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武汉曲艺历史悠久,形式多样,充满荆楚风情及汉味,诞生过夏雨田、何祚欢、张明智等曲艺名家。在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曲艺艺术日渐式微,武汉曲艺立足本土,积极探索,寻找具有本土特色的市场化生存之路,内容打造之策和人才培养之道,有力促进了武汉曲艺的发展传承。
关键词:武汉曲艺;发展现状;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2-0010-03
武汉曲艺曾经相当辉煌,流行于武汉三镇的民间曲艺主要有湖北评书、湖北大鼓、湖北小曲、湖北渔鼓、相声、快板、单弦拉戏、河南坠子、单弦、三棒鼓等。明清以后,随着三镇形成,商埠繁盛,扎根荆楚大地的地方曲艺纷纷向三楚中心集聚,导致这些曲艺形式充满荆楚风情及汉味;上世纪60年代,湖北大鼓、湖北道情、湖北渔鼓、湖北小曲被定为代表湖北特色的四大曲种;湖北曲艺大本营曾遍布武汉三镇,包括汉口“民众乐园”、硚口“和平剧场”、武昌“江汉剧场”、汉阳“协成剧场”等,湖北省曲艺团“笑的晚会”、“曲艺专场”、“鼓书艺术欣赏会”等颇受观众青睐,著名曲艺家夏雨田、何祚欢、张明智、何忠华等,都是从这些曲艺大本营中走出来的。武汉曲艺历年来创作、改编、上演的节目近2000个,其中200多个节目获得过国家和省市级创作、演出奖。
新世纪以来,全国的曲艺发展陷入了低谷,武汉曲艺也面临着演出市场严重萎缩、曲种锐减、人才稀缺、创作乏力等困境。如曾经流行一时的单弦、音韵大鼓上世纪就已消失,湖北渔鼓、方言单口相声等明显衰落。湖北善书第一传人、84岁的蔡甸区索河镇民间曲艺家袁大昌一直为善书后继无人多方奔波。著名曲艺表演艺术家张明智虽然仍活跃在舞台上,但湖北大鼓始终面临接班人匮乏的问题。相比湖北大鼓的凋敝,湖北其它三大特色曲种在今天更为沉寂。目前,湖北曲艺界只有一个武汉市说唱团,像道情、渔鼓、小曲、评书这些湖北传统曲艺,说唱团都已经不再演出。越来越多的武汉传统曲艺被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但是这种方法留下的只是影像资料和历史记录,要让武汉传统曲艺真正生存和传承下去需要寻找更积极的应对之策。
一、武汉曲艺的市场化生存之路
从农村进入城市以后,曲艺的演出场所日渐固定化,多种曲艺形式在固定的演出场所行艺,促进了艺人的竞争与曲种的发展成熟,这是曲艺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特点。武汉曲艺是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汉口为中心的商业水运物流有着悠久的传统,由此带来的码头文化的兴盛是武汉曲艺繁荣的重要背景。晚清汉口不但商业发达,而且茶馆、戏院、游乐场林立,这些场所不但是商人、市民、手工业者、码头工人休息、交易和帮会活动的平台,也是形成戏曲、曲艺等表演经常性和规模性的重要阵地。以茶馆为例,1909年武汉三镇的茶馆一共有411家,到1933年的鼎盛期竟发展到1373家。解放初期,武汉200多家茶馆里活跃着100余位说书艺人。旧汉口的茶馆、戏院、游乐场与曲艺存在着天然的共生关系,对汉口城市文化的养成有着显著的影响。曲艺艺术的平民性,决定了茶馆等场是它最适宜的活动阵地。但是伴随着这些场所的一蹶不振,曲艺的发展逐渐失去了安身立命的“大本营”。
近年来,为振兴传统曲艺,武汉曲艺界人士和爱好者也试图开办曲艺茶馆,从民间挖掘潜力。比如武汉于2007年诞生了首家曲艺茶馆天乐社,由郭德纲的师兄、天津人徐永刚勉力支撑,因为资金投入等原因几年中辗转多处。曲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首先要有固定的演出场所。有了固定演出场所,老演员就有示范场所,青年演员就有实践场所,曲艺票友就有自娱自乐的场所,外地游客有想看就看的场所。北京的“德云社”、周末相声俱乐部如火如荼,作为曲艺之乡的天津有名流茶馆等多家曲艺社团,东北赵本山以“刘老根大舞台”为据点,掀起全国观众对“二人转”的关注热潮,而在曲艺籍籍无名的无锡,阿福吉祥幽默俱乐部凭借在滑稽戏小剧场对边缘艺术的小众坚守赢得受众,迎来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这些社团的成功都依赖于固定的演出场所里坚定的专业团队始终如一的努力与投入。
