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冬华
【摘要】早在2001年中国就曾经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为了应对金融危机,解决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困难,也陆续开始签署了美元货币互换协议。我国中央银行与周边贸易伙伴签署的大宗人民币互换协议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总结其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的实际作用,分析借鉴美元、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的发展模式,思考国内外相关经验并由此获得有益的启示,对人民币最终成为国际货币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肯定近年来人民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已经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使其自由汇兑和交易结算两方面的功能能够逐渐完善,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人民币并不具有完备的三种国际货币功能,尤其是在储蓄货币方面,货币互换协议的签订在对其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为我国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调节能力、保持人民币汇率与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人民币国际化依然面临着漫长的道路。
【关键词】人民币互换 人民币国际化 相互关系
一、引言
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背景下,我国中央银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相继签订了大宗的人民币互换协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战略意义,这一现象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探讨的热点话题。
签订人民币互换协议,一方面其现实意义在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大规模货币互换能够为我国及周边贸易伙伴有效解决美元流动性紧张的困难,帮助国内大量外贸企业顺利度过寒冬;另一方面其战略意义在于货币互换作为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对人民币完善自由兑换、交易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作用,最终获得国际货币的地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总结我国近几年来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经验,分析美元等国际货币的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而且也可以为我国未来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带来有益启示。
我在参考《中国为什么要进行货币互换》(山东经济学院:黄慧 于良)、《货币互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新疆财经学院:王新华)等资料后。
本文将通过三个部分对此问题进行陈述。第一部分将明确主权货币国际化和货币互换的基本含义,分析总结美元、欧元、日元三大国际货币的发展模式,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现状;第二部分将通过分析人民币互换的发展现状和协议签订的各种原因,陈述进行人民币互换对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利与弊;最后第三部分将针对人民币互换的利与弊总结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带来的有益启示。
二、主权货币的国际化与互换
(一)主权货币的国际化
1.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含义。主权货币国际化是指某一国家的主权货币在该国境外,在各种国际贸易活动中发挥计价、结算和储备货币的作用,并且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的过程。目前,世界上获得国际货币地位的主权货币包括美元、日元、欧元等。
2.主权货币国际化的理论条件。国际货币的主要作用在于在国际贸易交易中发挥普遍认可的交易结算能力、政策干预能力与外汇储备能力,如果一国货币缺乏其中的任意一种作用,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其国际化的能力,而具体而言,国际化的货币又要满足诸多条件,总体分为政治条件与经济条件,其中政治条件易为人们所忽视,但是国际货币存在的前提与基础,而经济条件则是对货币的国际化进程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一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能否成功,是其综合国力所最终确定的。
一方面,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政治因素,主要是指该国的政治稳定程度,国际主导能力与相应的国际合作能力。第一,国内政治环境足够稳定是必须条件之一,因为该国必须对外国所拥有的货币资产能够提供可靠保障,这只有在拥有强大的军事国防实力和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时,该国货币才能够产生足够的公信力。第二,在国际主权国家的交往中具有公认的主导能力,也是该国货币国际化所必需的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对该国货币的广泛需求,满足作为国际货币的储备货币能力所需。第三,世界上主要的主权国家应该与该国家保持着长期良好的政治合作关系,从而能够保证该国货币能够获得足够多的国际政治与经济支持。
另一方面,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经济因素是其对该国货币的国际化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包括反映该国经济运行情况的诸多短期指标,如经济增长率、CPI指数等,同时还应该包括相应的决定着资本市场运行状况的投资与储蓄结构,前者标志着一种动态增长,而后者更加倾向于一种静态增长。持续的可兑换性是国际货币的根本要求,因为外国资产所有人虽然真正所需要的是资产流动性与本金收益,但本金的安全兑换才是这些存在的根本前提,保证外汇资产的安全兑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官方机构所真正关心的问题,同时对于个人投资者而言,虽然也要考虑资产收益,但如果资产安全不能够有所保证,既不能够具有持续的可兑换性,私人投资这也不会选择该种货币作为储备资产。因此,在诸多经济因素当中,国际货币的最根本要求是持续的可兑换性,不能满足这一项要求就很难获得本国货币国际化的成功。
