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期武举制度变革探析

2015-01-13 07:40徐路英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会试康熙考试

陈 林 徐路英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8)

◀民族传统体育

清康熙时期武举制度变革探析

陈 林 徐路英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88)

清朝康熙皇帝沿袭旧制,在选拔武官方面仍采用武举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其对武举制度进行了变革,这与清初战事频仍、康熙本人爱惜人才及武举制度本身具有缺陷有关。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武乡会试兼行事宜进行修改,鼓励士兵参加武举并确定考试用书,仿照科举制度对各省名额进行了分配。这些改革措施改变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并且收到网罗人材的效果。康熙朝武举制度的改革对其统治的稳定起到了积极意义,同时也为后来清代历任皇帝树立了良好的制度典范。

武举制度;武乡会试;变革

武举制度始创于唐朝,宋代开始,被纳入整个科举体系之中,确定了三组考试的程序和外场考武艺、内场考策论兵书的考试办法,元代武举废止。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武举制度在选拔高级军事将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清康熙时期的改革为历代树立了典范,具有突出的意义。康熙元年(1662年),康熙皇帝继承帝位,继续采行武举制度;康熙九年(1670年),康熙开始亲自阅试武殿试,此后历次殿试,均亲自到场监试,无一例外,因此可见康熙对武举的重视。因康熙亲自监试多次的武殿试科考,故发现武举制度的内容有部分缺失,促使其对武举制度进行了多次的改革,让武举制度的规范更为完备,并为其后历位的清代帝王所沿用。

1 改革武举制度原因

康熙皇帝对武举制度的改革甚多,笔者将其分为两个阶段,一为康熙元年至二十七年(1662—1688年),此时期主要从事的改革规模较小,内容多偏重于考试规定的增改,例如各省乡试名额的分配,仅对各省考生造成影响,但对其他省份考生产生的影响较小。二为康熙二十八年至六十一年(1689—1722年),此时期主要为大规模的改革,因改革的内容多涉及基础制度层面,所以对全国考生均有影响,例如允许士兵参加武科考试,使参加考试的人数增加,竞争更趋激烈;而确定武科内场考试所使用的书籍,限制了内场考试内容的范围,使考生在准备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因而后一阶段的改革对武举的影响较大。

康熙皇帝改革武举制度,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1 统治初期战争频仍

康熙皇帝统治的前半期,国内政局仍未稳定,南有郑氏王朝和三番的叛乱,西北有准格尔的威胁,造成康熙初期对外战争频仍,而郑氏王朝在台湾的建立,除了使康熙无法有效控制台湾外,也需要提防郑氏王朝与三番的结合。例如康熙十五年(1676年),郑经利用耿精忠归降之际,命令手下许耀督诸镇三万兵马进驻福建省,准备攻取福州,但因清军在都督喇哈达的领导下展开激战,后打败郑经的进攻。[1]

此外,三番的势力威胁对于康熙而言,也是一大挑战,而三番中以吴三桂势力最大、兵力最多、野心最盛。康熙在早年因国力有限,不愿与三番正面对抗,直到康熙十八年(1679年)才开始对付三番,并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击败吴三桂,正式解除三番对朝廷的威胁。[1]

在面对西北准格尔对朝廷的威胁上,康熙采取亲征的办法。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亲征,迫使准格尔臣服于清朝,阿尔泰山东皆隶属于清朝版图之内。[2]

而因为康熙皇帝对外战争的频繁,急需众多优秀的武备人才,又因清代入关后,原有的八旗制度因八旗子弟参加科举,拜读经书,[3]入关后生活过于安逸,不习武事而逐渐败坏,如顺治皇帝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二月曾谕礼部:“文武两途,乃治天下之要务,不可偏重。今观八旗,各令子弟专习诗书,未有讲及武事者,殊非我朝以武功混一天下之意。”[4]顺治朝开始采用武举制度之后,实施十多年一直没有重大变革,直到康熙皇帝发现武举内容有部分缺失,开始对武举制度进行许多的改革,改善了武备人才的选用办法。

1.2 康熙本人十分重视武举选才

康熙初年,边疆多乱,国家急需人才[5],又康熙皇帝每次殿试都亲自到场,与大臣一起讨论策题和制定考试规章,并认真仔细阅读武进士的试卷,圈定考试结果[6],可看出康熙皇帝对于武举制度十分重视。

