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克学
(江苏省昆山中学,昆山 215300)
“漫画作为一种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其中必然要表达一定时空下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观念.从这种意义上讲,漫画图像本身虽然缺乏‘真实’,但我们仍能从其图像中发掘出当时世事变迁的信息,亦即透过漫画所虚拟的图像,窥视其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某些真实存在.”[1]可以说,漫画不仅是一种优质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优质的命题素材,因此常出现在各类试卷中.但是如果使用不慎,则会出现错误.比如,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卷第9题,就选用了一幅名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漫画.这道题先后被选入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历史学科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中,作为“典型题示例”供命题专家、授课教师、备考学生参考.原题如下:
◎右侧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主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 )
A.对五四运动爆发的漠然
B.对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不满
C.对新文化运动的支持
D.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答案:D
2015年的考试说明对该题的解析如下:本题是一道以漫画材料来创设情境的选择题,考查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要求学生将漫画中的“山东”“青岛”字样以及人物身穿日式和服等信息联系起来,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考查,从而推断作者的政治立场.试题考查学生的图片观察与认知能力,兼及“情感态度”的考量,属于容易题.
既然这是一道典型题,又是一道容易题,笔者自然将其作为经典习题,每年都让学生试做.从结果看,绝大部分学生能正确作答.可是,一位爱好漫画的学生提出了质疑:这幅画的哪一点信息与巴黎和会有关?又怎能看出“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呢?笔者一时无法回答.课后花了大量时间,查阅了许多资料发现,这道“典型例题”可能是一道“典型错题”.
据查,该漫画为民国时期漫画家马星驰所作,创作于1919年2月,发表在上海《新闻报》上[2].所谓“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指的是,和会“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并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3].那问题的关键在于,这幅漫画创作之时,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是否失败了呢?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正式开始,中国以“战胜国”的身份出席.中国代表团的主要目标是,收回山东权益.
1月27日,英、美、法、意、日五国代表讨论处置德国的殖民地问题,并让中国代表列席.中国代表事先未接通知,只得仓促与会.讨论中,日本代表先声夺人,以所谓“战胜国权利”和英、法、俄、意四国“保证”为由,要求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中国代表顾维钧当即指出:山东问题对中国关系重大,须待中国陈述理由,再行讨论.28日上午,顾维钧列举了历史、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理由,说明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并且针对日本代表提出的先从德国手中取得山东租借地及其他权利,然后按中日成约再交还中国的这一要求,明确指出,中日成约是日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逼迫的结果,后来中国既然在对德宣战时明确声明废除中德间一切条约,因此德国在山东的各种权利“于法律上已经早归中国矣”.[4]而战争期间中国被迫与日本所订的条约随着中国对德宣战发生而变得无效.[5]顾维钧的雄辩驳斥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明确提出应由中国直接收回山东.2月15日中国代表团再次向和会提出,将胶州湾、胶济铁路及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其他权利直接交还中国.[6]此时和会的形势似乎对中国有利.
其时国内各界尤其是山东省,对中国代表团寄予厚望,也为和会的形势所鼓舞,不仅大力声援,还积极出谋划策.2月10日山东省议会致电中国代表团,“山东问题务必坚持,万勿退让,鲁民誓做后盾”[7];3—4月,又与其他团体联名致电巴黎和会及中国代表,要求青岛、胶济铁路等直接交还中国.[8]但这一时期,山东问题并不是和会讨论的重点.
