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咏
【摘 要】中小学的音乐课看似简单,但如何上好一节音乐课,关键是取决于教师的备课。
【关键词】音乐;备课;学生
《乐记》中有这样的记载:“凡音之起由心生也,人之心动,物使然也”。音乐是最能表达感情的艺术。音乐课程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
《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重视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要很好地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实现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从备好一节课入手,备好课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备课一般从教材、学生、教法几个方面入手。
一、备教材
备教材是教师备课的中心环节,包括钻研音乐教学大纲,熟练掌握音乐教材、教学参考书和查阅有关参考资料。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性文件。钻研音乐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音乐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要求。只有在充分领会大纲的基础上,才能进入教材的备课。首先进入“学期备课”即通览教材,明确本年级、本册教材在整个学段中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作用,分清本册教材重点掌握的内容(包含知识、技能、兴趣等方面),及与上下册的关系、各单元之间和一单元内每课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确定全学期的教学目的、要求和重点,才能安排一个学期的教学进度,并合理分配教学内容和时间。
然后就要进入“单元备课”阶段,它要求教师进一步熟悉与掌握教材内容,确定单元教学目标,领会本单元编排的目的与意图,根据教材重点、难点确定主次、先后、详略,并妥善安排授课时数及教学步骤,以单元为单位,通盘考虑学生的培养。如果上一节,备一节,不考虑这一节课在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不能以系统、明确而重点突出的知识去武装学生的。
最后是“课时备课”阶段,这时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熟悉教材,写出具体教案,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板书、实践与创造等。备课时,在认真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还要广泛查阅有关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掌握教材,充实教材内容。
备教材是一个反复学习,不断深化的过程,对教材每一部分的基本内容都要搞得清清楚楚,掌握它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要求,最终将教师的思想感情和教材的思想性、艺术性、系统性等融化在一起,对教材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并能深入浅出地讲授每一部分教材內容。
二、备学生
音乐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但在音乐素质上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我们在备课时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发展的共同特点,注意学生的共同规律,又考虑个体的差异性,采取各种措施,使他们的音乐能力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作为音乐教师必须对自己学生的音乐心理特点了如指掌。比如,学生喜欢唱歌,可以抓住契机,把唱歌作为奖励手段,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歌唱欲望。掌握与了解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技能、智力、兴趣和爱好的情况,只有对学生有了充分的了解后,在备课时,才能根据情况选择教材,合理安排教学进度,确定每一课题的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分析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因材施教的措施,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法,制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三、备教法
一节课能否吸引住学生,取决于它的设计是否灵活,教法是否新颖。教师应在备课时,注重创新,力求上一节有自己风格特色的好课。备教法的内容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在组织教材时,应做到紧扣教材,抓紧中心,突出重点,讲练结合,综合培养,以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述法、练习法、提问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1)讲述法:在教学过程中,用讲述法解释教材,解释疑难,介绍新的学习内容,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堂课结束的时候,用讲述法归纳所学习的内容。
(2)练习法:使用练习法,如练声、节拍、节奏等。教师要注意技巧性与趣味性,艺术性相结合,要避免枯燥的、纯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首先一首乐曲或歌曲听赏后,要注意提出的问题要清楚、明白,使学生能够理解,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应,以使对提问进行及时调整,使课堂提问顺利进行下去。
(4)演示法:演示法是一种直观教学方法。教师边演示边讲解,教师的语言描述要精彩生动,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并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抓住重要方面各主要特征。
(5)讨论法:讨论题要有针对性,难易要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要及时给予明确的答复。
总之,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备好课是关键环节之一。在抓备课环节这一关时,目的要明确,要求要具体,措施要落实。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练习的多样性,明确教师“教”的任务,学生“学”的方向。力争在备课环节的优化中做到教与学的结合,处理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一节课能否上好不是偶然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备课。我坚信:在备课上花一分精力,在教学里就有一分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乐记》第十九篇
[2]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