根据康熙十五年(1676年)十月十五日记载:“康熙皇帝二次与瀛台设御幄,检阅中式武举的骑射技勇。”[1]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时,康熙亲自阅读武举殿试卷,并定其名次:“武进士中优者颇多。文官不许本籍为临民之官,武官须习知本地形势、方有禆益。国家所最重者边疆、简用武臣大有关系。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1]康熙皇帝对武官打破其不得在本籍任职的限制,借重武官对原籍形势的认识,使武官可在原籍原乡任职。在国防军事上,康熙皇帝对各地的武备人才是非常重视的。

1.3 武举制度出现弊端

科举制度的出现,在于帮助国家选出优秀的人才,而应试者也能因此获得功名与官职。为此,应试者寒窗苦读多年以期望得到官职,但并非所有应试者都依循苦读而得官职的路径,有些投机取巧者想藉由其他路径,以求轻松获得官职,而开始出现冒名顶替,携带小抄等作弊情况。不论文科或武科考试,皆有这种情况的出现,此使科举选才的方式出现弊端,而影响了科举制度的公平性。

武科考生利用早起武举报考限制的漏洞,使武科的内场考试出现作弊与冒名顶替之风,康熙皇帝为了对此弊端加以改革,因而规定了许多防弊之法,并将内场考试之命题范围与模式略加改变,以整顿武举内场出现的诸多弊端,见表1。

表1 清康熙年间武举考试之防弊方法

由上面的防弊方法之严格,可知当时武科考试作弊风气之盛,康熙皇帝定下严厉的规定,对武举制度内有的缺失进行改革,避免考生在考试中出现作弊。

2 武举改革的内容

2.1 武乡会试兼行事宜的修改

清代的武乡会试兼行事宜于顺治二年(1645年)订定施行,其内容主要记载武科考试的相关规定。至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武乡会试兼行事宜历经近四十年,其部分内容规定已不合实际情况,因而有部分大臣提出修改建议。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御史钱三锡请定对武乡会试兼行事宜进行修改:“马箭中三,步箭中二者为合式。马箭弓刀等项,俱已合式,惟因步箭中不及两箭,不准合式,似属屈抑著再议,寻让步箭虽未中式,其射法精善者,亦准考取。”[7]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一年(1681—1682年),对三番的叛乱已采用火器作战,[2]并获得最后的胜利;使康熙认识到火器威力的强大,故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设立“汉军火器兼大刀营”[8],并于次年对武科外场考试的马步射加以改革,即“嗣后武乡会考试马箭以中四箭为合式,步箭以中一箭为合式。”[9]之后在御史钱三锡的建议下,经兵部议准后,上呈康熙皇帝阅览同意执行,并于同年下旨正式施行。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为彻底改变武举考试中重文轻武之观念,康熙下旨:“题准武会试外场考试官将马步骑射技永人材可观者,选取好字号,密开姓名交监试御史,令提调印卷弥封等官,别编字号,移送内帘,先于好字号卷内,择其文理通晓者取中,如不足额,即于合式内取中。”[10]即在武举人才选择上,先以外场考试表现之优劣为主,而以内场笔试为辅。此举使武科内场考试中重文轻武的情况获得了改善,并进而影响到后来的历任皇帝。

2.2 鼓励士兵参加武科考试

清代对平民百姓有身份和阶级的界定,贱民不得参加科举考试。武举隶属于科举考试的一种,受户籍限制一般良民皆可参加科举,而属军籍的绿营与汉军八旗兵丁虽可参加,但因康熙当时并未特别下旨鼓励各省兵丁应试,故此时少有兵丁参加武举考试。当时军中多数兵丁崇尚以军功为主要的升迁途径,对无军功但擅长谋略者则可能被忽略,无机会获得升迁。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下旨,对兵丁参加武乡会试进行规定,特别申明若兵丁武举未中式者,仍可回归原属部队,使兵丁不因参加武举而失去原职;若武举中式者,则可自由选择是否留待原职、原部队,此对兵丁而言为一项鼓励参加武举的诏令。由此,也使得兵丁不再偏重以战功为唯一的升迁途径,也可藉由参加武举考试获得晋升。

