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

2015-01-13 05:02王晓进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意识高中信息技术

王晓进

【摘 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网络环境的教学氛围中,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已不适应信息技术课的发展。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信息技术是科技的产物,它的飞速发展依赖于创新思维的推动。因此,在网络引导下的教学,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学生学习和创新两不误,是高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下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创新意识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一个缺乏创新意识的民族,终将被“没有硝烟的战争”所吞灭。创新意识,只要合理的引导,有效的启发,每一个人都会绽放出创新思维的花火。信息技术课是一门与时代共呼吸同命运的学科,教师应因势利导学生们的创新意识,信息技术本身因网络而生,创新是它的精髓,教师唯有有效的引导学生们的创新意识,才能更好的完成这门学科所赋予的教学使命。

一、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方向及原则

1.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方向

高中信息技术课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就是以创新思维为理论基础,在网络教学的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是一种体现学生学习效果的综合能力,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学生运用综合、比较、联想和操作等方法,分析辨别出信息技术不同模块之间的互联性和独特性以及根据知识所释放的创造力。笔者在授课实践过程中,总结出高中信息技术课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针对教师授课提出的问题,在创新思维的指引下,诞生出新的思维路径;二是,在网络信息技术课的实践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调动创新思维,提出新的解决方案和关于操作的新方法。

2.引导学生创新意识应遵循的原则

(1)师生和谐共处情感融洽,为学生营造良好轻松的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

(2)鼓励学生开拓思维,耐心引导,细心观察,友好协助,支持学生大胆构想,并与学生共同探讨创新思维的成果。

(3)教师应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经验,运用计算机软件等相关教学方式,把自己的想法融入到作品展示中,与学生共同探讨。

(4)坦然面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挫败,积极鼓励学生,汲取经验,树立战胜挫折的自信。

二、教学中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形成以“创新”为核心的教学理念

网络化时代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于创新,敢于实践,才能成为这个时代的强者。新课改下的教学方针为信息技术教师教学指明了发展方向。高中阶段的学生已具有了较理性的认知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教师在授课时要抓住信息技术课程的独特性,顺应中学时期的学生特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形成以引导学生创新意识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简单的课本知识并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以现有的课本知识为跳板,有效的引导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使他们发展成为社会创新型人才强大的后备力量,这也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根本的使命。

2.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

(1)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心理学家在研究人的创新思维时提出:“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会自然的涌出,它取决于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而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探索型学科,更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情景。

首先,课堂中的师生氛围应该轻松愉悦、和谐融洽,这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首要情景条件。其次,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或真实、或有趣、或生动、或新奇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新奇效果,借教师的方法创新带动学生的思维创新。比如在学习《图像信息加工》一节的“图层”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采用实物情景方式来释义图层的含义和图层的叠加——选取3张透明塑料纸,分别在纸的不同的位置画上图像,叠加组合塑料纸形成不同的图像效果甚至剧情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手段创设教学情景:创设虚拟的动画世界,使学生感受学习信息技术的乐趣;模拟网络中的虚拟世界,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将抽象的数字关系生动化、趣味化和形象化,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多层面的探索知识,实现创新思维的全方位发展。

(2)启发想象,开启学生创新意识。天马行空的想象是创新的源动力,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点蕴藏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只要教师用心发掘,对学生善于引导,那么,学生自然会紧追教师步伐,大脑开启的创新“小马达”会活跃的运转。如在学习《Flash制作动画》一节时,当学习完制作自由落体的小球时,教师启发性的设疑提问“小球落地的速度是由慢变快的,在动画中怎么体现?”“小球落地后会变形,用动画怎么表现?”以此为引导,促使学生自由想象,关于自由落体的小球还会有什么情况发生,并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演示。

除了设疑提问,想象力的启发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有效手段,例如课堂游戏(如“你来比划我来猜”学习《认识信息》)、智力故事(如兰德公司朝鲜战争信息故事)等等,教师应因地制宜,根据课程教授的内容不同合理选用。

(3)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创造力。意识决定行为。创新想法的实现基于现实中的实践操作,高中信息技术课的侧重点之一也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教会学生熟练的实践操作,才能有效的提升其创造力。比如在讲“信息的安全和保护”一节时,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家中的电脑感染病毒怎么办?”“有什么办法可以防止病毒侵入?”,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学本节内容,然后将一些预先处理好的病毒发送到学生计算机中,让学生自主观察计算机感染病毒的症状,并动手杀毒,对于不能即刻杀死的病毒,教师可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分析病毒的特性和工作原理,开拓思维,设法清除。根据教师提示,学生想到不少有价值的防止病毒的方法,有“保护注册表,不给病毒可乘之机”还有“用病毒的名字建立只读文件,病毒无法写入”等等。学生通过实践操作,面对突发情况,积极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无形中提升了创造力。同时应当注意的是,无论学生的想法是否正确,教师都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创新。

三、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效果

笔者设立实验班和对比班展开关于创新意识的测试,测试分为2部分,1创新思维评估,2学生自我评价(前测结果几乎持平)。经过半学期的实践教学,后测结果显示:

(1)实验班与对比班的创新思维评估测试成绩差异不大,几乎持平。

(2)实验班学生的创新意识自我评价度明显高于对比班。

后测结果分析:创造性思维是一个长期培养和积累的过程,所以测试中差异并不大。但是实验班学生的创造意识自我评价明显高于对比班,这说明,通过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引导,学生更富有创新性,更具有自信,对学习信息技术表现更容易展现积极性。因而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引导学生创新意识是确确实实有成效的。

网络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大量应用,为开拓学生创新思维提供了天然的技术条件,因此,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能够充分挖掘学生创新思维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秉承引导学生创新意识的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开发学生创造力,培养适应时代竞争需要的创新型人才,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朱洁.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12(6)

[2]袁必奎.信息技术课程对高中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J].华章,2012(22)

[3]房云.新课标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1(32)

[4]张莉,曲振涛,鲁啸军,章刘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思维模式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9)

猜你喜欢
创新意识高中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