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隐忧

2015-01-09 20:00李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农村中学新课程改革初中地理

李红

摘要: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至今已有十多年了,发达地区城市初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总体现状堪忧,仍然是学校教育中非常薄弱的环节,面临一系列严重制约其发展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 初中地理 新课程改革 现状 对策

2001年,国家启动了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教育部对地理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完善,《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目前,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现状如何?笔者通过文献资料分析、访谈、问卷调查、课堂教学观摩等调查方法,对广东省一些市县农村中学初中地理教育现状进行了全面了解,发现经过十年新课改,农村中学不少地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课程改革给农村基础教育带来了一些生机和活力。但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各项与之相配套的制度还不完善,仍存在诸多问题,遇到重重困难,总体现状堪忧。广大农村和边远山区的初中地理教育,仍然是整个学校教育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如不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将会造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农村中学的地理教育、地理教师及学生的发展,造成更严重的城乡教育不平衡现象。

一、农村难以成为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强大后盾

由于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学校之间差别很大,而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需要有大量的、可供选择的信息学习资源和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施,而且全国初中地理教学只有一个地理课程标准,这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的国家,是不符合实际的。农村大部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落后,难以成为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的强大后盾。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软硬件均不够完善,要进行地理新课程改革尤显“水土不服”,面临严重问题。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后,区域、城乡之间教育的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1],城乡之间的初中地理教育质量差别愈来愈大。

二、初中地理教学地位尴尬

1.“副课”地位

考试的评价功能对教育教学行为会产生导向作用。国家规定高考、中考要考地理,则中学地理教学就会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地理教师教学热情高涨,学生及家长积极配合,高度重视,教学效果良好。否则,地理教学就像是可有可无的课程影子,正常的课堂教学都会难以开展。由于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高考不考地理,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前,全国各省中考不考地理,2004年6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全国38个新课程改革国家级实验区迎来了新课程环境下的中考改革,但至今有些省、市的中考地理分数只计入毕业成绩,不计入升学成绩,造成有些学校只在初一、初二开设地理课程,初二进行毕业会考后初三不再开设地理;有些省、市初中地理不用进行中考或会考,即使中考考地理,但所占比例小,且考核的内容也是非常基础的,试卷也不能反映出学生所学,学生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地理,只要中考前突击记忆也是能考高分的。

不少农村学校的管理者、教师及学生家长对于新课程教学改革还处于传统教育教学的思维当中,学校所有的工作几乎都是围着中考转,认为只要中考成绩好,就是人民满意的好学校。由此便导致许多农村学校不重视初中地理教育,把地理作为“副课”。绝大多数学生及其家长对地理学科也极不重视。学生上地理课积极性不高,甚至把地理课当作是放松神经或做其他课程作业的自修课,课后更不愿花时间去复习巩固,这对地理教学形成了非常大的冲击,导致地理教学工作举步维艰,地理教师提职提干较难,地理教师专业思想发生动摇。

2.教而少研

很多农村初中没有成立地理教研组,地理科的教研活动很少或者根本就无法开展,没有开公开课或者探讨课,校本研修培训力度不够。学校对地理科目的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也不重视,导致老师备课、上课、改作业和课后辅导工作环节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给学生和老师造成地理科目根本就不重要的感觉。

三、农村初中地理教师整体素质偏低

1.地理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农村初中学校专职地理教师少,科班出身的地理课专任教师更少。我们对某市33所农村初中学校进行调查,得到以下数据:33所学校中,有18所学校一个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师都没有;33所学校共有教师139人担任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其中地理本科或专科毕业的教师只有23人,其他116位非地理专业毕业的教师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兼职教地理的教师。由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生物、历史、教育管理、美术、音乐、体育、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兼职担任地理课程教学。②转教地理的教师。主要是一些“老弱病残”的年长教师转专业改教地理学科;大学刚毕业的其他专业教师,因其专业教师过饱和而转专业改教地理学科;农村初中近年来学生人数减少,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师数量需要减少,有些老师只好半路出家转教地理。③以工代教的职员教地理。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情况,我们分别到六所农村中学共观摩了10节公开课,发现所开课教师中,除2位特别有钻研精神的优秀教师上的是优质课外,8位教师缺乏地理专业知识,对地理学科教学的认识和研究程度不够深入,知识间的联系很难讲授清楚,甚至有些老师连一些基础的地理专业知识都不懂或弄错。

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对地理新课改知之甚少,《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但我们调查的40位农村初中地理教师中,没有1位教师知道有《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2.地理教师教育理念陈旧