2.3 确定内场考试所采用的书籍

清朝武举内场考试制度确立于顺治二年(1645年),同年正式举行清代的第一次武举乡试。当时武举的内场考试主要参照文科考试之范例,并采取明朝使用的八股文形式作答,试策二篇,论一篇,主要由四书与五经中的内容来作为武科内场考试的命题范围[11]。

康熙年间内场考试渐渐由四书五经改以武经七书为命题范围,而此处指的五经七书为《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靖问对》、《黄石公三略》和《姜太公六韬》七部书籍[12]。但因当时对武经七书的注解版本甚多,而出现武举应试者不知该读何种版本的混乱局面。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太原总兵马见伯上奏“武经七书注解互异,请选定一定颁行议定。”[7]但康熙皇帝并不赞同武经七书的部分看法,他从自身的经验说明武科考试不应完全参照武经七书,还需辅助论语、孟子两书的观点,将武经七书和论语、孟子互相配合出题。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时正式决定:“武经七书惟孙子吴子及司马法议论近正,嗣后考试武生武童,论二篇,一题出论语孟子,一题出孙子吴子及司马法,旧例乡会试,论一篇,策一篇,今改出论题二,策题一。”[7]

自此确立了清代武举内场考试之命题范围,使武生便于准备内场考试,也使武科内场之考试内容的实用性提高。

2.4 重新分配各省中举配额

清顺治时期武举的录取人数未有定额,在各省的中举人数上,也未能公平分配,因此造成各省武进士的人数发生一省偏多或一省偏少的情况。[10]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开始陆续制定各省武乡试与武会试的录取人数,此时正式确立各省录取武举的人数:武乡试中额,顺天一百四十名,山东六十名,陕西一百一十名,河南六十名,江南一百六十二名,江西四十四名,福建五十名,湖广五十名,西安五十名,甘肃五十名,四川四十二名,广东四十名,云南二十七名,贵州二十名,广西人数不足不设科,俟应试人多,再定中额。[10]随着各地应试人数的多寡进行调整,逐渐缩小各地之间在录取上的不公正。

到了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因武举制度无法满足当时社会所需,例如武举考试重文轻武的情形和内场考试“废弃实用,讲究虚文”等情况,[6]康熙于二十八年(1689年)开始对武举制度的缺失进行改革。首先对于顺治时期武举制度中重文轻武的现象进行改革,使得武举内场不再为选士的主要条件。此外,在武举的录取名额上,康熙皇帝一改其父顺治的不平等待遇,对待满人和汉人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增加汉人中举的机会,[6]即中举名额不再偏重以满人为多数的北方省份,逐渐增加南方各省的中举人数。历经了康熙皇帝改革后,清朝的武举制度更趋完备。

3 康熙对武举制度改革所造成的影响

3.1 改变武举以文取士的传统风气

传统中国长久以来都有“重文轻武”、“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观念,此观念进一步影响到武举制度,使武举取士也以文为重,忽略了武举取士的原意。鉴于此,康熙皇帝因而提倡武艺,使传统重文之风渐渐减弱。

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朕阅今年武会试录,江浙人中式者多,山西河南两省各中一人,如此恐致遗失人材,武进士之文,不过熟记成语抄写旧套而已,论文取中,必致不均,而人材亦多遗漏,必以马步箭俱优,人材出众者为佳耳。”[7]而为了避免武举取士过于偏重内场策论,忽略外场的武艺,因而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时下旨:“议准会试武举,由部会同外场考试官,考试外场完毕,即将八旗汉军、及直隶各省合式武举实数,并注记弓马好者,分析开明,善习具题,请旨定取中名数。”[10]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又下旨:“题准武会试主考官,就好字号卷内,择其佳者,照数取中,如不足额,仍照旧例取中额数。”[10]康熙皇帝要求会试举行时,先将马步骑射技勇较佳的人才,另外编入好字号内,并以其中文理较通晓者,为优先选择录取的条件;若有多余的名额,再从通过马步骑射技勇并通过策论的应试者中选取,以避免遗漏优秀的武备人才。

