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荣获金奖的思辨

2015-01-06 08:14王永亮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木刻金奖版画

王永亮

(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图1 而立之年

《而立之年》(图 1)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这在美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因为版画作品在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评奖中已经空缺两届,时隔十五年。最近一次的全国美展版画金奖是1999年的第九届,所以这是新世纪以来全国最权威美术展中的版画最高奖项。最近各种媒体和个人对此作品的评定问题,褒贬不一,众说纷纭。有认为技法独特、工艺精良,准确的刻画出80后青年人的精神状态,金奖实至名归;也有人认为在全国最权威的展览中刻画一幅头像,纯写实的手法,是照片的复制,缺少新意,内容简单,不堪金奖之名;还有人将《而立之年》与《父亲》对比,说前者是后者的儿子等等。笔者作为版画创作和教学的从业者,并且在重庆求学时曾与获奖作者有过同学经历,下面结合我认识和了解的彭伟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初识作者,性格决定成败

1.踏实勤学,肯于钻研

2005年非常幸运被西南大学(当时叫西南师范大学,简称西师)录取,成为美术学院05级研究生,师从戴政生教授,主攻版画与多媒体艺术研究方向,同门之间以及师母黄静老师的弟子在一起聊天时,总会戏称大家为戴家军,师兄彭伟就是当时认识的。当时我们都住在杏园宿舍,同门中在校的男生只有笔者、刘平、胡涛波和彭伟四个,所以我们经常在一起,通常会到胡涛波寝室喝茶聊天,胡师兄的功夫茶一泡,我们就海阔天空地聊,刘、胡二位师兄工作过,阅历丰富,我和彭伟一般都是听众,当时彭伟师兄给我感觉就是朴实,做什么事都一股劲,要做就做到位,我想正是当时那样的一种性格使然,才会有今天的金奖彭伟吧。记得当时彭伟在做铜版画练习,用美柔丁技法做自画像,他基本功扎实,写实功底强,做十五乘二十厘米的版子,做了二十多天,版子做的非常漂亮,就是不舍得印,怕把版子印坏了。还有就是彭伟在做研究生毕业论文时,他的论文题目是《清代宫廷铜版画艺术研究》,记得在当时分析乾隆皇帝接见外国使者的一幅铜版画,通过画面中人物影子的倾斜度,推敲皇帝接见外国使臣的大致时间,他一开始写的是上午八点多,后面拿来画册我们一起看,我觉得根据影子的高度和倾斜度分析应该是十点左右,当时他的论文已经定稿了还是改了过来。从这里我觉得这是他对自己论文的负责态度,决定了其精益求精的一种自我要求,也许有人说人们成功有很多的偶然因素,但我认为在偶然因素下,一个人平时的习惯和对待问题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其走向成功的必然性。

2.坚持不懈,勇于创新

到涪陵工作后,彭伟的刀刻语言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开始尝试以圆刀为主的刀痕进行版画创作,在继承了导师戴先生版画中气势磅礴、刀法流畅、画面在写实中带有装饰特点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刀刻语言和画面构成,给人以轻松、舒畅和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果说戴先生的创作给人以厚重、庄严,让人肃然起敬的感觉的话,那么彭伟当时的作品给人以轻松、自然,让人觉得他描绘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事,没有压力,给人一种轻松自然的感觉。导师戴先生在画面中常以三角刀刻出的线条来构成画面的基本格局,而彭伟用圆刀刀痕形成的灰调子作为背景,来分割主体与背景的前后关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彭伟是非常聪明和善于变通的,他运用这一技法创作出一系列的版画作品,像获得第十八届全国版画展优秀奖的 《海市蜃楼》(图2),还有《创业正在进行》(图3)、《境遇系列之一》(图 4)等均获得较好的展事奖项。此时他初步的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用圆刀做背景,带有中国画构图和用流畅细腻的刀法在凸版上做具有写意感觉的主题造型,突破了当下黑白木刻刀痕语言的至酷,使刀刻语言具有当下的现代性。