由武汉说唱团开办的“都市茶座曲艺剧场”于2014年5月隆重开业,这个以方言喜剧和宣传本土非遗艺术表演为主的小剧场为振兴武汉曲艺提供了宝贵的舞台和重要的物质基础。可以容纳170位观众的剧场配备了先进的灯光音响、化装间、录音棚等设施,不仅可供日常演出,也是武汉说唱团的排练场地之一。这个由专业团队打造的曲艺剧场,不但可以通过“张明智湖北大鼓师徒专场”、“评书大师何祚欢专场”等一系列活动吸引观众,进行湖北地方曲艺的展示,还能锻炼演员,促进创作,打造出能走向全国的精品舞台喜剧,是进行曲艺演出市场化探索的有益尝试。新时期曲艺表演艺术团体的作用不仅仅是单纯地创作和表演,还担负着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语境下重新确立其作为传承曲艺血脉和保护曲艺文化核心机构全新地位的职能,但首先是要建立能够培养观众形成观赏惯性的舞台阵地。都市曲艺最终还是要回归剧场,以剧场演出为主,通过面对面的传播,通过亲身欣赏、体验和参与,使观众获得最为直接和真实的审美,只有这样曲艺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有了固定的演出场所作依托,今天曲艺的剧场演出也显然不能完全照搬传统的演出模式,其投资、运营方式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都应遵循着市场规律与艺术规律,进行市场化的运作。以武汉说唱团为例,演绎武汉麻将文化的方言喜剧《杠上开花》融相声、大鼓和独角戏等武汉曲艺于一体,深受观众喜爱。这部作品的成功依赖于其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也离不开大胆的营销策略。为宣传这部喜剧,团队将目标观众定位为最有经济实力的中年群体,通过街头搭台、和行人互动打造影响,投入大量成本做公交车身广告、武汉出租车后灯广告及街头LED大屏广告,领导和成员们还利用个人影响力通过微博、微信、短信、QQ等自媒体对这部剧进行宣传,最终使这部作品创下武汉市演出前所未有的历史纪录,在短短两个月内,连演60多场,收入300多万元。而对贺岁剧《海底捞月》的营销,团队又出奇招,不但拍卖《海底捞月》的首演权,还和武汉剧院(演出场所)、武汉晚报(宣传媒体)联合,创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三家联手、票房分账”,最终实现三方共赢。
在大众文化的背景下,武汉曲艺也要顺应文化潮流,借助现代的传媒手段,通过上电视、下社区、进网络,多管齐下进行传播。比如在电视台设置栏目,播放武汉地方曲艺节目;在互联网上建立武汉民间曲艺文化保护网站,对名家曲艺进行展示,吸引曲艺爱好者提供个人表演视频等,都能一定程度引起观众对曲艺的关注和兴趣。但是电视是把双刃剑,它一方面导致了曲艺的大面积传播,一方面也让曲艺失去了更多的剧场舞台和观众,所以电视媒体对曲艺的传播需要真正的创新,要提取曲艺特有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的精华,结合电视创作中视听语言、拍摄技巧以及编排包装的优势,让曲艺艺术呈现新的面貌。
二、武汉曲艺内容打造之策
曲艺要扎根本土文化。曲艺的大多数曲种起源于民间,地域性是曲艺的重要特征,本土文化与曲艺之间存在着同源互动的关系。每个曲艺艺种都在特定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因为适应一方水土人们的娱乐需求而获得成长与发展。以曲艺的方言特征为例,作为一方民俗和传统的体现,受众总是对与自已比较熟悉或接近的语言更有认同心理和接近性心理,这种心理还可以上升到一种文化或历史的认同。这也导致不同的曲艺艺种在不同地方的传播效果大相径庭。但是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融合,曲艺赖以生存的方言载体是否还要坚守一度成为令人困惑的问题。
