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职服装专业的教育目标是培养设计、生产、管理、销售一线的实用性人才。在中职服装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方面应充分体现出以相关知识为基础,以核心能力为目标,以职业素质为主线的培养特点。因此,在课程的改革方面就应当突出其实践性和市场适应性。主要包括教学理念的改革、教材课本的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等。
【关键词】课程改革;中职教育;服装专业课改
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是国内外政治,经济,科技,劳务市场发展,竞争的必然结果。教职成[2008]8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文件里提到: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深化课程改革,努力形成就业导向的课程体系。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合理确定各类课程的学时比例,规范教学。积极推进多种模式的课程改革,促进课程内容综合化、模块化,提高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水平。这给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但是摆在我们职业学校面前的事实是:市场运作快,时效性强,创新性强,某些传统的工艺在逐步淘汰,职校学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学生的技能水平跟不上本地区行业的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状与企业用人需求的矛盾
1.教学与实训教学之间的矛盾
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要求,如教学案例使用较老的款式,与市场流行趋势脱节;教学资源不足,学生实践机会不够,受办学条件限制,部分学校实训室落后,缺乏设备,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实训机会;部分学校重理论、轻实践、实训教学方面的师资不足;评价体系偏向课堂和考试成绩,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服装企业用人急迫与中职毕业生低就业之间的矛盾
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存在用工不足、熟练缝纫工短缺、员工跳槽频繁、生产岗位开工不足等问题,但是中职学生在服装企业工作的比例极低。一方面服装企业招收不到需要的、足够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有些学习了三年专业技能的服装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后又纷纷离开,仅有不到一成的毕业生升学或从事与服装行业相关的工作——这是对社会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
分析:毕业生不从事服装专业工作的主要原因是:①专业知识不够全面,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②服装企业员工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偏低。③服装企业的工作环境与毕业生的理想有较大差距。④企业的规模小、知名度不高。
3.学校教学体系与实际生产流程的矛盾
毕业生觉得在学校学的知识跟工作中应用的不一样,到企业中还得跟工人师傅重新学习,经过了三年的专业教育却仍然无法适应企业的实际需要。
分析:服装企业用人,要求的是完成某工种工作的从头到尾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涉及服装材料、服装心理学、服装工业管理、服装结构等多门学科知识中的一部分。而中职服装教育大都采用学科课程教学。对于所授知识在企业中是如何组合、如何运用的不甚关心。其原因是教学体系没有体现“就业导向”。
那么职业教育究竟应该如何发展?职业教育的课程如何进行改革?
二、服装专业教学课程改革的探索
1.加强教学实践环节,以就业为导向,适应市场需求
目前市场上关于服装结构设计的教材很多,但内容杂乱,缺乏系统性。专业教师团队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及学校的实际教学条件,自己编写讲义供学生学习参考,成熟以后可以作为内部教材长期使用。针对教学实践的薄弱环节,以就业为导向,可以把企业生产模式引入课堂,把企业的技术部门操作流程融入教学中.在教学过程中甚至可以模拟企业生产,以生产服装为具体目标,教师在讲授相关的知识后,学生按步骤进行企业模拟操作,既提高了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制图方法上,可以根据不同款式的服装,选择适宜的制图方法.在结构设计课程中将原型法与比例法合理贯穿,原型法是基础,作为服装专业的学生,原型法是学习服装结构的基础,在原型的基础上,根据服装款式的需要进行结构变化,设计款式较为复杂的结构。另外,可以利用富怡或者布易软件辅助服装结构设计,这种方法被企业普遍采用,既快捷又方便,符合现在的多款式、少批量、时效短的市场需求。
2.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增加实训机会
加快建立服装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实训室建设和管理,在保证常规设备充足的情况下,增加新型特种设备的投入,为学生提供符合企业实际要求的实践环境,延长实训室开放时间,使师生能最大限度地运用校内资源进行实训操作。注重整体操练,通过基于项目式的专题训练,使学生获得一定的创新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合作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服装设计大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活动探索能力、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对实训活动的热情。
3.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可见教具在现代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可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采用多媒体技术来丰富授课内容,把服装CAD技术引入到服装结构设计授课中,利用CAD绘制结构制图,将其制作成动态课件,用于课堂演示,使教学效果更加直观、便捷,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制图软件和网络资源为学生准备精品制图范例,车缝视频,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教师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更多的知识点,提高授课效率。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
专业教师们不能只是在学校内钻研课本,还必须了解企业生产的最新工艺和技能等等,必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要有亲身实践的体验,要了解生产单位和部门的任务情况等,了解这些任务是通过何种技术手段以及何种技能来完成的。然而,我国高校服装专业的整体师资队伍年轻化,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方面可以将刚毕业的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教师下派到服装企业进行实习,了解市场,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技能.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定期的聘请企业一线的制版师给学生开设讲座,或者兼任部分实践课程,让学生了解、掌握企业中的一些新技术、新工艺,让学生感受到这门课程在生产中的实际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校专业课程改革和创新的原动力,教师的理论和实践技能水平直接决定着教学质量的好坏。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服装结构设计课程尤为重要,这样就实现了课堂教室与企业厂房的贴近,学校老师与工人师傅的同堂。
5.实践教学评价改革
实践教学课程的考核,以实践操作考核为主,在操作考核的基础上总结理论知识,能客观地反映和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是检验实践教学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实践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采用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并重的激励性评价机制,注重过程,并且将课外的、过程性的、不易评价的学生自我锻炼和技能的提升都纳入教学评价,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运用,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使教学评价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张蕾.《对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233网校论文中心,2011年9月12日发表
[2]丁锡民.《浅析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中国教育与科研教育计算机网,2005年5月28日
[3]《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
[4]李广全.《中职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 (2014年6月20日)
作者简介:
钟洁思(1985~),女,广东海丰人,研究方向:中职服装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