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玲
(河南省舞阳县教体局教研室,漯河 462400)
笔者最近观摩了一节数学公开课,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创设了龟兔赛跑的情节,通过龟兔两次赛跑的成绩引出两个问题:第一轮中兔子比乌龟多跑多少米?第二轮中兔子比乌龟少跑多少米?学生顺利地计算出53.4-49.8=3.6(米),求出第一轮中兔子比乌龟多跑了3.6米.接着学生自主解决第二轮兔子比乌龟少跑多少米?学生展示计算结果,出现了下面不同的情况:
师:(问生1)你是怎么想的?
生1:我是想百分位上的6应该直接拉下来,十分位上是2减0等于2,个位上是向十位上借1,18-9=9,所以结果是9.26.
师:(问生2)你是怎么想的?
生2:我是想在小数的末尾可以添上0,百分位上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百分位上结果是4,十分位上剩下1,个位上8不够减,借1,个位上结果是9.
师:这两位同学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
生:(大多数)第二种.
师:对,第二种是正确的.咱们接着看看通过两轮的比赛,是兔子赢了,还是乌龟赢了?
传统的课堂把生成看作是一种收获,今天的课堂则把生成当作是一种追求.面对生1的错误结论,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错是教师的义务”,及时捕捉住课堂生成的有效资源,采用合理的方法促使学生再思考,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之上的.由于本课知识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和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之上的,所以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能顺利计算53.4-49.8=3.6,但对于解决58.2-49.06却有一定的难度.从列竖式情况来看,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对于部分相关内容已经掌握,知道相同数位对齐以及如何减.第一种情况百分位上之所以没有减,一方面是忽视了被减数百分位上是0;另一方面受加法计算方法“负迁移”的影响.针对生1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地方进行追问,“百分位上的6可以直接拉下来吗?为什么?”然后促使其思考:结合已经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想一想,什么时候可以“拉下来”?为什么不可以“拉下来”?如果生1一下子不能回答出来,教师可以先用等待的方法让其他的学生发言,根据发言情况,如果有难度,开展小组讨论,相互说一说;也可以呈现此类型的加法,让生1说清楚是怎么加的,激活学生的相关认知,降低难度,让其能对自己的错误认知有新的发现,自我发现“出错”的原因,使错误变废为宝,成为自我认知的新资源.同时还要注意运用合适的评价语言让学生能够“体面”地坐下,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在培养学生不怕出错的同时,能认识到错误是一次新的学习机会.而上面的案例中忽视了这样的细节,只是通过生2的回答,让学生对比一下对错,没有抓住课堂生成的错误资源及时引导,让学生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显得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所以,从一个教学细节的背后往往折射着深厚的教学思想,我们一定要关注细节,注重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