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强
当代工笔人物中装饰性造型的应用
李 强
当代工笔人物绘画的艺术家们,在博采众古人之所长后,结合现代的民族、文化等时代元素,创造出来了一批又一批的艺术精品。工笔人物带来的美感融合了传统美学和现代美学的装饰需要,其线条、色彩在装饰造型方面也有着独特的美学涵义,本文将就当代工笔人物中装饰造型及其应用加以简要论述,望方家给予批评指正。
图1 康书增《红柳滩》
绘画在最开始作为人类的一种记事方式,被古人留在了岩壁、河床、器皿上,后来一部分的绘画元素成为了文字,而余下的一部分元素,则成为了人类文化史上的瑰丽装饰。在每个时期,绘画都会巧妙地结合当时人们对于自然界的意趣和人文的思考。工笔画的造型讲究用线条来表现出造型的概念,传达出画家想要表达的人物的一种形态,落笔要如行云流水一般,装饰性造型手法往往会将线条夸张化或者抽象化,借以“不似之似”的造型方式达到“以形写神”的绘画目的。除此之外还包括色彩夸张、情态刻画、细节的描摹等,手法达到装饰的目的。
(一)线条的变形
线条作为国画当中“形”的一种,在烘托画面主体、表达画家主观情感方面有着莫大的作用,传统工笔的细腻线条可以用来画花鸟人物,却不能完美地表达出来沙漠的粗犷之感,于是在画家康书增笔下,工笔的线条便结合了写意的风格,用轮廓化的数笔勾勒出大漠风沙、逶迤沙丘上稀稀落落却极有存在感的草丛。(图1)画中,给人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无处不在的线条。老人面部的沧桑是用密集的线条表现,他们穿戴举止是线条与水墨晕染的有机结合。每个品画者,都可以感受到画中人物所表现出的快乐、忧伤,这就是中国画“以线造型”的魅力。
图2 康书增《冰凌零》
(二)色彩的夸张
传统的工笔画可以说配色有着自己严格的套路,无论是明暗关系还是远近表达,亦或是细节处理,都有着必须遵循的着色、刻画方法,而现代的工笔画家的作品,吸收了西方一些绘画思想,作品的着色便跳出了窠臼,有了创新,而夸张的、大面积的着色是常用的工笔画的装饰型技法。例如图1中三人二骑在做着路途中的休整,画面大面积使用红色色调,来表现沙漠里的人与自然,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一种和谐的美感。图2中的明暗对比则有强烈的油画感,这种创造性的结合让作品有了新的艺术价值。
(三)情态的刻画
在古代,工笔画的人物情态的描绘逐渐发展到了一中程式化,如著名的《簪花仕女图》中的女子的脸部情态就呈现出了一种程式化的表达,区别度不高。现代工笔画在吸取了西方的一些面部刻画方法之后,对于人物面部不再轻易忽视,不少作品则着重刻画人物面部以突出主题。如图2康书增的作品描绘了一个穆斯林家庭,我们可以通过画中人的情态轻易判断出房间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四)细节的描摹
细节可以说是工笔国画中的一个代表性标签,画家对于细节的刻画可以说到了巧夺天工的地步,例如曹不兴的笔法就着重刻画服装的细节,他在刻画腕部时往往喜欢将衣服、袖口画得紧贴身体,非常有魏晋风骨。但现代的人物除了手部之外,其他的部分也可以完美地表现出来,作品的整体线条和观点只源自对于现实、对于模特的理解。例如图3何家英的《秋冥》就将一个安静坐在白桦林中的女子绘制了出来,画家细致刻画每一个细节,包括女孩发丝的光泽、衣服褶皱、白桦林树皮的斑驳、叶子的明暗,整个画面有着油画、水粉的色调和立体感,同样也有着工笔的细腻和灵动。
表现作者的主观意向。每一部有灵魂的作品,都有着一个鲜明的主题,来反映画家所处时代条件下的审美和情怀。作为装饰,每一条线稿都可能影响到画家主观意愿的表达。工笔人物画中,作者的情感带入虽没有写意画中强烈,但仍比西方大多数传统油画更能表现画家的思想。工笔画中的夸张颜色和线条可以认为是一种夸张的表达,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变形对于当代画家完成装饰性变形的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工笔人物中装饰造型有助于整个画面达成布局和主次的构图目的,例如图1当中,根据衣服颜色和色调就可以轻易分辨出来画中的主要人物是穿着红色衣服的老年人,整个画面并没有因为凌乱而失去明暗、主次的联系,线条和颜色、细节等对于主题和背景的链接有着莫大的作用。
图3 何家英《秋冥》
当代工笔人物中装饰性造型越来越多,在烘托画面效果、雕塑人物情态、表达作者情感方面发挥着艺术作用,画家需要正确认识装饰性造型带来的绘画风格的变化,批判吸收,争取在绘画领域做出更多的创意模式。
1. 马岭.工笔人物画的发展与演变[J].美与时代(中),2010(07).
2. 姜丹.工笔人物画中装饰语言的探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3. 郭佩华.传承与创新——从传统中走来的现代工笔人物画[D].西安美术学院,2010.
李 强:盐城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