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015-01-09 12:34:56殷世泉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一题多变和谐创新意识

殷世泉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改革练习与设计,以乐学促会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和谐 优化 探究 一题多变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62-0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小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的发展对自身的必然需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和谐、自然的课堂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改革练习与设计,以乐学促会学,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创造和谐的课家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课堂气氛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宽松、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可以使情绪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前提。

1.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首先要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教师良好的情趣去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心里态势;把鼓励送给学生,从而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中学习,思维才能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勇于创新。

2.激发求知欲,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作为老师要尊重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并耐心回答,要诚心诚意的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使学生胸中燃起求知和创造的烈焰。同时,还要善于提出一些既是学生感到熟悉,又要动脑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要善于运用带有激励性、期望性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取精神。

3.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留有提出问题时间和空间,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例如:在我在教学“梯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学生提出除了把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来推导外,还能否将梯形剪成两个三角形来推导?等等。对于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和见解,无论正确与否,教师都要加以鼓励,都应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久而久之,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与创造性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

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1.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导入是一节课的序幕,导入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老师先写出一个数“345”问学生这个数能否被“5”整除,学生经过计算后,回答“能”!接着老师让每个学生自己准备一个多位数,先自己计算一下,看能否被“5”整除,然后考考老师,看老师不用计算,能不能迅速判断出哪些数能被“5”整除,哪些数不能被“5”整除。这时,课堂上气氛十分活跃,大家似乎都想来考倒老师。但老师对学生所报的多位数都能快速准确的判断出能否被“5”整除,学生们感到十分惊讶。接着,老师进一步质疑:“你们能准确得一眼就看出一个数能否被5整除吗?”这样使学生产生积极探究其中奥秘的欲望,从而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2. 优化新知识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要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状况,进一步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师指导下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按一定的顺序和层次给学生输送教学信息,在引导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你是怎样想的?”“你为什么这样想?”“还有没有其它的办法呢?”等等,努力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保护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注重实践操作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例如,我在教学 “圆柱侧面积”时,通过让学生沿圆柱体的一条高将圆柱侧面展开、展平等操作,发现圆柱侧面与展开图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还可引到学生将侧面沿斜线展开,展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这些方法都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公式,正是在这些实际操作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优化练习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练习设计中,应注意层次性:基本练习、综合练习和拓展练习。三个层次的练习的目的要各有侧重:基本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知识;综合练习的目的是深入理解知识,加强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结构;拓展练习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可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教师可就原题变换已知条件,再探求问题的结果;或把问题与已知条件对换,再求结果等等。这种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思维品质,发展其智力。例如在应用题教学中,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的训练,达到一题多问、一题多用的目的,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一题多问

一题多问即给出已知条件让其探索结果的可能性。如:由已知“白兔15只,黑兔10只,可以提出多个不同的问题,分别求出白兔与黑兔之间的和、差、倍、比的关系(白兔的只数是黑兔只数的几倍;黑兔只数是白兔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白兔与黑兔的只数比等)。通过这样的练习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综上所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围绕以上几个方面培养学生生的创新意识外,还应在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手段等诸多方面多做文章,只有使这些方面达到综合整体优化,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提高。

猜你喜欢
一题多变和谐创新意识
“一题多变”在高中物理习题课中的应用
在小学数学课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0:54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47:47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14:58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18:08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49:58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4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