对此,武汉说唱团进行了自己的探索:每年岁末,快活里、武汉话、麻将等一系列武汉人熟悉的元素一定会汇聚在年底的方言喜剧大戏里,从《杠上开花》、《信了你的邪》、《一枪拍案惊奇》到《海底捞月》,年年上演,年年成为江城老百姓“必须”看的方言剧。但是当方言剧《海底捞月》赴上海演出时,剧团专门推出普通话版,聘请上海导演修改剧本,加入许多上海方言的戏剧元素。城市的不断扩张造成了接受习惯多元的受众群,为此曲艺创作需要进行调整,在保持特性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面对不同的群体和不同的欣赏态势进行创作,要坚守乡音,但又不能够死守方言。
曲艺的发展要立足于本土化,并不是否定曲艺的改革创新,立足于当下,用现代“包袱”和现代形式征服观众,是武汉曲艺创作“升级”的必由之路。当湖北评书中加入流行歌曲,独角戏中添加网络笑话,湖北大鼓结合电声乐的形式全新演绎武汉老民谣时,也能获得很好的反响。骆玉笙在中国曲艺牡丹奖颁奖晚会上演唱时利用了电影银幕和LED现代设备,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苏州评弹博物馆对传统的“评弹书场”演出进行“包装加工”,探索出“时尚评弹”的演出方式,拓宽了发展的渠道,赢得了更为广泛的听众。现代的曲艺表演者追求表演方式、演唱技巧、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的综合效果,都是曲艺创演的宝贵尝试。
曲艺历来被称作“文艺轻骑兵”,以其善于快速活泼地以生动的人物形象、鲜明的时代气息、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优美的唱腔旋律从不同层面反映现实题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优秀的曲艺作品越来越少,情节雷同、人物模式化和格调低俗化的作品层出不穷,这些通过增加时尙元素、网络笑料和另类嫁接等方式进行拼凑的作品最终会使观众产生审美疲劳和反感。一部优秀的曲艺作品首先需要有艺术品位和思想性的文本,在此基础上经过表演者的二度创作才能完美体现。传统的曲艺节目主要根据民间故事和传说、古典传奇小说以及民间戏曲等改编而来,通过借古喻今,阐发微言大义。当下的现实生活中,有诸多的社会矛盾、世态人情可以通过曲艺作品去展示,但是需要创作者深入生活的底层去发现和积累,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去开掘和提炼,以精湛的艺术手法去创作和打磨,才能最终生产出打动人心、赢得观众的作品。
三、武汉曲艺的人才培养之道
曲艺事业的繁荣,人才至关重要。据不完全统计,至今活在中国民间的各族曲艺曲种约有400个。但是在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曲艺演出频率逐渐降低,一些曲艺品种也随着身怀绝技的老艺术家过世而消失。“北京曲艺抢救性保护工程优秀青年曲艺人才展演”活动于2014年9月启动,这次参演曲目有不少是濒危曲种,演员中有不少“90后”。但是对于大多数地区的曲艺事业来说,专业人才的普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严重障碍。这里所指的专业人才既包括曲艺创作人才、说唱表演人才、音乐伴奏人才,也包括管理人才和营销人才等,这些都是支撑曲艺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的人才。
曲艺创作人员的培养有其特殊的规律和成长路径,其培养不仅需要普适性综合知识的建构,还要结合曲艺行业自身特点系统学习相关的曲艺知识,包括历史与理论,各自曲种的表演形式与审美特点等。具体到曲艺作品的创作,不但要有好的故事情节,鲜活丰满的人物,还要有独特的视角、精微的感悟和隽永风趣的语言魅力,因而在进行创作训练和实践的基本功锻造时除了需要特殊的训练,创作人员的天赋悟性也是优秀人才打造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一部曲艺作品诞生后即便有人赏识,创作者往往也要接受高付出与低经济效益的悖论性存在,其探索奋斗的动力不断被冲击与消解。因此在艺术文化生态逐渐恶化的环境下,要培养出优秀合格的曲艺创作人才是难之又难的事情。要从根本上解决曲艺创作人才匮乏的问题,需要国家相关部门从顶层设计的改革入手,给曲艺创作人才的培养以相应的政策通道,提高编剧地位,重奖好剧本,这样才能不断涌现真正致力于曲艺创作的人才。