图2 海市蜃楼六分之二

图3 创业正在进行

图4 境遇系列之一

2011年保加利亚籍荷兰版画家彼得·拉沙洛夫受邀到四川美术学院举办木口木刻培训班,彭伟主动参与,并受到影响,开始接触木口木刻,尝试用木口木刻的写实技法进行版画创作。写实是他的长项,在读研期间就曾尝试黑白木刻的写实表现,但因为当时的技术水平和工具原因,这种尝试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彭伟在木口木刻的培训期间还与笔者交流,说他的学习体会,当时他说:“这个培训太好了,我一直追寻木刻版画的写实技巧,原来技术不到位,一直做不好,现在终于接触到西方这么优秀的老师了,一定要好好学”。还记得上学时他就非常喜欢丢勒做的版画,我们还在一起研究画册上丢勒版画中一幅骑马将军,马后腿下一只狗的画,到底是木版还是铜版?当时我们还争论半天,我说是铜版,他说是木版,到现在我们也没有搞清楚到底谁是对的,因为当时画册印刷质量较差,许多细节的地方无法判断。四川美院的木口木刻培训班结束后,彭伟运用掌握的木口木刻技法创作出《飞翔远方1-4》系列作品等,其中以邓小平打桥牌肖像的《游刃有余》较为突出,从这幅作品可以看出,他在雕刻技法和创作理念上的又一次转变,此次转变也是其创作风格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艺术升华《而立之年》的创作

1.作品原型的筛选

《而立之年》作品原型是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油画方向在读研究生,这一形象的选择是经过作者筛选的。因为80后集体形象在社会上有过一段争论。从“小皇帝”“垮掉的一代”到初步看到性格坚韧、具有担当和责任,再到成为中国人新形象的代表——知识、感性、坚韧、担当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多数家庭孩子锐减,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成为一种现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物资充盈,80后孩子娇惯、浪费、不懂珍惜和感恩,性格自私、孤立,缺少合作与沟通能力等,成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交替时成人对他们的评价。十年后,在世纪交替前夕的一场洪水,80后的一群兵人,用他们年轻稚嫩的肩膀为自己正名,人们初步发现80后青年的坚韧和担当品质。新世纪后,他们稚气渐脱、走向社会,信息化、网络化、城市化的进程,使得80后的青年们在经历彷徨、迷茫后选择坚强;房贷、车贷和成家立业、初为父母的80后在肩负着各种压力与责任后,呈现出知性、阳光、自信、平和的成熟特征,这逐渐成为80后人们正能量的代名词。作者选择的这一形象,就是80后青年中普通的一员,就是我们身边的你、我、他,在接受采访时作者曾说过:“选择80后,其实是在刻画自己”。对原型心理有着切身的理解和感触,经过图像处理和艺术手法的雕刻,成为今天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形象。让人在看过作品后,在心理不自觉的有种亲切、熟悉和砰然心动的感觉,使人突然地心理一紧,好像有人偷窥了自己的秘密似的,笔者认为这就是作品与观众之间产生的共鸣。

2.作品艺术价值分析

表现80后男青年的肖像画 《而立之年》,构图饱满完整,刀工细致自然,技法材料的应用富于创新精神,人物形象沉稳、自信,整体感觉既有现代图像具象、写实震撼心灵的视觉冲击,也有作者匠心独运、回归自然、剖析自我的艺术雕琢;使人感受到心灵共鸣后,自然地惊叹作品精湛、高超的技法。这对作品艺术性价值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当今社会在美术史中被称为后现代时期,其艺术特征就是多种潮流、技法、思想、观念混杂并存。艺术在经过西方理论家丹托、格林伯格认定的已经死亡后,重新以一种更加现代、时尚和回归理性与传统的方式植根在中国青年艺术家的心里,在经过社会转型期带给他们物质和精神双重压力之后,80后艺术家开始登上艺术舞台,他们敏感、知性、矛盾、迷茫,同时又沉稳、自信、睿智、成熟。开始用自己的眼光和视角来关注社会,剖析自我。《而立之年》创作就是在这样的艺术形式下产生的,它具有时代性,是描绘现实主义的作品,其主题人物呈现出理性、自我、矛盾、批判的特征,正是80后人们的心理写照,也是这幅作品的艺术价值所在。

