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明哲
《中华士兵》导演阐述
查明哲
我首先将《中华士兵》的舞台演出形象提炼、确立、表达为:“一群青春的中华生灵,在破碎江山、血火大地、生死悬崖上挣扎、攀爬、崛起、前行,走向、扑进、融入万古奔流、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今天,我们在遍地春草的黄河岸边,回忆、钩沉、追思、缅怀……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尽,但是当年日本法西斯对中华民族的侵略、凌辱、奴役、屠杀不能忘;沉积在历史长河里那一场场中华儿女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的抗战伟绩不能忘。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我们竭力奉上一部赤诚之作,献给我们的祖国、民族、先辈和那段峥嵘岁月。
“中条山保卫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1年期间。数万陕军渡过黄河,驻守山西中条山,背水结阵,抵抗日军。本剧取材于其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一次战役,即1939年6月1日至12日的“六六战役”。经过十几天的激战,在军事力量极大悬殊的情势下,陕军以巨大牺牲的代价扼守住了黄河,阻止了日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过黄河、侵占中国的西南、西北,从而守住了中国的半壁江山。
剧作丰满地呈现了那个艰难的时局、众多的人群;在极端的情境,复杂的情感,深刻的思考之间,引发、激化着纷繁复杂的矛盾、冲突。
剧中不断出现着忠与孝的选择、生与死的选择、尊严与耻辱的选择;面对被奴役和争自由的矛盾,国家存亡与个人生死的矛盾,战争现实与和平理想的矛盾,大到国家民族情义,小到个人命运悲欢,每一个情感皱褶里都隐藏着细腻、深刻的人性挣扎、精神博弈。
所有矛盾都笼罩在巨大的战争黑影之下,那就是:日寇侵略、占领、征服、奴役、灭亡支那——中国人团结、死战、保家、卫国、抗击日寇。冲突的实质是:日本法西斯反人类的兽性、恶行和中华民族正义高贵的人性、精神的较量和对决。
本剧以一群年轻的中华士兵举生向死、投河殉国结束,带有极大的悲剧性。但中华士兵的形象象征着中国人、中国文化、中国精神里所拥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精忠报国、士可杀不可辱、视死如归的中国国格、中国人格、中国气节;而黄河的乳汁养育着中国人的生命、精神;黄河文化汇聚、滋润着中华民族的魂魄、气节。“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片水花一儿郎”,中华士兵以血肉之躯、自然生命、慷慨欣然地吼唱着走向黄河,与母亲河融为一体;却以人性魂魄、精神生命、庄严而默然地走向永生。
我习惯将这部分工作和演员们共同交流、分析。
(一)“三线结绳”的戏剧结构:
1. 中日军官对话线:战局分析、精神对决,虚实结合,不拘时空;
2. 走向黄河行动线:走向黄河——以死护死——迎上胸膛——抵死相随——扑入黄河。贯穿全剧,现在进行时。
3. 四幕回溯情节线:集结——离别——论生——赴死。
一幕:集结(万众汇心,集结抗日,守土卫国)
二幕:离别(铁血柔情,烟柳断肠,生离死别),
三幕:论生(忠孝刻骨,荣辱铭心,尊严无价),
四幕:赴死(立马中条,举生向死,报国雪耻)
主体内容,过去进行时。
三条线交替、交叉、交融,边叙边议、形变神聚、大开大合,诗化自由,形成这部戏个性风貌、独特风格的戏剧结构。
(二)一座感天动地的中华儿女群像
还原、塑造“全民抗战”历史年代的中华儿女高贵群像,是剧作创作重点和显著特色。剧中对不同阶层的个体人物的性格、心理、情感、精神、命运走向都做了严谨、真实、动人的刻画。一个人物一个典型,合起来形成了一组凝聚于民族大义之下同仇敌忾、百折不挠、宁死不屈、共御外侮的人物群像,筑成了一壁表现中华民族精神底色的血肉浮雕。
