

2.2保存原有地貌与城市布局,保护物质文化遗产

有些城市本身依山傍水而建,为城市的排水与绿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便没有必要改变城市的总体布局,而应依托自然地势,合理布局,使城市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规划城市的过程中,应尽量保存原有城市的风貌,“有历史的城市特色街区、知名商业街大多集中在旧城,以其曲折有致有味的城市街道走势产生的景致,再加上其中许多古老的建筑造型,都是构成城市历史风貌、文化积淀和个性特色的主要元素与载体。”1原有的聚居区是自然产生的,也是让人们感觉到合理和舒适的,因此,无论是在旧城改造中,还是在新城的建设中,都应当尽量保存原有结构,延续人们的文化记忆。

对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当加大重视力度,不可因为城市扩大的需要而随意损毁,更不应该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过度开发,使文化遗产负担过重。例如德阳市景点——文庙,一方面免费对外开放,让人们随时可以感受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又规定了每日游客的上限,对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为了吸引市民参观孔庙,领略孔庙文化,市政府在文庙近旁又改建成了“文庙新天地”。仿古小街有特色餐饮、小店,往日冷清的孔庙人气渐增,市民特别是年轻人徜徉在尺度宜人的街道空间中,聆听古雅的背景音乐、把玩灯光效果投射在石板地上的论语名句,满足就餐购物等物质需要的同时对城市的文化底蕴有了更深层面的理解和自信。“文庙新天地”不失为政府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并赋予其新鲜的时代气息的成功案例。

2.3增强人文关怀

在工程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应切实关注人的需要,按照人们的需求去合理规划、设计,这就需要前期做好调研工作;近几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精神需求增加,文化娱乐场所的需求增加,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兴起,应当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预留出相应的公共空间,如花园、广场、桥廊等,而在这些公共空间的设计过程中应加入能够唤起城市集体记忆的文化符号——独具特色的文字、图画、雕塑等,以及独具地域特色的文化活动等。

在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遵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就需要提升各个机关单位工作人员的人格修养。应当进一步规范公共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在安心生活的基础上,办事顺心、放心。

3结语

文化归根到底是人的文化,要提升人们的幸福感,仅仅依靠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城市的文化传承更重要的是精神的传承,因此,提升人们对国家优秀文化的重视程度,加大对中国优秀文化的学习力度,是建设特色城市、提升人们精神境界、增强人们幸福感的最根本途径。中国各个城市在设计过程中能够以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将城市基础设施与传统文化相融合,则城市必将形成自己的特色与风格。

参考文献:

[1]王彦鑫.《生态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证》.[M],中国致公出版社 , 2011.04。

[2]齐宝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理》.[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05。

[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课题组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M],北京燕山出版社,1986.03。

[4]叶维钧主编《中国城市化道路初探——兼论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M],中国展望出版社,1988.10。

[5]《当代四川》丛书编辑部编《工业新城德阳》.[M],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

[6]《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设计应关注的重点问题》.[J],《城市设计研究》,2013 年第 8 期。

[7]王雪梅《城市规划中的文化发展策略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2届博士论文。

[8]贾志峰《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设计应关注的重点问题》.[J]《城市设计研究》2013 年第 8 期。

作者简介:

蔡彦(1987~),女,山东德州人,硕士研究生,助教,主要从事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工作。

注:本文作为四川省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重点研究课题结题成果。

基金项目:四川省德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年度重点研究项目(2012-12-5)

猜你喜欢
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化
摩擦力催生现代文明
《犬之岛》:形式主义的美学突围与现代文明的存在之思
当原始人遭遇现代文明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中国旅游业助力中国经济增长分析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建筑设计内在的文化反思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民间美术在高校艺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