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稳年
【摘要】在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政治活动课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深受师生喜爱。教师要从坚持与时俱进、激发学生持久动力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注重体验实践,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注重全员参与,尊重个体等几方面的原则进行活动课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活动课 方案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24-02
活动课作为以体验活动为重要方式的新的教学形式,越来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近年来,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掀起,政治活动课的快速发展大大推进了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创新。我们政治课教师还要认真细致的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设计。我认为,要完成一节高效的政治活动课,在活动课方案设计时应该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一、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特征原则
政治活动课的内容源于生活,又服务与学生生活。学生的认知观深受时代环境的影响,这必然要求活动课方案设计要结合社会现象,填补注意课程教学与社会现象的“真空带”,要把政治学科课程中无法体现,课标对学生所要求,但必须体现时代特征的生活素材融入活动课设计的内容,从而紧贴生活气息,紧随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活动课设计的内容既紧密联系教材,体现学科特点,又要富有一定的探讨价值,重视多学科之间知识的借鉴与运用,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在活动课上从时事、热点中汲取新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让学生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目的。如在设计“搜集关于思想道德建设的名言警句”活动方案时,我要求把能体现当今道德前沿的网络语整理出来。
二、整合学科内容,丰富知识体系的原则
在政治活动课方案设计时,要认识到思想政治学科的综合知识体系因素,必然要融合各学科的功能。考虑与其他学科的横向与纵向贯通,要打破独立的思想政治学科单一知识结构,把美学、地理学、历史学等教育融入到政治课的活动设计,政治活动课教学过程就是充满激情与认知以及情感升华的过程。这样可以创造快乐和谐课堂效果,保证了学生活力的激发,如在设计“创建绿色环保学校”活动方案时,与学校组织的“三门峡沿黄污染调查”环保活动相结合,通过摄影黄河风光、展示黄河两岸风情及黄河古道史,效果较好。不难看出,政治活动课设计只要融合多学科的内容和视点,定会给孩子们带来一片晴朗的天空。
三、以兴趣为导向,激发学生持久动力学习的原则
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是政治活动课成败的关键,政治活动课方案设计的目标、题目、内容、形式、情境等都要体现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求知欲望。
首先,活动课设计的内容必须尊重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渴求欲为基础,打破政治课学习抽象的束缚,要千方百计激发学生活动课的兴趣。再有,活动课形式设计还要依据从学生好模仿、好表演的特点,培养兴趣。最后,在活动课设计方案时还应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目的。
四、以培养学生自主意识,开发学生学习潜能为原则
活动课是台大“戏”,这台“戏”要在教师的“导演”和“服务”下,让学生自己排练、“演出”。政治活动课的核心和主旨就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千方百计给学生创造施展才华的机会。活动课设计方案这本“剧本”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设计活动课方案时,要让学生发挥自由的空间。如我在设计“让生活充满情趣”活动课的方案时,设计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准备一件作品。展示音乐的同学可以将便于携带的乐器带到教室,学生展示才华后,让其介绍自己情趣的培养过程,以及这种兴趣爱好对自己的成长和学习的影响。整个课堂把学生的学习潜能开发出来了,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五、注重体验实践,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能力为原则
新课标明确要求政治课要坚持实践性的原则。政治活动课的设计更是让学生融入了生活的体验,感受了时代的气息,以培养学生积极适应社会的能力。
在设计活动课方案时,尽最大限度在阅读、叙说、访谈、调查、社会考察等内容设计中为学生搭设多种实践机会。如在 “参观古代建筑”活动方案设计中,要求学生周末分组到三门峡宝轮寺塔参观感受,在活动课时,教师把搜集到的代表中国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古建筑影像资料甚至影视作品中出现的古建筑信息,既彰显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建筑文化,又让学生体会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这是一种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的实践活动。
六、注重全员参与,尊重个体为原则
成功的活动课应是学生全员主动参与的活动课。在设计政治活动课方案时,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更应注重鼓励学生全员参与意识。活动课以全员为活动对象,全盘体现学生整体的兴趣、实践能力等因素,把活动课的动力变为全体学生的创造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以上是初中政治活动课方案设计时必须注意的几个原则。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实施政治活动课的教学对政治教师来说是一个新课题。在实践教学时,只要把握住了这些原则,相信我们就有可能成功地设计出符合活动课课程要求的活动课方案。有了一部好的“剧本”,我们一定能唱好这部大“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