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

2015-01-09 13:55陆艳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价值观念影响

陆艳

【摘要】在我国语文这门学科一向被认为是德育的辅助工具,它不仅肩负着教学生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使命,而且对于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语文的社会教化作用。本文简要分析了新课标要求下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

【关键词】新课标要求 高中语文教育 价值观念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 -0002-02

前言:整个高中阶段是学生的价值观逐渐形成并成熟的关键阶段,所以,在高中课堂上,教室应在新课标要求下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价值取向、充分发挥教材的实用性,深入分析每篇文章里面的情感因素及人文精神,通过文章的感召力和课堂互动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逐渐树立科学健康的价值观。

一、价值观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部分之一

传统语文教学的模式是以知识为主,一般来说知识在语文教学中是第一位的,学生智力、学习态度、学习情感、学习能力和学生的价值观这些因素都处在次要的地位。现在语文教学从过去的只强调课本知识和教师的教学活动,逐渐转变成现在的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的更符合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应在新课程改革标准的要求下,以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目的,经过学生对高中语文教材中优秀作品主旨和蕴含哲理的学习,实现语文教育自身的社会教化效果。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在精神层面上得到升华。高中语文教育力的人文教育因素,对于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及情感体会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得到更高层次的领悟。由此可见,高中语文教育在培养学生价值观念形成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如何实现高中语文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的作用

(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材为载体,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

实际操作中可以很好的将价值观教育渗透到语文课堂中去。在语文教材之外,各个教学阶段也配发了弘扬我国传统美德和宣传社会正能量为主的课外读本。学生在每天的学习和阅读中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潜移默化的受到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例如高中第一册第三单元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文章,它本是马丁·路德金率领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集会时的演讲稿,既然我们国家将其选入高中教材可见其文学价值和宣传的意义。虽然课文中讲的是民族平等自由的理想,但是全篇真挚感人、热情洋溢,对于年青充满血气的中学生极具感召力。教师在进行课文讲解时可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和价值观。每个人的理想都是价值观的体现。在现代商品社会,功利色彩浓厚,很多人在经济大潮中迷失了自己,说中学生无形中也受到了很多消极影响并不为过,所以,教室要抓住语文教材中每篇课文的教学点,在进行完知识性学习后,用课文中的深刻哲理和价值取向去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使他们选择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实用价值

高中语文课本里有很多的名篇和佳作,对于高中学生价值取向及人生理念的有着无声的熏陶作用,从而实现从教育到社会教化的作用。比如,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依据和文章作者有关的某个个性特点、写作风格,同时结合作品具体的时代特征进行讨论分析,让所有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通过这样深入的小组讨论学习,让学生更深入的领会文章的主旨和灵魂。

例如在学习《陈情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至诚的忠孝文化。指导学生指出描写李密孝心的部分,在忠孝不能两全的情况下李密如何解决这个传统文化范畴下的矛盾的?通过课文的学习引申思考,引导中学生热爱国家、孝敬父母,用具体的行动来践行忠孝文化,从而宏观上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给予积极的影响。

(三)改进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感情教化作用和自身情感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导入文章的情境,使学生在枯燥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升华,认识和领会到文章的灵魂和魅力,从而提升了学生兴趣,促使学生对课文的思想灵魂进行积极探索。新课改标准要求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不单是理论说教,更重要的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丰富的课外生活实践中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情,从而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通过高中语文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形成

目前教育将将不同的课堂氛围区别为“支持型气氛”和“防卫型气氛”。“支持型气氛”更利于学生心理发展和个性张扬;“防卫型气氛”则阻碍了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发展。而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轻松的“支持型”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担心集体的压力和其他人眼光的情况下,打破惯例和常规的进行创新性思维,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鲜明的个性特征。

结束语:现阶段,新的课程改革不断的深入和推进,使得高中语文的教学不断的注入情感因素,语文课堂对学生情感教育的形式是多样的,对学生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室应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改变以往片面的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理念和模式,发挥语文教材中散发着人文精神和人性光辉的优美篇章的感召作用,使学生在道德情操和价值观上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刘峰.新课标要求下高中语文教育对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5(17):67.

[2]魏尉.新课标下高中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对策研究[D].聊城大学,2012.

[3]赵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4]刘春丽.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王新胜.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念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谈高雅艺术对大学生的重要影响
混血家庭的悲剧
自拍现象的亚文化传播解读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