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成,杜光宁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学校体育
我国体育院系(校)发展布局及其专业设置情况研究
卢志成,杜光宁
(嘉应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梅州 514015)
运用文献资料、比较分析、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体育院系(校)布局与专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我国体育院系(校)布局正由较单一院校类型向多元化扩散;省域分布不均,各省市差异较大;专业设置方面,体育类专业有序发展,非类专业稳步增长;专业布点则是趋同与特色并存。建议:优化省域体育院系(校)省域、院校布局、提高办学质量及实施特色办学。
体育院系(校);体育专业;布局;发展
建国初期,全国有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国立大学等9所学校设置体育系培养体育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为解决各类体育专业人才缺乏的问题,政府通过创办单科性体育学院、高等师范学校体育系(科)、中等师范学校体育班以解决这一问题,如,1950-1952年,国家在西南师大、山西大学、内蒙古师大等6所学校增设体育系; 1952一1954年又兴建了华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6所单科性体育学院,其后又陆续在一些师范院校增设体育系及兴建了一批单科性体育院校,并最终形成了单科性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共同培养体育专业人才的模式[1]。“大跃进”和“文革”对体育专业造成了较大的冲击,“文革”结束后通过恢复和新建21所(个)体育院系(校),基本奠定了我国体育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专业的办学点不断增多,尤其是1999年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后增长迅速(见图1),截止2013年12月,我国已有350所体育(本科)专业办学点(包括单科性体育院校),也就是说,我国现有的879所普通本科院校(不含独立院校)中,已有350个体育院系(校)。那么,这些体育院系(校)的布局及专业设置现状如何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图1 1978-2010年体育专业办学点数量增长变化情况
1.1 院校分布:由较单一类型向多元扩散
上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的体育院系(校)主要是在单科性体育院校及一些师范院校,此后一些综合性大学也成立体育院系(校)、设置体育类专业,但数量并不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体育院系(校)设置大大突破仅在单科性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及少数综合性院校的局面,除政法及语言类院校尚无体育院系(校)外,其他各类院校均设置体育院系(校)(见表1)。在各类院校中,综合类院校设置的体育院系(校)最多,共136个,占全部综合类院校的69.7%;其次是师范类院校,共108个,占全部师范类院校的75%。
总体而言,之所以出现各类院校争先设置体育院系(校)、设置体育类专业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原有主要依靠单科性体育院校、师范类院校及少数综合性院校培养体育类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二是在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各院校相互模仿争相开办新专业,而体育专业尤其是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二个专业的准入门槛较低,只要具备体育专业师资及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这二个基本条件的院校即可申请设置。当然,也有一些院校是出于学科交叉、优势学科互补目的设置体育专业,如一些医药类院校就是基于医学与体育科学的交叉设置运动康复、运动人体科学等体育类专业,体现了学科优势。
1.2 省域分布:各省市差异较大,布局不均
在各类院校中,综合性院校的体育院系(校)最多的原因在于我国重点大学政策实施后,不论是国家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导向,还是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知,均指向一个事实——综合性大学即为“好的大学”,最终导致各类院校,包括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及原有的一些特色鲜明的单科性院校纷纷向综合化方向发展,使综合性院校数量大增[2]。师范类院校的体育院系(校)仅次于综合性院校,则在于师范类院校向来是我国体育专业办学的主力军,而近年大量地方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本后纷纷设置体育院系(校),设置体育专业也是重要因素。
表1 体育院系(校)在各类院校中的分布情况
目前,我国的350个体育院系(校)在大陆地区的31个省市中均有布局,省均11.29个。从省域分布情况来看,体育院系(校)在各省市的布局极不均衡(见图2)。从绝对数量上看,超过15个体育院系(校)省市有7个,分别是鲁(27个)、豫(、24个)、川(19个)、粤(18个)、湘(18个)、赣(16个)、云(16个)等,而不足5个体育院系(校)的省市则有京(4个)、津(4个)、沪(3个)、琼(3个)、宁(3个)、青(2个)、藏(1个)等6个省市,省域间差距可谓悬殊。
当然,仅从绝对数量上还不能完全反映体育院系(校)的省域不均衡状态,还需要结合“分布率”,即体育院系(校)数量与各省市高等院校数量(本科,不含独立院校)之间的百分比,进行分析才更具说服力。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体育院系(校)省域不均衡又是由我国高等教育省域不均衡造成的。鲁、豫、川、粤、湘四省的体育院系(校)虽然绝对数量相对较高,但由于其高等院校多,分布率却非最高,因此其体育院系(校)的分布仍具有合理性;晋、赣、云、黔四省的高等院校数量居中,但体育院系(校)分布率却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66.7%、59.3%、72.7%、77.8%,因此需要适当控制体育院系(校)的规模。京、津、沪、琼、宁、青、藏等6个省市,虽然各自的体育院系(校)均不多,但是“分布率”却差异较大,如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分别有59、19、33所高等院校,但体育院系(校)的分布率却仅为6.9%、21.1%、9.7%,相对偏少;琼、宁、青三省的高等学校虽然分别只有6所、3所、3所,但体育院系(校)却分别为50%、50%、66.7%,相对数量并不算少;西藏只有3所高等院校,体育院系(校)分布率为33.3%,可认为是办学点少且分布率低。
图2 我国各省市体育院系(系)与高等院校数量比较
2.1 专业设置:体育类专业有序发展,非类专业稳步增长
