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历史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5-01-13 00:22张德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2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主体活动

张德军

近年来,主体性教学模式是比较热门的字眼,很多学校对此都已经试行、推广、完善。它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开放性为目标,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自主是前提,导学是关键,合作是核心。没有自主学习的合作无疑是假合作,只有表面上的热热闹闹而收效甚微。要想有一个较好的自主学习的效果,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则是关键。按照合作学习的精致理论的解释,在合作活动中,受益最大的是那些给他人做具体解释工作的学生,倾听具体解释的学生比单独工作的学生学得多,但作为解释者的学生学得更多。所以在整个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合作是核心过程,无论是倾听者还是解释者都会收益,解释者和倾听者的角色要适时地变换。每组最好都安排有较为活跃,善于关心、鼓励他人的学生做组长,这样有利于小组学习中调动学习气氛,增强合作意识。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有利于增强了小组优胜的信心,又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展。实践证明,这样的分组是科学、有效的。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遇到一些实际问题。第一,合作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互相抄袭,一遇到困难就想到互相讨论,原本一些经过自己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也等待和别人合作,进而渐渐减弱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表面上也积极参与小组的活动,但在活动的过程中只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另一方面,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往往受到能力强的学生的歧视。由于他们缺乏一定的思维能力,有些在别人看来很简单的问题,他们的认识往往是错误甚至是可笑的。即使他们想在小组中积极表现自己,但由于经常受到其他人有意无意的嘲笑,进而变得胆怯和畏惧。如果一些孩子的成功以另一些孩子的痛苦作为代价,这种成功是残忍的。也许有人会说这是教师的失职,为什么不教育好学生呢?为什么有歧视别人的现象存在呢?要知道,孩子的内心是敏感而脆弱的,教师的教育和安抚并不能消除客观的差异。第二,自主性的流失使主体性丧失。自主是衡量主体是否具有主体性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学科在中考中比分不高,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够重视,什么课前导学,质疑都是那么不现实的事情。课前的预习都不能做到,为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历史老师往往选择在上课后的前几分钟让同学预习。效果不佳,显得多么的无奈、无助、无力。第三,以学生发言次数多少来评价一堂课是否成功。由于生数较多,课堂上难以让所有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事实上也不是课堂发言的学生越多的课就越成功,那种以学生发言次数的多少来评价一节课是相当片面的。分组讨论虽然能让更多的学生有表现的机会,但每个小组都在讨论时,教室客观上是嘈杂的,各小组间必然存在互相干扰。这不仅与学生声音音量的大小有关,更与不同学生声音的频率不同有关。而在一个嘈杂的环境中,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容易疲劳的,所以我认为各小组的讨论不宜过于频繁,也不要仅以学生发言次数来评价一节课。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过去是,当今依然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既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至少以下几个方面是不能忽视的。第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必须从两个方面把好关。一是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教学内容与要求,它是一节课中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在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才能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否则就可能轻重不分、本末倒置。二是课堂调控。教师的调控包括对课堂教学进度的把握,对学生活动准备及活动效果的指导,对课堂秩序的维持以及当学生出现错误的历史观和价值导向时的正确引导。第二,实现学生的适度活动。学生的活动是为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而服务,是动与静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动”即学生的活动,“静”即教师的精讲点拨。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必须适度,这个“适度”既包括时间上的适度,也包括空间上适度。时间上的适度是指活动必须精练,空间上的适度是指活动要有明确的针对性,两者都必须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服务。第三,搞好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一个重要问题。“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同时也是教学论中的重大理论问题。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师生双方通过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活动内容,发掘活动深度,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面,如问题的设计、学习方式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的多元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也都是课堂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总之,要想在历史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历史课的有效教学,就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搞好师生互动,把课堂变成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乐园,同时要把重心转移到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上,让学生适度活动。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主体活动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