3.主权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模式。以美元、欧元和日元分别作为典型代表,货币国际化的基本模式共有三种。首先,以美元为例,美元是美国在二战以后确立了世界超级大国地位的产物,超级大国地位不仅为美国带来了在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巨大的利益,也为美元走向国际化,成为至今为止最重要的国际货币提供了完备的条件,美元国际化是美国在各方面巨大优势的一种体现。而欧元则是另外一种发展模式,欧元区各国都不具备美国强大的综合国力,为了各国之间共同的发展利益,提升欧洲整体在国际经济、政治中的地位,扩大区域影响力,欧洲各国就在在区域货币联合的过程中完成了欧元的国际化进程。最后,日元的国际化是日本充分利用其在国际贸易中的有利地位,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金融投资,进而带动了本国金融市场的发展,为日元完成国际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综合分析,美元、日元和欧元三种主要的国际货币的发展模式,美元模式显然对于我们不具备借鉴意义,欧元模式则是区域经济联合体完成区域货币国际化的典型模式,对于人民币这种主权货币而言,真正具有借鉴意义只有日元国际化的发展模式。endprint
4.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发展现状。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虽然近些年我国与周边国家进行的较大规模的人民币互换,但是人民币还没有真正实现国际化的目标。首先从自由汇兑的作用角度而言,人民币在世界贸易中所表现出的汇兑能力还不能很好的满足国际货币的要求。一方面,其兑换限额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大宗交易还不能够自由的完成,而且银行还要以合同单据为凭证才能进行兑换。另一方面,人民币只能够在经常项目下完成兑换,资本金融账户项目下的交易还是受到了非常严格的管制,因而与现在通行的国际化货币,如美元、日元、欧元相比,人民币还没有得到世界的普遍认可与支持,还不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兑换。虽然我国已经与周边的一些国家达成了大宗人民币互换协议,造成了似乎人民币已经能够自由兑换的假象,但仔细分析,几乎所有的货币互换协议都是作用于经常性项目下的交易,是各个外国政府保持商品贸易稳定、加快商品贸易发展的手段,并没有对资本金融账户下的交易产生任何帮助,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还处于发展之中,这几宗大额货币互换并不是人民币国际化完成的表现。
其次,从国际货币的结算作用角度来说,具有国际化地位的货币,如美元、日元、欧元,在全世结算界范围内都已经年能够自由发挥结算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到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在国际贸易中普遍被使用。而人民币虽然已经在部分周边国家和地区发挥了一定的国际结算的功能,但由于规模和范围非常有限,根本不能与美元、欧元等相提并论,即使近几年签署了一系列的货币互换协议,但与世界贸易总额相比只是其中的很小的一部分,在结算方面根本没有达到国际货币的要求。就人民币目前的影响力而言,只能是区域内的结算货币,还没有成为亚洲货币,而距离成为国际货币的目标更有漫长的路要走。
最后,国际货币的储蓄功能是获得国际货币地位的最重要标志。通常情况下,一种货币想要成为世界上各个国家主要的储备货币,必须满足几个条件,包括该种货币的发行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但能够保证国内经济的平稳发展,同时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国际影响力,从而使人们有足够的信心持有该国货币资产。其次,该国货币也应该具有稳定的币值,至少在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证不发生大幅贬值。最后,该国应该在国际贸易中具备足够的影响力,其进出口总额与对外资金交流都需要保持较大的规模,从而满足各国的相关需求。按照以上说明的几个标准,我国的经济实力虽然已经获得较大程度的提升与发展,国际贸易水平再近些年大幅上升,人民币在近几年也一直保持着升值的趋势,但具体分析,我国经济实力与美欧大国还存在较大程度的差距,经济发展模式、资源使用效率等都尚需改善,虽然对外贸易总额巨大,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用美元、日元、欧元等货币进行结算,人民币结算只占其中极少的部分,而且人民币汇率也没有完成市场化改革,币值还不能保持稳定,所以人民币还不能满足国际货币在储备功能方面的要求,还不能在世界范围内像美元、欧元一样发挥其功能和影响力。
由以上的说明分析可以看出,人民币近期所进行的大规模的货币互换活动,并不能代表着人民币已经完成了其国际化进程,只能是已经迈出了关键一步,尚有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
(二)国家间的货币互换
1.货币互换的基本含义。货币互换又称货币掉期,是指两笔数额、期限相同,而货币不同的资金之间的调换,其目的在于防范汇率风险,减少筹资成本。
2.签署货币互换协议的实际意义。首先,签署大额货币互换协议相对于直接筹资而言,可以降低筹资成本,获得更加高收益的优良资产。其次,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也是逃避外汇管制的有效途径,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实行外汇管制的条件下,货币互换可以很好的解决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最后,货币互换也是降低汇率风险,锁定收益,控制成本的有效方法。
3.货币互换的发展历史。早在2007年世界就掀起了货币互换的浪潮,当年12月美联储分别于欧洲、瑞士央行分别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一年之后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世界上美国与欧盟、瑞、英国、日本为了缓解蔓延至全世界的美元流动性紧张问题,分别签署了美元货币互换协议。至2009年,欧盟、瑞士、英国、日本、美国又宣布了货币互换额度协定,各国央行为了维护本国金融市场稳定和外贸利益,纷纷承诺在必要时会向美国提供足额外汇,从而确保了美国各企业能够及时获得足够的欧元、瑞士法郎、英镑、日元等外汇货币的流动性。
4.国际货币互换的具体操作流程。签署国际货币互换协议,主要完成三个环节:首先,是要确定风险程度,识别现金流量,这是货币互换协议控制风险根本作用的具体要求,如果不能准确地认识、确定风险的大小,就难以签订有效的货币互换协议;其次,要匹配现有的头寸,按照套期保值的基本原则,应该创造与原有交易风险相反方向的风险头寸,从而两个头寸相互抵消,消除现有风险;最后,是要创造调整风险所需的现金,这一步就是货币互换交易本身。