大部分初中地理教师对新课改不了解,或知之甚少,仍然是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看不到学生间的个体差异,用一把尺子要求所有的学生,主要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没有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课堂教学方法单调、枯燥,基本上还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地理要中考的学校,大部分地理教师上课不是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按中考考试大纲考点要求,采用灌输法,从头讲到尾,包办代替,教师唱的是独角戏。

有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了解而且是热情的,但观念过于偏激,容易陷入新的误区,认为新课改是对旧课程的全盘否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认识极端化,如对学生身上的毛病不但不加以批评教育,帮助其克服,反而当作学生的个性化加以纵容;教师在教学中忽视或者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重视新的教学方式如探究性学习等,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教学实质,教师不加以引导,认为课堂吵闹,小组学生七嘴八舌地说话就是探究,教师缺乏课堂调控艺术、能力和技巧。

部分教师上课照本宣科。有不少初中地理教师,还是以教材为中心,一切教学活动围绕教材展开,照本宣科,认为讲完了教材中所规定的内容,教学就算结束了,学生到底学到了多少,三维目标实现了没有,教师是不会去关心的,教师注重的只是短期效应,而忽视了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3.地理教师专业知识储备不足

新课程教科书的内容结构都有一定的变化,拓宽拓深了地理知识,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师均感到力不从心,更何况非科班的兼职地理教师呢?非科班的地理教师没有经过地理专业培养,缺乏必要的知识储备,对地理教学内容把握不准确,难以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面对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要求,不懂得如何备课、如何教学;对课程标准的学习不深刻,授课时讲不出知识联系,教师制作地理教学课件能力也较低,上课照本宣科或过分依赖教参及网上教案,不能较好地整合和利用教材内容。兼职教师需把主要精力用来担任其他科的教学,也就没有多少精力专心于地理课堂教学了,上课普遍存在一种应付心态,能把学生管住就行,这怎么能完成教学目标?

4.地理教师继续教育不到位

(1)培训机会少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教育培训、专家讲座、教学比赛活动,大多没有地理学科。有些面向地理教师的培训,但因农村学校经费紧张,不能完全解决或只能部分解决教师的培训费用,参加培训的地理教师需自掏腰包,可农村初中教师的家庭收入普遍偏低,有些老师最终只好放弃培训机会;农村初中也缺少一些有关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书籍或资料;地理教师也难走出校门观摩优秀教师的示范课;农村中学教师上网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因此,网络培训很难开展。

(2)培训形式化

现在的培训很多也只是形式化,有教师戏称:培训培训,无非就是让老师报个名交个钱,再给你发一个培训证明罢了。至于培训内容是否是教师需要的,在培训中能学到多少,也就很少有人研究了。教师培训缺乏对被培训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指导。

(3)自我充实时间少

地理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博览群书,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要有丰富的地理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师应密切关注地理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地理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地理教学加以运用。但现实生活中能够做到的却微乎其微。地理教师数量少,教学任务重,有的教师一人要担任六七个班的教学,大多是跨年级上课;兼职地理教师更是难以分身。教师整天忙于备课、上课、批阅作业、学生的管理及辅导,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加强学习,充实自我,自身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5.地理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据调查,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基本上能完成学校安排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但能把教学工作做到更好的就少之又少了。乡村学校教师的经济待遇普遍不高,一些刚出来工作的年轻老师每个月还领不到2000元钱。很多老师经济和生活压力相当大,即使工作出色也没有什么奖金,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挫伤,加之不少农村学校的管理就是狠抓成绩,教师的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等均与学生的中考成绩挂钩。地理在中考中的“副科”地位,使得地理教师在职务晋升、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评职等方面难以胜出,这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广大地理教师的积极性、进取心和敬业精神。在教改上,地理教师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惰性心理尤为普遍

6.地理教师课程开发举步维艰

开发开放的、富有活力的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是地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和地理新课改中的亮点。从理论上说,在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学校地理教师具有极大的智慧潜能,能提供新课改需要的巨大资源。但开发地理课程资源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全新的领域,无论是系统性、综合性、学术性、科学性还是驾驭文字的能力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这对于农村大多数中学地理教师来说,是难以胜任的,因为他们知识储备不足,课程意识和技能缺乏,甚至有些学校,科班出身的地理教师一个都没有,外行的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对地理知识间的联系均难以讲授清楚,只要加以拓展就有可能出现知识性错误,在教学参考资料、地理教具少,上课只得照本宣科的情况下,又怎么能搞好校本教研,提高教育科研能力,进行课程开发呢?