专业是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形成的学业和工作门类,也可称之为专门从事某种工作或研究某门学问[3]。高校为满足社会对各行业专门人才的需求而对人才分类培养,即形成人才培养的专业。而高校设置的专业主要是政府制订的专业目录,它是规定专业划分、确定专业名称、决定专业所属类别的重要文件。建国后不久,全国并无统一的专业目录,1952年政府对全国高等学校的院系大调整,主要是效仿苏联模式对高校设置专业[4]。当时体育院系(校)的专业并无细分,统称体育专业。1957年则按体育教育与运动训练培养分别培养人才,设置体育及体育运动二类专业。1963年,我国第一次发布了《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正式确定对体育类专业进行细分,按运动项目设置专业,体育类专业分为体育教育、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游泳、水上运动、武术、运动保健(试办)等8个专业。此后政府又分别于1987年、1993年、1998年及2012年先后修订发布了四个全国性本科专业目录,对体育类专业的名称及分类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调整(见表2)。纵观建国以来我国体育院系(校)专业设置,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从无序向有序发展。虽然体育类专业在1963年依据《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初步确立了运动项目设置专业名称和分类的标准,但在1977~1988年曾一度出现名称不一、混乱,专业数量剧增至29个的无序设置状态[5]。直到1987年第三次专业目录修订,体育类专业的设置才走向有序,并开始按学科和就业领域设置体育类专业,而1993年之后的目录则完全按学科领域设置专业,也基本奠定了目前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基本框架。
就在体育类专业获得有序发展的同时,体育院系(校)的非类专业(非原属学科)也获得了稳步发展。1993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确定按学科领域设置专业后,此前原本属于体育类专业的体育管理、体育新闻及运动心理三个专业转为非类专业。虽然这减少了体育院系(校)体育类专业的数量,但却促进了非类专业的发展,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及大学综合化浪潮的双重推动下,体育院系(校)纷纷根据专业目录以专业名+体育的形式,即“XX专业(体育或运动)”招收非类专业,如公共事业管理(体育)、新闻学(体育)、舞蹈学(体育)等。目前,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的非类专业数已由90年代初的3个发展至29个,且其中已有8所单科性体育院校的非类专业超过体育类专业,最多的武汉体育学院非类专业已占全部专业的70.8%。在非类专业迅速增加的同时,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的学科门类也由单一教育学学科门类向多学科门类发展,少则3个,多则7个(见表3)。如武汉体育学院已横跨教、文、经、管、理、工、艺等7个学科,就学科门类数量而言已进入综合性大学行列。受单科性体育院校除设置非类专的影响,非单科性体育院校也在尝试结合院校、专业优势或地域优势开始探索设置非类专业,或在传统体育类专业下设置特色专业方向。目前,已有河北传媒学院、西华大学、沈阳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安徽工程技术学院等20余所大学的体育院系(校)设置表演、舞蹈学、舞蹈表演、体育经济与管理、教育技术学等非类专业。
表2 建国以来我国体育类专业设置的变化
表3 14所单科性体育院校非类专业情况
2.2 专业布点:趋同与特色并存
根据对全国350个体育院系(校)的统计,目前,各体育院系(校)设置的专业共有29个本科专业(体育类7个,非类22个)。但是这些专业在各院校的布点却存在较大差异(见表4)。其中,体育教育、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的布点率分别达到了87.20%、60.12%,显现了高度的趋同性;体育教育的布点率最高,主要在于其是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母体专业、具有成熟办学经验的老牌专业[6];另一方面是相对于其它体育类专业,体育教育的社会需求也是最大的,各级各类学校均需要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体育教育专业发展速度过快,亦是一把双刃剑,虽大大缓解了我国体育教师缺乏的现象,但是也带来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根据麦可思公司(MyCOS)发布的高校专业预警显示,体育教育专业在2010-2013年连续成为前10个“就业率较低”而被亮“红牌”的专业之一[7]。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虽然是在1998年之后才设立的专业,但却在短短10余年时间成为布点率排名第二的专业。这固然有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因素,但不可否认的是,有相当一部分院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或是因学校升格、院系专业结构调整之需,或因院校间相互模仿、或因经济利益驱使[8]。这也使得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不高,除少数院校能结合学校其他学科优势培养特色人才外在社会供不应求外,如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众多院校培养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在就业并不如人意[9]。即使是一些老牌师范大学也不例外,如南方某省的HN师范大学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由于对就业前景不看好,竟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转向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二个专业也是体育院系(校)设置的老牌专业,布点率紧随体育教育及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之后,分别为25.00%、13.69%。如果仅从数字上看,似乎并不高。但由于这二个专业培养的人才社会需求量较小、就业范围较窄,因此也可认为具有较高的趋同性,也因为如此在政府颁发的专业目录中已将其作为控制专业,近年来极少审批。运动人体科学由于办学条件较高,因此只在单科性体育院校及部分师范院校及少数医药类院校设置。运动康复、休闲体育二个体育类专业是特设专业,设置时间较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其未来走向仍有待观察。
体育类专业数量较少,发展速度过快,是导致相互模仿进而趋同的重要因素[10]。体育专业发展的趋同,一方面加大了各院校之间在招生、就业等各方面的竞争,另一方面,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各院校也会积极迎合社会对体育人才需求的变化,设置非类专业。当下,随着体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扩大化与复杂化,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日益多元化,除了体育教师、教练员等传统的体育人才外,社会还需要大量的体育经济、体育工程技术、体育信息管理、体育表演与艺术、体育保健、体育休闲、体育外语等人才。体育院系(校)大量设置公共事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中医学等非类专业,正是对社会多元化体育人才需求作出的呼应。目前,这些非类专业的布点率基本在5%以下,而机械设计指导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科学技术、音乐学、中医学等5个专业的布点率仅为0.30%。非类专业数量多而布点率低,说明各体育院系(校)正尝试特色办学,走差异化竞争道路。
