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云
【摘 要】多媒体教学以其高效生动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它能把许多枯燥抽象的文章内容,以色彩斑斓的画面和逼真的音响效果,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新型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是:“立足课堂,还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现代信息社会,课堂教学越来越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体系统的支持,多媒体辅助教学正成为语文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原则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项:一是目标性原则。每篇课文和每节课堂教学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这就使得多媒体在运用程度上不能普遍开花,而是要有所针对性,这样才能更加体现它的价值和意义。二是启迪性原则。如在教学《山沟里的孩子》时,教师提问:“这些山沟里的孩子找到‘金钥匙会干些什么?”学生们的发言多是不太靠谱。然而当通过多媒体看到山沟孩子们的衣食住行时,他们被深深感动了。再次面对上述问题,他们的思维随之活跃起来了:修路、建养老院、办工厂、办学校……由此可见,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三是发展性原则。新课程标准指出,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课程活动要让学生流利地复述课文。这既是教学重点也是学习难点之一。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化静为动、快慢自如”的优势功能,创设一种动感立体、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小学生获得清晰明快的生动感受,进而比较顺利地完成复述任务。四是养成性原则。促进学生素养的养成和发展,如阅读与习作能力等,是语文课程活动的重要任务。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为小学生提供通过多渠道的训练途径,促使他们能够感受阅读重点,抓住“写”点,为养成教学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地输入活性元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运用策略
1.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欠缺,适当地点拨不仅能够突破其思维狭窄和不完善的局限性,还能够培养其问题意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多媒体为依托,在其中融入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有效地弥补了学生在抽象思维上不足。
(1)促进感性思维的发展。语文作为一门基本性的人文学科,侧重学生的情感发展,以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为目标。在小学阶段,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成熟,加强情感上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以多媒体为依托的语文课堂不仅能够加强、延长学生的情感体验,还能够在知识的熏陶过程中促进感性思维的发展。感性思维虽然只是通过事物和现象的具体特征和外部形象特点获取对直观的、表象的认识,但其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于思维发展尚不成熟的小学生来说,这是一个实现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发展的最好的跳跃点。
(2)让学生自己动手,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爱因斯坦在强调想象力的重要性时,明确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小学生的思维尚未进行加工,就像一张白纸,具有一定的张力和可塑性,以激发学生想象力为教学目标的语文课堂能够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多媒体技术为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课堂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其“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能够改变知识的固定呈现方式,以更为灵活、具有启发性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图文并茂化解课文的教学难点
人类对于知识地掌握总是从感性过渡到理性。而借助多媒体课件,就恰恰可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作为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其中难理解的问题也随之迎刃而解。比如对一些诗歌,从分析诗的语言入手,讲解诗句含义,再现诗中形象,并感受诗人的感情,把读者引入诗歌开创的艺术境界之中,最后要学以致用,掌握如何欣赏诗歌。这些光从语言上讲,对于小学生而言确理解上会存在困难,如果在讲授这些内容的时候,试着借助多媒体技术,先配乐朗诵,然后展示一组有关图片,创造一些相关的情景。
总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因此我们应构建起新型教学模式,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更宽的道路。实践证明,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晨.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能力的思考[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9期
[2]曹晓春.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30期
[3]王晓燕.浅谈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及不足[J].教育学文摘杂志,2013年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