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琳
阅读教学中,精彩的提问是激发学习动机的导火索,是点亮学生思维的启明灯,它能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因此,提问是否得法,引导是否得力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何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使得教学目标有效达成呢?
一、 精心设计问题
高质量的课堂提问,不是靠当堂“现炒现卖”,而是在了解学生、熟悉教材基础上进行反复推敲和精心设计的,要力求“精当”。
“精”指的是精炼扼要、言简意赅,即所提问题要紧扣教材,突出重点、难点,并有一定的思考价值,一个问题针对一项任务,而且能以点带面,达到提领而顿的效果。要避免缺乏明确的中心和目的的随便发问。如在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就可以提出以下问题:谁向谁借箭?是怎样借箭的?借到没有?这些问题的切入,使学生很快地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在理解人物形象时,让学生说说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这些问题指向十分的明确。
“当”指的是问题得当,循序渐进。在备课中,我们要预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按照逻辑顺序和循序渐进的原则,制定出提问的时间和次序,提出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学记》上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其先易难,后其节目。”讲的正是这个道理。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时,篇末一句话:“我做了一个梦,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这是很有深意的。如果直接让学生说出其含义,是有一定的难度的,于是我先让学生猜猜梦中有什么?然后将作者这些梦境联系起来,说说作者有什么心愿?这些层层推进的问题使得教学难题迎刃而解,教学难点一一突破。
二、 合理把握时机
课堂提问作为对话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的使用首先取决于教师对学情的掌握。学生本无疑问,而教师却一再“对不对”“是不是”来发问;问题本该形成,而教师却口若悬河的讲解;提问本是促思,而我们有时却把它作为一种控制学生不良行为的手段……诸如此类,均属不相机、不适时。那么,该如何把握提问的时机呢?依我看来,时机的选择首先应当是在教材的重点、难点之处,因为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无法突破,易产生胆怯畏难情绪,问题一出必然促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如在教学《刷子李》一文时,让学生说说从什么地方能感受到刷子李技术高超时,有人汇报说,是从他的黑衣服中体会到的。是呀,为什么不多花笔墨写他如何刷墙呀?这样学生对侧面描写的作用就能很快理解了。其次提问时机应选择在将要得出规律时。孔子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最佳提问时机,就是在学生的“愤”“悱”之时。此时提问,可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主动探索奥秘,发现规律,深层次地思考问题。一次,我听一位老师执教《中彩那天》一文,她的提问就恰逢其时,使我大受启发。开始她布置学生找出描写父亲心情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这些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时,老师接着问:1.开头与结尾,爸爸的心情有什么变化?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3.他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闷闷不乐”变作“轻松无比”,这是因为将彩票还给了库伯,做了正确的抉择。也正是这种变化,告诉了人们,一个人只要诚实、正直,就会富有,就会是一个真正的精神富翁。再者,当学生若有所悟、情绪高涨、跃跃欲试时,适时地提问,会让处于积极亢奋状态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他们思想的火花、智慧的灵感就会源源不断产生。
三、 提问要面向全体,因人而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因此,在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时,应该面向全体,因人施问。
在提问时,我们不妨把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优等生回答,一般的让中等生回答,较容易的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回答。这样,每一个问题对于回答的学生来说都属于跳一跳才能摘到的“苹果”。实践证明,这样因人施问对培养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对破除后进生对提问的畏惧心理有很好的效果。
四、 提问要和蔼,评价要中肯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师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举手投足,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教师提问时态度生硬、不耐烦,动辄刁难训斥,则会使学生惧怕、回避,甚至生厌,阻碍教学进程;回答正确而又独到的,应该充分肯定,大力赞扬;对于回答不够全面的,教师也要先扬后抑,给予肯定后并进一步启发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对于回答错误的,应温和而又明确指出,将问题化难为易,给他们再一次回答的机会。教师要注意以关心、爱护和理解学生为出发点,达到有效提问后的有效评价。
五、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提问
如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提问呢?笔者认为:首先,创设氛围,鼓足学生有问的勇气,小学生天生就有一双智慧的眼睛,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应该是爱“打破沙锅”的。可是有时我们教师怕学生提一些漫无边际的问题,而一次又一次塞住了他的口,使他们个个正襟危坐,这会让我们的课堂错过许多精彩生成。其次,设置情境,激发学生问的欲望。读课题时,常常让学生就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在教学《鱼游到了纸上》一文时,我故意将课题写成鱼画到了纸上,学生发现错误后,我就顺势引导,对于这个“游”字你有什么问题呢?学生自然而然就说出了自己的疑问,“鱼为什么是游到纸上呢?”“鱼为什么能游到纸上呢?”再者,引导探索,培养学生问的能力。要使学生善于提问,教师就要为学生做如何提问的示范,让学生能够有章可循。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探索的时间,创造让学生提问的机会,准许学生有疑就问,即便在教师讲授过程中,也应当允许学生插话、提问,不要怕打乱教学程序。如果以上的方法能够在平时的教学中渗透下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提升。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异议的是问号。”而我此时却想说:“上好一堂课的法宝,毫无疑问是问题。”没有有价值的提问,就没有鲜活的语文课堂教学。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县华阳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