三、进行人民币互换的原因与利弊
(一)人民币互换的发展现状
我国央行早在21世纪初,就曾与泰国银行、日本央行签署了大宗的货币互换协议。在2008年12月,我国央行与韩国银行宣布签署了总规模为1800亿人民币/38万亿韩元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同年,我国政府为了巩固发展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与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签署了总规模为2000亿元人民币/2270亿港币的货币互换协议。2009年我国中国人民银行又分别与白俄罗斯、印度尼西亚、阿根廷三国的中央银行签署了不同规模的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直接有力提升了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到目前为止,我国中央银行已经与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等国签订了多项相关的货币互换协议,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环境下,这多项货币互换协议为我国大量外贸企业提供了利用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完善条件,有效避免了美元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巨大风险。
(二)我国进行人民币互换的原因endprint
我国近些年所签订的一系列的国际互换协议,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关键环节,对人民最终成为国际货币的一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而我国进行货币互换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应该就是应对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已经给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流动性紧张问题,使其对外贸易面临巨大挑战,很多国家的进出口外贸公司都遇到了严冬。因此,加强区域金融合作,增加区域经济流动性,已经成为亚洲各国遏制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维持国内外经济金融稳定的最有效措施之一,货币互换协议以及与此相关的货币财政政策都能够有效的扩大各国央行的干预范围,提升其干预能力,保证相关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各国货币汇率的恶意波动,保证了金融安全,防止了国内经济出现大萧条的局面。
应对金融海啸是各国政府官方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最主要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原因值得我们探讨。首先,我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也是顺应了近些年在欧美国家之间发生的国际货币互换潮流。近几年来,欧美五国的央行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进行了一系列的美元货币互换协议。一方面,中国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国民经济逐年高速发展,人民币不断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霸主地位正在不断受到来自人民币的挑战,欧美强国为了维护美元的强力地位,联合通过签订货币互换协议等市场操作手段,方便各国市场控制国际美元市场,在一定程度上扩大美元市场的可调控性,同时保证了本国汇率的稳定,确保外汇市场的稳定运行。另一方面,签订美元货币互换协议也是欧美各国防范金融危机,稳定各国金融市场,确保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希望通过大额货币互换提升市场信心,影响投资者预期。鉴于欧美经济大国的货币互换举动,我国政府迅速反应,充分意识到国际货币互换协议已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普遍潮流,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状况,人民币国际化的长期目标,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与周边各国及地区签订了大宗的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
同时,签订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也是我国官方政府出于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考虑,从战略上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金融海啸不断蔓延的背景下,中国周边国家越来越需要得到流动性的支持,同时也需要能够为其提振信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伙伴。人民币此时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订大规模的人民币货币互换协议,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这些国家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种需求。随着互换协议付诸实施,参与互换的国家的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空间变得更大,其操作的灵活自主性也得到了增强,这不仅为各国应对金融危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在战略上走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关键一步,为人民币日后扩大影响力,走出亚洲成为真正的国际化货币提供了基础。
(三)人民币互换的利与弊
首先,在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经济条件下,当前进行的人民币货币互换在很大程度上为我国众多出口企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不仅有效地解决了因美元流动性吃紧而导致的我国贸易伙伴所面临的困境与难题,而且也成功的帮助我国出口企业渡过了目前的严冬。
