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毅
基于文本解读的课堂提升
龚毅
笔者认为,不管语文教学理念如何翻新,教学手段如何变化,进行准确、丰富、灵动、多元的文本解读,始终是一堂高中语文课的生命线。审视当下的语文教学,重学习方式变革而轻文本解读的现象愈演愈烈,课堂对文本的解读经常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在这里,笔者以一堂市级比赛课的打磨过程为例,和大家交流个人的些许感悟。
(一)教师首先准确解读文本
刚拿到赛课课题《寻找疏勒河》,首先感到很茫然,在此之前对“疏勒河”这个名字毫无认知,百度搜索,仅是一些美丽的风景图片和介绍疏勒河自然地理方面的知识,关于《寻找疏勒河》这篇文章的资料佐证几乎没有。于是放弃资料搜索,下定决心,从文本解读入手,展开探究。
第一次执教,笔者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环节:
1、阅读1-3小节,划出表达作者“心情”的词句。
2、作者没有见到汤汤的疏勒河,他写了哪些内容?
3、文章结尾2段有什么深意?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带着学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地理解课文,学生能紧扣住“自有我的趣味所在”——“心头不免惘然”——“我踯躅在空荡荡的荒滩上”这样一个情绪的线索,从而准确把握作者满怀欣喜地想见疏勒河却不得的失望之情。紧接着,师生继续讨论:冰天雪地之中未曾见到汤汤流水,作者却没有转身离去,心有不甘之中,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围绕这个问题,逐步梳理出行文思路:第4小节写了冰山的晶莹高洁、引弓待发之势,第5小节写了疏勒河哺育的精灵、宠儿、尤物,第6小节作者联想到疏勒河在历史长河中的声名赫赫、坚韧内力,第7小节写了一个走失的女人和这条走失的河流,第8节写了梦中的疏勒河解开冰冻后的美好景象,第9小节写了牧人们冬夜的生活画面,第10小节是很有深意的一个结尾。
应该说,整堂课按照预设环节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但是气氛越来越凝结,前半篇文章理解的时候还比较顺畅,到了第7小节往后,明显感觉学生云里雾里,课前预设里面,要针对结尾2段的深层含义进行探究,设想会出现个性化解读的场面,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实际情况是学生因为对于后半篇文本解读不到位,所以在结尾探究时并没有出现观点“交锋”的场景。反思这堂课,前面几个小节花费的解读时间过长,整整用了20分钟,并且这部分内容学生理解上应该没有很大难度,重点难理解的是7-10小节,但是反而那部分没有能给足解读的时间。环节设计包括时间分配上都没有能关注重点、难点段落。学生没有能由浅入深,产生深刻的阅读感悟,教学内容的思维力度未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未能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所以课堂井然有序却了无生机。
(二)选好课堂解读的切入角度
课后进一步细读文本再备课。随着对文本细读的深入,第二次执教,主要环节发生了较大变化。文章看似内容散,作者想到哪写到哪,但细读之下发现文章还是有清晰的行文思路的,笔者将文本划分为四个板块:寻找自然的疏勒河;寻找历史的疏勒河;寻找心中的疏勒河;寻得疏勒河。文本解读准备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
1、1-3小节这部分属于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内的,通过简单的几个问题帮助学生把握:“作者见到了他期盼中的疏勒河了吗?”“他期盼的疏勒河是怎样的?”
2、4、5两节,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所写内容与疏勒河的关系:冰山是它源头、精灵是它哺育。
3、第6节,思考历史中的疏勒河有怎样的特点。
4、第7节,为什么要写“走失了的女人”?借助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疏勒河的品质。
5、8—10三个小节,作者在心中寻得了疏勒河之后,“继而,我幡然警醒”,他悟到了什么?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
第二次执教的过程,笔者的感受是,教学思路比之前清晰了许多,围绕四个板块进行解读,配合PP T课件,学生对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也明确了许多。但是第7小节始终给人“鸡肋”之感,学生解读到这里总是囫囵吞枣,反正信息词的特征很明显,能删选出能体现品质性格的词汇,例如“质朴”、“不喜卖弄”,但是这段文字为什么存在?内在的深意……都被忽略了。笔者在备课时的阅读发现是,这个小节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这个小节的理解是文本结尾处升华的解读关键,一定要让学生仔细地品出精华:这个走失的女人和这条暂时封冻的河流之间的本质联系。
(三)巧妙设计难点的有效提问
