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育发展与改革研究的路径及其策略论析

2015-01-07 20:35潘继英黄国杰肖萍王蕙
卷宗 2015年12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策略教师

潘继英 黄国杰 肖萍 王蕙

摘 要:相较全国农村教育的总体情况而言,赣州地区的农村教育除了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等不少呈区域性特征的问题。农村教师问题是主要的!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应选择包括对教师的补充和留住问题等在内的路径与策略。

关键词:农村教育;教师;路径;策略

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乃至实现四个现代化,国家工作的重点难点和动力很大程度上都集中在三农问题的解决上,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教育兴,则农村兴;教育强,则农村强。老师强,教育才能强!作为江西省南部的一个大市,因受各种因素制约,赣州社会经济与文化事业仍发展滞后,导致农村教育落后,特别偏远的山区县乡,农村教师问题非常突出。健全完善农村教师引入、培训、交流机制。教育质量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要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建设一支素质较高、结构合理而又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

据国家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止2010年2月我国总人口13.39亿,其中城镇人口6.6亿,占我国总人口的49.68%;农村人口6.7亿,约占我国总人口的50.3%。其中岁6以上农村人口6.09亿中,文盲0.44亿人,占7.22%;小学文化程度2,32亿人,占38%;初中文化程度2.74亿人,占45%;高中文化程度0.47亿人,占7.7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0.12亿人,2%占。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人数占农村岁以上人口总人数的90.22%。我们农村的教育形势还是很落后!

造成农村教育严峻形势重要原因是农村教学机构日益向城市聚集。在城镇化的过程中,从高中到小学,城市的学校数量均明显处于增长的趋势,而农村教育则正好相反,教育机构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尤其是高中学校,数量急剧减少,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區面临没有高中的境地。经过国家的“撤校并点”,农村地区中小学校数量也在不断减少。从2002年到2011年,十年不到的时间里,农村地区高中数2312所减少到了848所,减少了63.6%,初中,39735所减少1535到所,减少了61.9%;小学从384004所减少到169405所,减少了56%。同一时期,城市地区高中和小学的数量呈现上升趋势,初中学校数量减少49.7%了。和全国大多数地方情况一样,赣州的基础教育也走过了这样的一段历程。目前,赣州市共有3771所义务教育学校(含小学教学点),132万在校学生。其中,有小学2140所,教学点1242个,在校生91万人,专任教师4.18万人;初中38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校生41万人,专任教师2.31万人。全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3696所,在校学生116万人,分别占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数及学生总数的98%、88%。比起70-80年代减少了30%。县内有普通中学22所,比上年减少8.33%;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077人,比上年减少9.3%.县内有小学162所,比上年减少7.95%;小学专任教师1449人,比上年减少20.08%,小学在校学生30513,比上年减少0.76%。

造成农村教育落后除了因为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且结构不合理外,农村师资力量匮乏薄弱且结构不合理是主要的问题。农村教师无论是在福利待遇,培训、晋升等方面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以上主要问题是制约农村教育顺利发展的严重障碍,而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就必须找到促进农村教师发展的路径和策略。

1 乡村教师的充实

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少,并且流失严重。农村师资面临的是先天“缺血”和后天不足的双重困境。不仅如此,在结构上存在的问题也让人堪忧。主要表现为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知识结构,学科结构设置不合理以及教师性别结构的不合理等。针对以上问题,可采取以下几点解决:

(一).分配优秀师范院校毕业生,应重视招聘和培养本地生源的教师。已经吸收进来的老师,必须有2-5年的实习期,待遇可以提高到公办老师水平,但手续要等考察好后才办,不是有特别的成绩的,除了基本工资(占工资总额的30%可以定低)其他70%要以担任的课时,班主任的任务和成效来计算。在各项的指标与工资挂钩评比时,要排除走人情关系来评比的可能,一有发生可以投诉查处。

(二).根据赣市府发(2001)8号文,近几年来有很多老师是被离职的,如寻教字(2002)39号就一次性自动离职了40位有经验,有成就的老师,余字[2005]44号文件也是被离职了一批老师,在赣南至少有几年这样清理老师的,数目也很大,如寻乌2001年清理了38个,2002清理了40个,2003年后也一直有被离职的老师!因为赣南好多县在清理老师的过程中,程序没做全,《限期返岗通知书》没送到本人手上。所以很多有经验,也有责任心,的老师被清除了,而并不是他本人意愿!吸收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被自动离职的教师,他们有经验,也有责任心,也愿意长期呆在农村,作出贡献,也有开阔的思维,见识也广,会给一个地区的教育带来一股新风!

(三)。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加以抑制和改进优质农村教师调往城区,要采取高于校长和教师定期轮岗制度。保证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优质教师资源存量。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教师资源由县教育局统管,教师的编制不是归属于哪个学校,而是一个县的!不分农村和城市老师,即以市县为单位组建城乡基础教育师资库,对各校的校长和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进行统筹配置,按照相应的比例和期限相互轮岗,哪里需要就派往那里!全县老师轮岗,在教学生涯中每人都有多次的乡村任教的轮岗经历!以确保各学校的师资和管理方面的存量,教育部将牵头制定中央有关部委任务分工方案。省、市、县、乡各级人民政府要制定贯彻落实的实施办法和细则

(四).形成全民关注教育的氛围。

另外选派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定期支教等,充实这些学校的师资力量。只要有教师资格证,都有资格应聘乡村教师,不一定要编制,可以签劳动合同形式!