表面看,传统的曲艺作品往往倚靠拜师学艺,口口相传,得以延续,而事实上,一部优秀的传统作品,往往经历若干代艺人的努力,不同风格流派的艺人会有不同程度的再创作。真正好的曲艺文学是集体创作与个人创作互相结合、互相补充的创作。新时代新的社会文化环境下,好的曲艺作品的创作也需要倚赖个人和集体创作的双轮驱动。武汉说唱团近10年排演了7部戏,在武汉市场一炮而火的《活到就要活快活》基本是老一辈艺术家夏雨田的小品片段拼接,之后的作品全部出自御用编剧李冰之手,但李冰写戏,一两年才拿出一部,每一部戏都经历千锤百炼。这些戏不单单将武汉本土明星一网打尽,还先后请来了4位在各自领域享有盛誉的导演:武汉本地的李铁,省里的余笑予,北京的娄迺鸣,台湾来的陈立华,团队主创人员全部上阵,封闭创作,一起谈构思、说细节、讲故事,之后又多次集中修改、几易其稿,这样创作才能出一部成一部。
曲艺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要面向市场,打通与文化市场的联系,才能真正赢得“一席之地”,而不是逐渐沦为“非物质保护遗产”。曲艺团体在进行市场化运作时,迫切需要相应的管理人员和营销人才。当前曲艺团体面临的主要问题不仅在于经营管理和营销人才的数量少,而且在于专业化程度低。有的管理人员由专业岗位转行而来,缺乏现代管理理念,难以对事业发展和队伍建设等问题做出长远的统筹;有的营销人员不了解文化产业的发展动态,只能进行一般意义上的演出推销,无法完成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策划、市场化运作和产业化经营。这些都极大制约着曲艺团体做强做大和曲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曲艺人才的培养不单单要通过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通过文艺大赛挖掘人才,通过从娃娃抓起孕育人才,还需要从其它行业积极引进人才,共同打造曲艺事业。
四、结语
曲艺是由民间口头文学和歌唱艺术经过长期发展演变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武汉曲艺的许多种类以顽强的生命力传承至今。在曲艺艺术普遍面临发展困境的当下,武汉曲艺也在曲折中摸索前行。武汉曲艺团体顺应社会潮流,依托大众媒介进行市场化运作,立足本土化和当下现实生活进行内容革新,从发展文化产业的视角培养选拔人才,最终走出一条宽阔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2]刘衍青:论城市演出场所与曲艺发展的关系,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14.
[3]旧汉口的茶馆,http://www.whfz.gov.cn/mcjg/201107/t20110708_39445.shtml.
[4]没有曲艺之家难成大家谁来为湖北曲艺安家?http://hb.qq.com/a/20090331/0.
[5]王能宪:曲艺的传承与我们的责任,q.com/a/20090331/000141.htm.
[6]洪霞.四川曲艺的根失状态与对策思考[M].四川戏剧,2006.
[7]梁定东.曲艺创作的问题与出路[M].曲艺,2014.
作者简介:
陈小娟,江汉大学,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
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开放基金项目“武汉民俗视野下的武汉曲艺研究”,项目编号2013B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