话剧《中华士兵》剧照 (曹志刚摄影)
(三)真实的历史风貌和现代的诗性表达
作者真实的写出了当年那段我们感到遥远甚至陌生的历史风貌。让我们看到中华民族和她的儿女在外强的铁蹄之下、凌辱之中想了什么,做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争得了什么。
民族、文化心理,历史风貌、气息,时代特质、情景在剧作中有着充分的展现,并充满了现代、诗性、象征化的意味。在扎实写实的基础上,具备结构、演剧观念、手法表现上的现代性、史诗化的审美品质、气质。
历史风貌和诗性表达在剧中如此结合着:金戈铁马——似水柔情;惊涛拍岸——荷塘月色;凄美壮丽——诗情乡音;暮鼓晨钟——苍劲浓郁;悲歌一曲——狂飙天落……
(四)浓郁的地域文化、民间色彩、人文风情
剧中不断飘荡、回响、震撼着秦腔、陕西民歌、30年代艺术歌曲的动听、动心、动情的旋律;人物的语言充满了黄河岸边的乡音、乡情;戏中的戏曲《杨家将》也时时传达着中国浓郁的民间文化气息和人文风采。比如,一出原汁原味的秦腔《金沙滩》,不仅以杨家将一门忠烈照应着剧中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和民族大义,更以“戏”、“戏中戏”、“戏外戏”的或高亢悲苍、或温婉缠绵的民间旋律,表达着一方水土上一对对生死离别的亲人、恋人、爱人的深情、爱情、豪情。
(五)感性浓郁与理性深入
剧作感性浓郁地表达了70年前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体验、历史气氛与时代环境;感情浓郁地设置了父子、母子、祖孙、恋人、夫妻……之间的、朴素却动人的人物关系。同时,从忠与孝、到生与死、直抵生命的耻辱与尊严,层层推进,使此剧拥有了同类作品前所未有的理性思考深度,以至达到了生命哲理层面的表达。
我确定此剧——
风格:诗化现实主义战争剧。
体裁:悲美壮丽的正剧。
风格、体裁的确定,来源于作者的情感态度。我以为:编剧冯俐在创作这一部作品时,她的情感态度是:当硝烟散去,历史尘封,念千古英雄魂归何处?乃前瞻古人,后顾来者,天地悠悠、生命悠悠、中华悠悠、家国悠悠、情悠悠、思悠悠,怆然泣下,慨然放歌……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当我们站在中条山上、黄河岸边……
《中华士兵》不仅是在塑造、缅怀抗战先烈,同时也是我们与父辈的一次彼此寻觅、认同,是两个世纪中国人的一次相见、相识,是几千年中国人精神的一次亲近、融会。此次创作,让我们能够和七十多年前的先辈在心灵上、精神上达到一种共鸣共震;让年轻的一代通过我们的演出,去感受70年前的青春是如何的义无反顾、瑰丽绽放……
当年的亿万中国人,用热血和生命维护国家和个人的尊严;举生向死,洗刷民族和国家的耻辱;他们的家国情怀、生命意志、人格情感,如此强烈、如此高贵、如此璀璨,在最艰难、最危险的时刻空前凝聚、空前爆发……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对于中国和中国人的昨天、今天、明天,从来弥足珍贵、可歌可泣,永当铭心刻骨、薪火相传!
《中华士兵》表现了中国全民抗战时期的正面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的东方战场,表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心共德,中华士兵尽忠报国、舍生雪耻的英雄形象。艺术的再现和表现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必胜信心;众志成城、共御外侮的大局意识。
也许,此剧创作和演出的现实意义还不仅如此……
对于各部门及演员的创作要求由于篇幅关系,在此省略。
概括全剧的美学处理原则如下:
写意气韵中的写实
表现意味间的再现
假定性袒露的生活幻觉
豪放、婉约诗性中的历史、现实……
查明哲: 中国国家话剧院国家一级导演、导演学博士
责任编辑:雍文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