由此可知,康熙皇帝在选才时,必先以武艺表现之优劣为首要条件,再视其内场考试之优劣来选择是否录取。

3.2 武举取士逐渐受人重视

武举取士在历朝以来,皆不受社会大众的重视,而康熙皇帝一改此风气。早在顺治三年(1646年)就已经颁定“武进士出身授官例,一甲一名授参将,二名授游击,三名授都司,二甲授守备,三甲授署守备,著为令。”[7]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再次提到及第任官,以“定例内武进士,除一甲三名外,前五十名以营守备用,后五十名以卫守备用。”[13]即康熙朝仍沿用顺治朝旧制,武进士及第者多担任参将、游击、守备的军中相关职务,到了雍正元年(1723年)又将各及第者授官改“状元授为一等侍卫,榜眼探花授为二等侍卫,二甲十三名授为三等侍卫,令戴孔雀翎,三甲记名三十六人,俱授蓝翎侍卫,余照例拣选捕用。”[7]由军中职位改为宫中侍卫之职。

由上可知,清代提升了武殿试及第者的仕途,此与明代对武殿试及第者授予的底层官职相比,相差很大。康熙朝武状元授参将职,为正三品官员,而文状元及第后授为翰林院修撰或编修(从六品或正七品)。两者相比,武状元所授之官较文状元高了三个品级,可知武举及第者所任的官职相当高。由此可见清廷极重视武举及第者,也因授予的官位较文职高,让武举考试逐渐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使更多人愿意参加武举考试。

4 结论

康熙皇帝改革武举制度,首先是出于建朝初期急需武备人才,以完成统一。在实行的过程当中,发现了武举制度尚存在各种缺陷不足,遂着手进行改革,同时康熙皇帝爱惜人才,天朝大国,文武皆重,在改革的过程中,对武乡会试兼行事宜进行修改,鼓励士兵参加武举,确立考试使用书籍,重新分配各省中举人数。通过以上的改革,康熙皇帝逐渐扭转了“重文轻武”的传统,形成了“文武并重“的局面,这也使得清朝立国后,长期保持强大的军事实力。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武举人材获得了同僚的尊重,使民间更加重视武举考试,武举人材对清帝国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迟云飞.清史编年[M].第二卷,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260-412.

[2](清)魏源.圣武记卷三(外藩)[M].北京:中华书局,1984:135-240.

[3]赵艳玲.康熙前期文化政策的调整对八旗子弟的影响[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6,26(4):41.

[4](清)清高宗敕.大清世祖章(顺治)皇帝实录卷九十八[M].台北:华文出版社,1964:759.

[5]张全海.清初武科考试研究[J].武术文化研究,2006,3 (2):10.

[6]王俊奇.康熙年间的武举科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24:20-22.

[7](清)清高宗敕.清朝文献通考卷五十三(选举七)[M].台北:新兴书局,1963:5352-5355.

[8]赵尔巽.清史稿卷一百十七(职官四)[M].台北:鼎文出版社,1981:3377.

[9](清)清高宗敕.清朝通典卷十九(选举二)[M].台北:新兴书局,1963:2135.

[10](清)崑冈.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卷七百十八(兵部·武科·武乡会试兼行事宜)[M].台北:台湾中文书局,1963:14369-14377.

[11]郭纪青.中国科举制度考[M].台中:台中师专,1974: 93.

[12]刘兆瑸.清代科举[M].台北:东大出版社,1977:103.

[13](清)陈梦雷,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卷一百十七(选举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6:1155.

Analysis of Mart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Kangxi Period of Qing Dynasty

CHEN Lin,XU Lu-yi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Beijing 100088,China)

Followed the traditional system Emperor kangxi still used the martial examination system in selection of military talent.Bu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he made lots of changes about martial examination system for frequent fighting in early Qing dynasty,emperor Kangxi himself cherished talent and martial system itself had defects.In the reform process,the matters of examination in town and the country were modified.At the same time he encouraged soldiers to participate in the examination of martial and determine examination books,and examination system places were allocated to the provinces.These reforms changed the tradition of valuing culture but slighting military,and reaching the results of recruiting talent.Kangxi martial reform had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stable rules,at the same time it set a good model for later emperors.

martial examination system;examination in town and country;transform

G85

A

1672-1365(2015)01-0105-04

2014-03-25;

2014-11-28

陈 林(1990-),男,蒙古族,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政治制度。

猜你喜欢
会试康熙考试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康熙朝南府、景山机构的设立与演变
古代科举考试,哪些情况会延期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康熙下象棋
准备考试
康熙隐忍除奸
说“进士”(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