表4 各体育专业在全国350所体育院校的布点情况
体育院系(校)增加的必然结果是加大相互间的竞争,促进优胜劣汰,使部分院系(校)、专业脱颖而出,实现跨越式发展。然而体育院系(校)的过快发展也可能带来负面效应,如,专业重复建设,浪费高等教育资源;专业无特色,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办学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冷”、“热”专业对立,引发结构性失业。虽然,现在对这些可能产生的弊端尚不能作出准确、最终的评判,但也应有理智、辩证的认识。因此,针对当前我国体育院系(校)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院校应有前瞻性的认识,未雨绸缪。
1)优化省域布局。政府在审批体育专业设置申请时,应充分全盘考虑省域布局,对体育院系(校)多、分布率高的省市应暂停审批体育专业;对办学点少、分布率高则可酌情增加;对体育院系(校)少、分布率也少的省市则可适当鼓励设置体育专业。
2)优化院系(校)、专业布局。一是对综合性院校、师范类院校设置体育专业需要适当控制,其他类型院校则可酌情增加,但增幅不能太大;二是对一些老牌体育类专业要适当控制,不仅是运动训练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需要控制,体育教育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二个专业也要有所控制;三是对非类专业,尤其是能结合所在院校优势学科或专业设置的非类专业可予以鼓励发展。
3)提高办学质量。从长远看,体育专业办学不仅会在不同院校间产生竞争,同时也会面临与同一院校非体育专业竞争,还可能要应对国际竞争。要在各类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仅靠数量的增长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高专业办学质量,并将其贯穿于招生、培养、就业的各个环节。
4)实施特色办学策略。诚然,对于新体育院系(校)而言,模仿一些老牌体育院系(校)设置一些社会需求偏好较稳定的专业,是快速实现体育专业办学的捷径,但其可能产生的弊端也应引起重视。在今天各院校各专业均寻求特色发展之际,体育院系(校)也应注重特色办学。这是扬长避短,实现错位竞争的可行策略。
[1]李鸿江,我国高等体育院(校)系改革与发展的战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4-15.
[2]李斌琴,卢志成.我国单科性院校综合化及专业设置趋同的新制度主义解析——以体育院校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2011:76-80.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第二卷)[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8:1723..
[4]陈宁.高等体育院校办学特性和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15-19.
[5]王凯珍,潘志深等.新中国高等体育院校建设与发展50年回顾[J].体育科学,2002:1-4.
[6]杨小永,王健.我国高等体育专业教育同质化及特色化发展[J].体育学刊,2009(10):54-59.
[7]麦可思研究院发布《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EB/OL].http://bbs.kaoshidian.com/article-4073-1.html,2006.
[8]王树宏,李金龙.社会体育专业发展速度、布局与规模态势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 (10):1310-1312.
[9]王德炜,王晓丽.对社会体育(体育建筑管理)专业建设中交叉学科知识融合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107-110.
[10]卢志成,李斌琴.从趋同到求异:地域特色体育文化语境中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体育专业特色——嘉应学院增设运动训练专业(足球方向)的实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6):92-96
Research on Sports Colleges Development Layout and Speciality Setup in China
LU Zhi-cheng,DU Guang-ning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Jiaying University,Meizhou 514015,Guangdong,China)
This paper studies sports colleges development layout and professional settings in China by using literature,comparative and logical analysis.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sports colleges layout is spreading from single institutions to diversify;uneven distribution of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quite different;professional settings,the orderly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sports,steady growth in the non-majors;professional distribution of convergence and characteristics coexist.Suggestions:to optimize the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 of provincial and universities layout,to improve school quality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hool characteristics.
sports college(school);professional sports;layout;development
G807.03
A
1672-1365(2014)06-0075-06
2014-09-29;
2014-11-01
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本科类立项建设项目(粤教高函[2013]113号);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3)。
卢志成(1979-) ,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体育高等教育与体育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