允许一些有志为乡村教育服务的退休人员,社会成功人士进入学校服务。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

2 乡村教师如何留住的问题

一,满足教师的第一层次的需求---1.生理需要,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如吃、喝、住处。提高待遇保障等方面给予强有力的政策倾斜,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制定办学条件、教师工资、福利待遇等农村基础教育重点倾斜制度,让基础教育的教师拿到与城市学校教师一样的工资,获得相对较高的薪酬待遇;2是加强经费监管。要把资金和投入更多地用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的领域,制定严格的监管制度,规范使用,强化监督,坚决杜绝截留、克扣、虚报、冒领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4.重点扶持农村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推动其软硬件建设上台阶。为鼓励优秀人才引进和教师安心教学,地方财政在实行教师工资统发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每人每月的补贴增发。

二,满足教师的第二层次的需求.安全需要,包括心理上与物质上的安全保障,如不受盗窃的威胁,预防危险事故,职业有保障,有社会保险和退休基金等。在定编定岗中也向农村基础教育倾斜,新增教师首先用于满足农村基础教育学校的需求。二是师资培训政策也向农村基础教育教师倾斜。针对其教师素质普遍不高的现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对他们进行培养和培训。

3 满足教师的第三层次,社交需要

人是社会的一员,需要友谊和群体的归宿感,人际交往需要彼此同情、互助和赞许。

1.学校要合理布局。学校布局合理有利于缩小教育发展的区域差距,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规模效益。把学校布局于环境条件更好的地方,有利于吸引和稳定优秀的教师人才,利于推行优质的教育教学。

2.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满足他们接触社会,与人交往的愿望,成就他们的事业心,积极向上的好想法,开阔的社交环境和婚恋环境。

3.还应注重学校、教师与外部的交流互动,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如与城镇村学校交流互动,争取城市学校的帮扶指导,到城市学校观摩教育教学,接受城市学校的支教。当然,也可以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与地方师范院校联合建立合作基地,充分利用高校教师教育的力量合作开展教学科研项目,推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4 满足教师的第四层次的需求;尊重需求

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增强农村教师被尊重的需要

加强表彰宣传。建立健全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加大对乡村教师的表彰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认可、鼓励、支持优秀人才在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职称(职务),乡村教师队伍的定编定岗、培养补充、交流轮岗、培训提高。

除通过工资改革提高待遇,大胆提拔工作努力、成绩突出的年青教师、骨干教师,还要节假日看望教师,慰问教师及其家属。

5 满足教师的第五层次的需求,自我实现需要

自我实现需求的目标是自我实现,或是发挥潜能。关键是乡村教师如何教好的问题

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所以评价教师好坏要提高质量为核心,杜绝表面工作注重本质、从注重文凭职称等硬件要向硬件软件并重转变,加强建设乡村教师队伍。(一)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要给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的机会促进其个人专业发展,以事业留人。鼓励多把业余时间用在科研,创造方面,让社会形成搞学术,搞专研成为学者的风气!提高教学质量为荣的氛围,有志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二).农村基础教育学校也要苦练内功,不断夯实和提高自己的办学实力与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教学目标定位科学;坚持全面发展、能力为重。(三)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鼓励教师编写《校本课程》,国家有偿使用!让老师既有收益又有事业。全面提升乡村教师素质能力。

6 满足教师的第六层次的需求。自我超越的需求

如高峰体验,灵性成长。但它更多地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神圣感所构成。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到的神圣的平和与宁静,高峰体验在自我实现者的生活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国家应该在思想政治领域多多地宣讲教师行业的重要性,充分应用学生,同事,领导,实绩等方面综合品比!提高农村教师的精神境界,提起他们的事业心,让他们从事教育事业的高尚性,热爱这份职业,社会舆论要提高教师的地位,要高于其他行业,公务员,还有其他垄断企业,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让他们以教师为荣,以这个行业为傲,为了站稳这个行业,值得全身心地为他奋斗为他努力为他创新,这样的话。何愁提高不了教育水平和质量呢?又怎么会出现那么多负面东西呢,,老师们都是社会有文化话有知识的,他们会不断向上,实现人生的六大要需求!总之国家想以、待遇、感情,事业方面留住农村教师是有效的,但最有效的是要价值观留人。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价值驱动;有何种价值观就会有何种人才。

参考文献

[1]庞丽娟,姜勇,洪秀敏.迈向和谐的教师教育:问题与展望[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1(1).

[2]刘新玲, 苏淑珍. 城市化進程中城乡基础教育和谐发展问题研究[J].教育与考试,2007(9).

[3]胡俊生.农村教育城镇化:动因、目标及策略探讨[J].教育研究,2010(2).

[4]马斯洛 ,《人类动机的理论》,1943。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策略教师
最美教师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