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
【摘要】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小学阶段的孩子,促使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
【关键词】激发兴趣 高效课堂 小学 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133-02
兴趣可以孕育愿望,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思维就会精细而敏锐,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小学阶段的孩子,促使他们学习的主要动力就是兴趣,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也不例外。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探求计算机知识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爱动、爱学。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还要让他们在学习体验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感知,提高他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下是我在教学中运用的以兴趣带动的高效课堂的几个方面:
一、游戏激趣、熟悉操作,激发学习兴趣
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才能达到教学最佳效果。而小学生注意力不易持久集中,通过游戏情境教学把较复杂的教学内容寓于轻松愉快的玩乐之中去,让学生无意识地主动学习,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小学生刚开始学习电脑,许多学生没碰过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而且练习鼠标的操作是相当枯燥的,让学生直接练习必然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教学鼠标各种基本操作时,我就让他们玩“扫雷”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通过游戏,一方面消除了学生对电脑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
二、活用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若询问100名学生:“你喜欢上信息技术课吗?”会有99人说“喜欢!”学生这种高涨的学习热情,教师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他们把期望变失望,不管学生的“底子”是多么的参差不起,教师都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教学中,我化静态为动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给低年级上计算机课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学生键盘上的字母不认识,更谈不上让他们去记住字母和其它字符的位置,给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带来很大困难。通过实践,我把有趣味性的内容、图形编制成动画、配上音乐、设计新颖的导课,让学生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或找一些较贴切且又能让学生感兴趣,能轻易理解的事物作比喻,效果显著。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兴趣从哪儿来,如何让这位最好的教师发挥最大的作用,在教学中如果能因势利导,孩子们对有动感、有情节故事和有强烈色彩的东西有好奇心。我利于这个特点涉及了与教学有关的动画片,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在导课中,我将教学内容编制成动画故事并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欣赏,等他们沉浸在奇妙的故事和场景中时,慢慢停下来告诉他们这些都是计算机制作出来的,以此来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例如:在讲解中教师可以给孩子们一组时间数据,让孩子们猜测第一台计算机是什么时间出生的?孩子们都很积极地投入到热烈的讨论中。教师再加以正确引导后可以简单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史,并请他们展开讨论:想像今后的计算机会发展成什么样?通过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大大开拓了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四、开展竞赛,激发学习兴趣
电脑游戏由于具有极强的趣味性、挑战性能开发智力,培养儿童的交互性。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好胜心,都有较强的荣誉感。针对这一特点,可组织学生开展竞赛,“赛”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定时的进行竞赛,既活跃了学习气氛,也增添了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学生在竞赛过程中达到了“练”的目的。我在计算机教学中,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各种竞赛:在键盘操作练习时,进行键盘录入的比赛;在画图教学时,评选最佳小画家等。
五、注重自主实践,激发学习兴趣
实践操作是巩固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多练习,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在上机时,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时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互帮互助,共同学习,这样就有效地诱发了更多同学的学习兴趣。
六、给予学生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点滴的成功对于学生都是进步,都是下一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学习中可以通过回馈,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任务的某些重要部分,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如:在课堂上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马上会表扬,发出声音“你真棒!”“你真聪明!”或是一个小礼物,一阵掌声,学生看了听了自然高兴,兴趣盎然;如果有学生回答错了,计算机会在屏幕上显示提示信息——“再想想”,并配以音乐,启发学生动脑。又如在“画图板”的教学中,可以收集学生的画图,打印出来分发给同学作为实物奖励,学生看到了自己学习成果,自然调动其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激励,使他们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接受教育,提高能力。
总之,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兴趣产生的高效课堂效果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我们把它放到首位来抓,并注意在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能不断的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轻松的、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这样,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张红松,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育教学论坛.2011.(22)
[2]窦步云,课堂永远为学生而选择,十一五阶段成果集.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