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2015-01-09 14:22刘培光
考试周刊 2014年9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性

刘培光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各科教学的重要手段,但在实际教学中广泛存在“形”大于“神”的现象,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陷入低效甚至无效。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合作情境的创设、合作方式的使用等方面就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情境    合作方式    有效性

“合作”作为促进学习、交流知识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由来已久,《学记》指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就是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彼此交流、相互切磋的重要性。实践证明,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合理采用合作学习,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合作意识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选择恰当的合作内容

现代课堂需要合作学习,但合作学习不是万能钥匙,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也并不是所有教学任务都需要通过合作学习才能完成,合作学习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否恰当。内容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1.难易适中,有探究价值。

内容过于简单,学生通过自学或独立思考就能解决的问题,缺乏挑战性,没有合作的必要。如教学中许多知识属于地理事实,答案具有唯一性,学生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不具有探究价值,这样的内容一般不适宜作为合作学习的对象。内容过难,学生不知如何入手,通过小组合作也不能解决,挫伤学习积极性,达不到合作效果,也不适合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选择综合性较强,对初中生而言很难依靠个人能力形成全面认识,需要从不同角度产生不同见解,需要依靠集体力量才能获得“跳一跳摘桃子”效果的内容,帮助学生形成缜密思维,培养良好的研究意识。

2.题目开放,易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本身具有综合性和开放性强的特点,一些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可以用不同事例、不同方法从不同侧面加以解决,让学生独立思考之后再进行充分交流,改善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对于答案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唯一性的内容,采用小组交流方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如讲解北京名胜古迹的保护时,以故宫游客数量过多,给保护带来巨大压力为例,谈谈名胜古迹的保护措施。学生的答案丰富多彩,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重点知识,强化记忆。

初中地理中需要学生记忆和反复强化的知识较多,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反复检查、纠正。这时利用小组合作学习中成员较少的特点,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以小组竞赛方式进行训练,并由组员进行帮助、检查和纠错,可以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如讲授“中国的政区”时,组内合作检查省区全称、简称、省会的记忆情况;讲授“中国的铁路”时,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强化记忆铁路线和铁路枢纽的名称等,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创设合理的合作情境

学生参与合作的欲望只有在一定环境下才会产生,教师应在了解学生实际认知和需要的前提下,创设合理情境,为学生合作学习搭建平台,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1.创设问题情境,引发积极思维。

问题情境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从教学内容着手,通过设问、实验和多带媒体演示等手段创造的教学环境。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投入学习中。如讲“俄罗斯的交通”时,在读图总结出俄罗斯西伯利亚部分铁路沿南部修建的特点后,教师提供相应素材,让学生讨论“在山区建铁路,建设成本会显著增加。想想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哪些?”自然而然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2.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研究表明,学生只有把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才能从中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和乐趣。为此,创设教学情境要善于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环境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资源。比如,讲气温的分布时,出示“东营市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引导学生分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点。由于情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积极主动地进行合作探究。

3.创设活动情境,激发求知欲望。

地理活动的有效使用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形成比较稳定的地理学科学习兴趣和动机。地理课堂教学中如能紧扣教学内容,穿插生动有趣的故事、活动、见闻等,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鼓励他们在“做中学”,则可以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望。如讲“等高线地形图”一节时,让各小组选择橡皮泥、土豆等不同材料,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制作简易等高线模型,加深对山谷、山脊、鞍部等概念的理解,探索等高线分布特点与表示地形的关系,效果远胜于单纯说教。

三、采用多样的合作方式

地理课堂教学有其复杂性特点,因此小组合作应根据教学内容采用多样方式。

1.讨论式。

讨论式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是较为常见的、较易于操作的合作方式。一般以学生前后四人小组讨论,这种方式有利于综合集体智慧,形成统一观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学习《极地地区》时,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为什么南极地区气温远低于北极地区?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2.竞赛式。

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单一,趣味性较差,填鸭式教学方式效果难令人满意。可以利用初中学生表现欲、好胜心强的特点,以竞赛式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学习。例如: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课时,首先让学生对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轮廓和位置进行熟悉学习,其次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拼图游戏,看哪一小组用的时间最短。让学生在小组竞赛中不知不觉地学习,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3.辩论式。

“真理越辩越明,是非越辩越清”,开展辩论式合作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深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培养思维的有序性和独特性,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加深理解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例如,讲“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时,课堂上以“我国自然资源特征”为题,进行小组辩论,正方:我国“地大物博”;反方:我国“地大物薄”,让学生进行辩论,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在辩论中不仅培养了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地理概念的理解,提高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总之,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操作过程中,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和学生实际选择科学合理的合作时机和方式,只要不断探索和实践,定能不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构建和谐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合作学习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中化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分析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