4月中旬以后和会进入了讨论山东问题的实质性阶段,日本因是当事国而退出仲裁,英、法、美、意四大国成为山东问题的主导者.4月16日美国代表提出的山东由五国共管的建议遭到日本拒绝后,形势日渐不利于中国.[9]4月22日中国代表列席了美、英、法三国首脑举行的讨论山东问题的会议,会上威尔逊已明确地表达了支持日本的立场,威尔逊还代表巴黎和会的最高会议宣布了关于解决山东问题的方案:胶州湾租借地和中德条约给德国的其他全部权利转让给日本,然后由日本把胶州湾租借地归还中国;租借地归还中国后,日本仍享有德国在山东的全部经济权利,包括胶济铁路在内.[10]中国方面在表示了强烈反对后,仍努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解决方案的内容传到国内,群情激奋.4月23日北京政府致电山东省长沈铭昌转山东国民请愿大会,称山东问题“关系国权,中央自应力挽.济报载奸人煽惑、遥制专使,均系传闻失实,务希力持镇静,勿信浮言为要”.并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陆徵祥:“鲁人为青岛事开大会,群情激昂.五国共同管理说,未可轻易承认,宜再力争.”[11]
随后,中国代表提出一个妥协方案,要求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暂交5国代管,合约签字之日起一年后归还中国,中国愿出钱赎买,并开放青岛为自由港”.[12]由于日本再次反对,和会还是拒绝了这个方案.4 月29日,英、美、法三国会议不顾中国的强烈反对通过所谓山东条款,其主要内容为:“德国在中国所获得之一切权利、所有权及特权,其中以关于胶州领土、铁路、矿产及海底电线为尤要,放弃以与日本.”[13]这些条款还写入了《凡尔赛和约》,至此,中国代表的既定目标落空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关于山东问题的交涉完全失败.
可见,1919年2 月并无迹象表明中国外交已经失败,直到4月份,山东问题的不利局面才日益显露出来,“4月30日,外交失利的消息传到国内”[14].因此,创作于2月份的漫画,不可能反映出作者“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
对于“一战”之后的中国来说,当时无论是普通中国民众还是一些爱国分子由于受到美国总统威尔逊“和平十四条”的影响,都把这次和会看作是争取民族独立、结束(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境遇的一次契机.收回山东权益既是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的主要目标,也最为全国人民所关注.这对于“与时事密切配合”的“已是当时中国十分流行体裁”的新闻漫画来说,不能不予以关注.但是,也有许多人对于这次巴黎和会中国的外交前景并不表示乐观,即“担心失去中国在山东的主权,对外交代表团有疑虑”.因为“19 世纪以来中国在外交中屡次失利,已丧失多处领土主权”.[15]
那么在此情势之下,这幅漫画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立场呢?
仔细观察发现,漫画中有两个人.一位身着和服、脚穿木屐,显然这是日本人,他代表当时的日本政府;一位身着对襟上衣、扎口长裤,脚穿开口布鞋,显然这是中国人,他代表当时的中国政府.“日本政府”面带微笑,把“中国政府”抱在怀中,而且声称要给中国“公道待遇”.但与此同时,“日本政府”的势力却深入“青岛”(大脚伸入山东),甚至把整个“山东省”都踩到了脚下.因此,作者以此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阴谋,同时也讽刺了段祺瑞政府的卖国行径[16].
结合所学知识及以上史实进行“综合考查”,再联系“漫画中的‘山东’‘青岛’字样”“人物身穿日式和服”等信息推断,1919 年2 月画家马星驰创作《玩弄于股掌之上》,并非是出于“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愤慨”.据此笔者认为,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卷第9题的答案是错误的,也因此建议,该题不宜继续作为“典型题示例”出现在历史学科的《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说明》中.
把漫画引入课堂教学与历史试题,既可以培养和检测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解答试题的兴趣.但前提之一是正确解读漫画,以正确解读为基础,将漫画《玩弄于股掌之上》用于试题,在尽量尊重原题的情况下进行修改,最简便的做法是,将D 项修改为“对北洋政府的卖国行径表达愤慨”,或“揭示了日本侵略中国的野心”.
[1]王奇生.北伐中的漫画与漫画中的北伐[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4(3).
[2]毕克官,黄远林.中国漫画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41.
[3]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历史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历史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6.
[4][13]王芸生.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第七卷)[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267,365.
[5][9]袁成毅.重评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2).
[6]袁继成,王海林.中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巴黎和会问题[J].近代史研究,1990(6).
[7][8][11]文化之城大事记:1919 年(民国8 年)(上)[DB/OL].http://www.jinan.gov.cn.
[10][12]李怀顺.巴黎和会中的山东问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1).
[14]曹大为,赵世瑜总主编.历史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M].长沙:岳麓书社,2012:65.
[15]陈彤旭.巴黎和会时期的《大公报》新闻漫画[J].中国记者,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