课后反复斟酌,觉得还是所提的问题引导性不强,并且会出现捆绑式提问,例如,问“第7节围绕这个走失的女人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要写这个走失的女人?”“这个女人和疏勒河是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轰炸式地扔给了学生,学生恐慌,笔者心急,追根究底,是问题的提出没有能够准确地引导学生解读到点子上。所以再备课的重点就放在了第7小节的具体提问上,考虑过几个方案,都觉得太过繁琐,反而让学生无所适从,最后决定,从解释望日莲的花语(沉默的爱)和青纱帐的深意(思念的家乡),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句“如同这隐去形迹、蓄丰涵美的汤汤流水”中三个定语的含义,找出女人和河流两者的共同点:“汤汤”的意思:水势浩大的样子,奔腾、雄伟,和这个女人英雄的故事呼应吧。这是一个共同点,第二个共同点“隐去形迹”,女人在这里走失了,河流在这个时节封冻住了。第三个共同点,“蓄丰涵美”,这是个年轻的女人,青春活力,有温馨的梦、有爱恋的人,有着丰富的爱恨情仇,疏勒河,则是蕴含了多样的品性和精神。接下来,特意提出被大部分学生忽略不计的“勘探队的一片温暖的灯火”,引导学生解读出:写温暖的灯火是为了突出清冷的石碑,而这个女人的清冷的石碑,让作者想起了质朴的疏勒河不喜卖弄的品性。这样,将这一小节中的几个难点拎出来,让学生理解:作者是借写这个女人来写这条河流。这个女人走了,但是英雄的故事、可贵的精神留下了;这条河流封冻了,但是它的精神一直存在。这样,第7小节在全文中的地位就明晰了,后文也就更好理解了。
牧人们冬夜的生活画面,笔者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场景,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描绘活动分析出:男人阳刚的个性、女人的柔情、热爱生活的性格、坚韧的生活态度……笔者适时引导:“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有这些都来自于疏勒河。疏勒河的精神浸润在了人们的血液中,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习俗、文化,可以说,疏勒河给予了人们精神的滋养,疏勒河是他们精神的摇篮。此时,疏勒河不仅仅是一条河了,它是人们的精神之魂。这样设计之后,第三次执教过程效果就明显好多了。
(四)个性化解读,师生共鸣
让学生个性化解读最后一段:“月光下,大地安宁如斯,积雪下那条古老的河流圣婴一样地睡熟了。”有学生理解“古老”体现出疏勒河坚韧的内力,有学生理解“圣婴”“熟睡”象征新生和希望,此时的安然熟睡其实蕴藏着更大的力量,有一天会苏醒、会壮大;也有学生这样理解,受着疏勒河精神滋养的人们,也在守护着这条河,正如呵护婴儿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和河实现了完美统一。课堂真正出现了“思想交锋”的生成场景。到了这个阶段,笔者适时地完全呈现出课堂板书(按照河流的形状设计):
课堂的最后,要求学生,学完了本文后,围绕“心中的疏勒河”这个话题,写几句话。学生的表现给了笔者太多惊喜,例如,有学生这样写到:“疏勒河,冰天雪地封冻了你的血液,却冻不住你跳动有力的心脏!”最后笔者也展示了自己的下水文(诗作《永远的疏勒河》),借用这首诗对整堂课进行了总结提升,师生之间达到了最佳的思维共鸣状态。
附诗:
永远的疏勒河(龚毅)
巍巍祁连山,
茫茫戈壁滩,
汤汤的疏勒河,
从天地的远处走来,
然而,冰封千里、白雪皑皑。
壮美的疏勒河呵,
莫不是被凝固了?
莫不是昏昏睡去了?
我在雪地上游走,
我在苍穹下呼唤。
巍巍祁连山,
汤汤的疏勒河,
从历史的深处走来,
泛动着生命的层层波澜,
伴随着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声响,
我看到了戍关将士在你的怀抱里濯衣,
我听到了边塞诗人在你的光影里吟唱。
壮美的疏勒河呵,
永远在历史长河中流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应有的作用。”而文学名著欣赏是一种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审美认知活动。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可以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凝聚力与创造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用饱满地热情,真挚地情感,牵引着学生步入文学殿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创设一种和谐美好的课堂气氛,领着他们登堂入室,去发现美、认识美。
滋润着河西走廊的绿洲水草,
滋润着华夏各族人民的心田。
巍巍祁连山,
茫茫戈壁滩,
汤汤的疏勒河,
从我的心灵深处走来。
那是一条含蓄的河流,
质朴刚健、深沉内敛;
那是一条坚韧的河流,
雄性奔放、生命顽强;
那是一条高尚的河流,
晶莹高洁、无私奉献。
壮美的疏勒河呵,
永远在我的心头流淌,
滋养着我的心田。
综观三次执教的主要环节,随着教师对于文本解读设计的契合程度的逐步深入,教学一次比一次更能帮助学生提高解读的有效性,从而深化阅读的感悟,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状态也是一次比一次投入,解读一次比一次细致、深入。通过这堂课,笔者真正体会到,基于文本解读的课堂提升,不论从文本独特的切入角度入手,还是从问题提出的具体、有效入手……点点滴滴,都是需要进行精致化的加工。
所谓,语文课堂的文本解读本身就应当是精致化的。
龚毅,教师,现居江苏无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