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伟
【摘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指内部审计部门或首席审计官(CAE)在不受任何影响和控制的情况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免受任何威胁其履职能力的影响,使内部审计人员能够自由地开展工作并做出公正无偏的审计判断。因此,要实现内部审计目标,首先要确保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关键词】内部审计 独立性 原因 对策
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是内部审计组织内的一种自我制约机制,内部审计部门若想充分地履行其职能,达到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目的,就需要保证其审计活动独立执行。本文将主要分析现阶段影响我国内部审计独立性的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进行探讨。
一、影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独立性的主要因素
(一)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独立
我国现阶段部分企业并没有在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部门由管理部门直接领导或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的情况也很常见,如由监察部门或监事会领导,或是附属于会计部门或与会计部门合署办公。我国企业的这种内部审计部门的隶属关系不符合《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物框架》中的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建立双重报告关系来保持内部审计独立性的要求,严重影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二)管理层对内部审计认识偏差,不重视
企业内部审计能否保持独立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层对内部审计的认识程度和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很多企业管理层并没有从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健全内部管理的高度去理解内部审计,而是简单的认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一样,是对企业的经济监督。有的甚至认为内部审计部门是安排在企业内部监督自己的,由此产生抵触情绪;或者认为内部审计并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可有可无。高管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不重视与认识偏差,使得内部审计工作浮于表面,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大打折扣,内部审计人员无法正常地履行内部审计的各项职能。
(三)未实现内部审计人员的垂直化管理
内部审计人员的管理权并未由内部审计部门掌握,如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调动、薪酬管理、考核激励等往往由审计部门所在单位控制,并未实现垂直化管理由内部审计部门独立负责。这样一来使得内部审计人员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因薪酬、考核等因素,可能会过分考虑被审计机构的“感受”,制约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四)内部审计师职业素质有待提高
大部分企业并未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审计人员选拔、任用、培训和业绩评价的制度,以保证和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如内部审计人员往往直接来自于财会队伍,知识机构较单一,对内部审计准则、内部审计手段等知识技术了解不够,如现阶段通过计算机数据库、统计软件等实现的非现场审计技术。部分内部审计人员因职业素质欠缺并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处处依企业管理者的意愿行事,内部审计工作缺乏权威性与独立性,工作质量打了折扣。
二、加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的建议
(一)建立内部审计部门双重报告关系
即一方面与最高管理当局联系,向其报告工作(即行政上向CEO报告),以便使审计结论和审计建议能得到充分考虑,查出的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另一方面,又与董事会联系,向其报告工作(即职能上向审计委员会报告),以避免内部审计活动受管理当局的阻挠。
(二)改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偏差
IIA定义内部审计为:内部审计通过采取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组织的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IIA将咨询的功能明确地表述出来并融入到准则结构中。内部审计工作应向服务型审计靠拢,向高管层展示内部审计“顾问”的形象,改变管理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偏差;同时还可向管理层开展内部审计宣传工作,扩大影响力,让管理层认识到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获得管理层的支持,维护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三)建立垂直化的内部审计人员管理系统
如在集团化公司中,分支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审计人员的人事调动权、薪酬管理权、激励考核权等应由总部审计部门负责,而不该受到驻地机构控制。使内部审计师在开展审计工作中不受管理层的制约,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应该建立内部审计人员的评价体系,从专业素质及道德水平等方面定期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评估,使内部审计人员有自主学习及自我提高的意识。抓紧内部审计人员的后续学习工作,不断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开展职业道德宣传和教育,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责任意识及法律意识,培养内部审计人员“规范行为”、“严守底线”、“服务发展”的职业道德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