四、学生综合素质普遍较差

农村初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从总体上来看与城市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农村学生起点低,文化素质不高;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面、活动能力较为薄弱;由于基础差,学习自觉性不高,对知识的追求没有明确的目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除了课本,学生很少有其他学习资料和资源等;学生对知识的追求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思想包袱,如今后的学习、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工作选择等。加之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对地理课重视程度不够,也很难有什么兴趣。这些都严重地制约着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进而导致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不快。

五、家庭教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1.教育理念陈旧

据调查,农村95%以上的家长没有学习过如何教育子女这门学问,其中,隔代家长的这个比例接近100%。祖辈的世界观形成于几十年前,当时他们受教育的程度低,思想旧,他们中不少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特别是不少家长认为人的一生都是命中注定的。在与孩子的亲密接触之中,他们的观念无意中会传播给孩子,无形中增加了孩子接受新思想、新知识的难度。

2.教育时间少

许多家长忙于工作、忙于生计,不少人成为城市的农民工,与孩子相处交流、谈心的时间很少,家庭教育的任务主要落到爷爷奶奶身上,隔代教育,使得大部分留守孩子连最基本的为人之道等是非观念都不清楚。农村家长几乎把所有教育孩子的责任全交给了学校。

3.教育方式极端

有不少农村家长对小孩的教育方式极端,他们对小孩的要求不是过分严厉,就是过分纵容;简单粗暴,溺爱有余;过分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忽略孩子的精神需求。不少家长没有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看待,一味地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忽视了孩子独特个性的培养。许多家长虽然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但对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没有正确的认识,仍然以追求高分为目的。许多家长认为把孩子送到学校是为了考上高中、考上大学,他们关心的是统考科目的分数,认为“副科”地理学得好坏无所谓,甚至认为小孩学习地理是浪费时间。

4.学习意识淡薄

农村多数人文化层次较低,学习氛围不浓,也给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加之部分学生过于迷恋电视、网络,对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学习中刻苦性不够,导致知识储备不足。有些家长文化素质偏低,对子女的学习关心不够,要求不高,个别家长甚至抱着把子女交给老师、学校看管,以免子女到外面游手好闲、兹惹事端等给其增添麻烦的不良心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基本不过问,导致学生学习意识淡薄。

六、教材内容改革超前

课程改革后的初中地理教材内容与以前相比,教材正文内容较少,相关地图、活动、案例增多,教材内容力求突出时事热点问题、时代气息,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需要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因此,挖掘教材内涵,恰当地选择多种课程资源如教材、地图、参考书、多媒体课件、电影、幻灯、录音(像)带、照片、图片等来丰富地理课堂教学就显得尤其重要。可这对于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较弱的农村初中来说,地理教材便成为知识容量大,难度大的教材。

七、教学评价改革滞后

目前,与地理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评价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考试制度改革进展缓慢。在农村,社会、学生家长甚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仍偏重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学校评先及教师的评优评先评职、奖金等挂钩。如果学校升学率高,则学校的招生生源既多又广,反之则学校招生生源少,教师也会因为“业绩”不突出而职称评定困难。学校和教师为了生存和发展,不得不片面追求考试分数和升学率。

而目前的农村,传统考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①有些农村学校中考考地理,但地理中考“考纲”是由各市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要求远远低于地理课程标准。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某些改革意识强,受学生欢迎,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在考试面前的分数甚至不如某些满足于向学生灌输现成结论,采取满堂灌的地理教师。教学评价的压力导致初中地理教师上课时所定的重难点基本上是按照考点要求,而不是按地理课程标准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教师搞题海战术,抓考点落实,增加考试次数,走上了应试教育的回头路。②有些农村初中中考不考地理,地理课时、地理课堂教学纪律难以得到保证,“三维目标”难以实现。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农村初中地理科自然沦为“副科”了,极大地阻碍了地理科的建设。考试评价与课改的要求不统一,是当前严重制约农村初中地理新课改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瓶颈”。

“没有地理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从发达地区初中地理教育取得的显著的教育教学成绩来看,课改方案本身比传统的方案先进。地理新课改具有科学性、针对性、时代性、现实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因而新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深化的过程。面对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领导、农村初中地理教师均应高度重视,坚定改革的信念,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根据问题产生的根源找准突破口,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创造条件,加大投入,完善机制。确保农村初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植根于一片肥沃的土壤中生根发芽并健康茁壮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赵长林.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的回顾与反思.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猜你喜欢
农村中学新课程改革初中地理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农村中学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探析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陕南农村普通中学体育实践课实行选课制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