其次,人民币在近几年所进行的货币互换活动,也帮助人民币的国际化版图悄悄地扩大至东欧、拉美等地区,较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央行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进行货币合作的范围,不但可以稳定区域金融制度,帮助我国贸易伙伴防范金融危险,渡过金融危机,而且也进一步争取了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促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再次,将互换货币资金不断地用于贸易融资,进而保证和支持进出口总量,这种在互换内容上的创新能够积极推动协议双方的双边贸易与直接投资,从而扩大需求,拉动经济增长。
同时,我国所签订的一系列的人民币互换协议,也有效的为周边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流动性支持,为区域经济提供了资金救助,这不仅是国际市场逐步完善、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人民币巩固目前区域货币的地位,获得更多发展空间的重要手段,我们充分有理由相信,在美元这种“硬通货”发生信心波动的情况下,为亚洲、东欧、拉美等发展中国家、新兴国家签订大宗的人民币互换协议,可以使人民逐渐成为各方所认可的结算货币,扩大其应用领域,提高其应用频率,甚至能够帮助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人民币的稳定性与地位,从而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众多贸易伙伴国的储备货币,为人民币真正获得国际货币的地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
最后,虽然货币互换是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的关键步骤之一,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货币互换远不等于人民币已经获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还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民币货币互换所能够引发的风险,一方面,我国能够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是因为双方产业存在互补性,货币互换能够有效解决金融危机给各方进出口贸易所带来的困境与难题,而并不是人民币已经具备了自由兑换和完善的国际结算、储备等功能的结果,所以我们还必须清楚地看到,人民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在国际化过程中所走出的一个小步,即使已经成功成为了可自由兑换的货币,人民币想要真正完善的具备国际货币的其他两种功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也只有先成为东亚、亚洲地区的区域货币,才能获得更多的国际化机遇,除此之外,依据人民币互换所提出的一系列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时间表都是不切实际的,都不是真正适合人民币未来发展的。另一方面,人民币互换协议签订也为我国政府进一步保证人民币币值稳定,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加强外汇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不仅要保证人民币在较长时间内不会发生大幅度贬值,是人民币持有者能够始终保持对人民币的兴趣和信心,而且也要防止国外大量热钱涌入,提防国际热钱的投机交易,力保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与安全。
四、货币互换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带来的启示
在人民币完成货币互换的条件下,我国宏观经济政策也需要相应作出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局势,进一步探索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具体而言,能够得到的启示有如下几点:
首先,我们应该以此次人民币互换为契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的跨境结算进程,通过扩大资金覆盖面,进而为人民币跨境结算提供了更加有效的资金支持。
其次,也相信能够借此机遇扩大人民币的活动领域,例如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人民币在经常性账户下已经获得的清算功能,建立经常项目下健全的人民币结算中心,并且逐渐放开对境外人民币入内地进行投资的各种条件限制,并且在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国内金融市场平稳发展的条件下,尝试鼓励国内各大金融机构提供外贸人民币信贷产品,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与健全我国金融市场联系起来。另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人民币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建立开放的、公平的、良性可持续发展的外国人民币借贷市场。
再次,我国可通过中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作用,积极推动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发展,利用优势充分扩大人民币计价的规模和水平,同时为上海成为国内金融中心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使人民币能够尽快形成与美元、日元相抗衡的国际金融市场。
最后,我们在明确国际互换的意义和作用后,还必须看清人民币国际化还需要有很多的路要走,我们一方面要看到货币互换协议能够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但也仍要看到起作用的局限性,不但我国的金融市场发展不够健全,各种制度都尚需完善,而且中国目前的综合国力也还不能支持人民币走向国际化,所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
参考文献
[1]韩宝兴.一国货币成为国际货币的政治和经济前提.国际融资.2009年第3期16/18.
[2]黄慧,于良.中国货币互换的历程、原因分析及国内政策调整.南京大学图书馆电子资源数据库,2009.08.
[3]王新华.货币互换对中国经济的影响.黑龙江对外经贸. 2009年第6期:41/42.
[4]周念利,沈铭辉.从货币互换角度看待看待人民币国际化的新进展.国际融资2009年第3期.
[5]Linda Goldberg.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Dollar and Trade Balance Adjustment.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 Staff report no.255.August 2006.
[6]Melissa Murphy.Is China Ready to Challenge the Dollar? October 20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