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燕
青少年中存在一些无明确病因、无任何症状的血压偏高患者,某些人在成年后还发展成了原发性高血压[1]。其中大学生高血压患病率为2.6%~3.3%,而且一般体重超标者血压也容易偏高,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因此应及早加强青少年高血压的预防[2]。本研究通过对患有高血压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指导,让其形成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干预,观察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BMI的变化情况,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山西大学医院体检的确诊为高血压的50例(男26例,女24例)患者,年龄18~23岁,平均年龄(20.99±1.56)岁,随机均分为2组(n=25),进行一定时间的随访观察。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管理方法 对照组仅进行药物治疗,不进行任何健康教育教管理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为期1年的健康教育管理指导,具体方法:(1)建立健康管理档案:由主治医师建立患者档案,确定治疗方案,约定复诊及定期随访时间。对每位患者建立健康记录档案,记录高血压相关指标及生活饮食习性等。(2)组织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专题讲座,对患者进行高血压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详细讲解影响高血压的相关危险因素,并进行生活方式及习惯的指导。(3)饮食管理:体质量超标是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应长期监控自己体重指数,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5范围内,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不可暴饮暴食,应少食多餐,多吃蔬菜和水果,减少对胆固醇、脂肪高含量较高食物的摄入。(4)运动管理:通过有氧运动来控制或减轻体质量,加强自身的心血管功能,强壮体质。可以选择的运动方式有慢跑、快走、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对2组患者均进行详细的记录,每年评估一次。
1.3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在安静状态下,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于右上肢处测量血压,共测3次,经主治医师确诊取其平均值。根据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收缩压(SBP)≥140 mmHg 或舒张压(DBP)≥90 mmHg[3-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同组管理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管理干预后两组间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管理后实验组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BMI与管理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并且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2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BMI比较(±s)
表1 2组患者管理前后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BMI比较(±s)
注:管理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aP<0.05
组别 时间 例数 收缩压(SBP)(mmHg)舒张压(DBP)(mmHg)BMI(kg/m2)对照组 管理前 25 155.14±2.27 98.25±5.52 23.19±0.42管理后 25 131.36±3.29 83.13±5.21 20.4±0.25实验组 管理前 25 150.14±3.27 95.67±4.90 22.62±0.86管理后 25 137.38±3.54a 85.94±4.37a 21.24±0.77a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也是冠心病、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有研究认为,许多原发性高血压在儿童期即开始有表现,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在青少年时期就已经开始,而血压升高则起加速促进的作用[5]。
有研究显示,青少年高血压与自身BMI有关。BMI可以预测儿童青少年高血压患者[6],因此大学生防治高血压要学会控制或减轻体质量。防治高血压的重点在于给予常规降血压药物治疗的同时,应以多方面的干预辅助治疗,使患者对高血压疾病史及防治有全面深刻的了解,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告知其长期服药的重要性,可使高血压病情得到较好的控制。而大学生高血压患者正处在学习的高峰期,并且有大量的自由支配时间,会面临各种压力如学习紧张、考研或出国、就要就业的压力等,精神长期处于绷紧状态,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锻炼,有很多学生会有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这些都会导致高血压的发生,因此控制良好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规律也是控制高血压的关键因素之一[7-9]。
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系统的健康教育管理,管理后实验组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及BMI与管理前相比有明显的下降(P<0.05),并且下降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大学生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管理效果显著。原因在于健康教育增加了患者对高血压病的认识,使患者主动积极关注自身的健康问题,增强了干预的依从性。通过健康教育讲座,饮食及运动的管理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及时发现血压异常,监督高血压患者坚持服用降压药,提高了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管理可把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使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质量。
[1] 马军.儿童青少年高血压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2,33(2):129-136.
[2] 陈友鹏,李健,梁旭竞,等.体质量指数对青少年学生血压升高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1(5):198-199.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1-743.
[4] 赵联和.山东省大学生血压水平及血压偏高检出率的动态变化[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7):644-645.
[5] 康雪敏,王峰.河北师范大学学生血压偏高与BMI情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7):866-867.
[6] 刘春梅,邓红英,王晓波,等.某校大学生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与性别、体质量指数相关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6):713.
[7] 陈陆.健康教育在慢性疾病高血压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2,34(10):232-233.
[8] 焦秀坤,季振慧,王宝群,等.大学生高血压相关因素的 Logistic 回归分析[J].当代医学,2009,36(9):3604-3605.
[9] 马清慧,张洪娜,张国栋,等.某高校大学生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