三、关于《而立之年》的思辨

1.展前交流

在全国美展送件前,笔者与彭伟在网上交流,当看到他发来《而立之年》作品图片时,有一种震撼的感觉,这幅木刻肖像生动自然。男青年卷曲的头发,蓬松散乱,黑边眼镜质感亮泽;五官和面部用刀痕的粗细、阴阳做明暗表现,调子柔和;领子和衬衣采用不同的刀法松弛有度,质感强烈;背景的雕刻工整细腻,一丝不苟;印工非常精良,整个画面浑然天成,给人以天然雕琢的感觉,男青年的精神气质跃然纸上。画幅高1.2米,宽0.8米,当时很惊讶,木口木刻一般是受限于木材尺寸,不会太大,所以很多木口木刻作品虽然做的精致细腻,但由于画幅较小,很难在大型展览中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往往被忽略,而他的这幅作品显然突破了以往的尺寸限制,在如此大尺寸的木面上用木口木刻技法完成,作品写实、细腻,堪舆任何画种的作品媲美,当时我说:“做得很好,有望获奖”,他心态很平和的说:“用心做完了,重在参与”。没想到当时的一句戏言,竟然成真,在广州版画复评结果出来后,得知他的作品被评为唯一一张金奖提名时,我很是兴奋,同时也觉得是实至名归。

2.获奖后的思辩

11月进京作品评选结果出来,《而立之年》获得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中国美术奖·创作奖金奖,消息传来我并没有像上次得知金奖提名时的激动,因为我觉得这是意料之中的事,假如不是金奖才会惊讶。此时开始思索彭伟获得如此殊荣的成因和这幅作品创作的由来。首先,彭伟独特的社会阅历。上文提到彭伟来自农村,出生在四川南充,他有农村人特有的朴实肯干和艰苦耐劳精神,深知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对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状态有其独特的感知。到城市求学,接触到城市的繁华,使他在经受诱惑的同时也深感迷茫和不安,毕业后在涪陵工作,七年时间,不断地往返于家和单位之间,不停奔波,但在专业上却坚持不懈,刻苦钻研,《而立之年》的创作中男青年神态迷茫却眼睛雪亮,准确的勾勒出当代青年人处事自我、生活迷茫的矛盾情感,也是作者的自我剖析和精神写照。其次,四川和重庆地区浓厚的版画氛围滋养的成果,彭伟出生在四川,求学和工作在重庆,这里是中国现代版画发杨扩大的重要基地,在建国前就有浓厚的版画创作氛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新世纪以来,这里的版画展览和艺术活动非常频繁,《而立之年》的成功是在吸收当地版画艺术这棵大树的营养之后产生的,其中作为母校的西南大学美术学院给了他饱满的种子,导师戴政生给了他充足的营养,四川美院木口木刻培训班学习使他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最后,这是彭伟个人努力的结果。辩证法说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动力,彭伟踏实肯学的态度和孜孜不倦的钻研状态使其成功的根本原因。

结语:

《而立之年》带给大家的讨论越来越多。对作品形象内涵、外延的阐释也越发丰富,作品本身的创作已经完成,读者思辨性的解读和评价才刚刚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品的影响和观众会更加广泛。它能否像其它经典作品一样经受住时代的考验,上升为新的经典;还是昙花一现,过后沉埋于历史,这有待时间的检验。

猜你喜欢
木刻金奖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阳光 阳光》绝版木刻
《魂之跃》减版油套木刻
木刻年画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三)
欲称“金奖”,必有其妙——第七届中华印制大奖金奖作品赏析(四)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金奖作品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Pentawards 2016包装设计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