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波 周芳 林如仲
支气管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早期确诊及规范化治疗对预后至关重要。GINA方案是哮喘诊治的全球性指南,对哮喘的防治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儿童哮喘的阐述,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2009指南[5]推荐,如果幼儿有间歇性气喘,并有提示哮喘的病史,而且过去1年内至少有3次气喘发作,建议每天使用控制哮喘所需的最低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但不建议长期使用每天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因为据报道,长期高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如身高)。相关研究[1]发现,仅15%患者在急诊或住院后的30 d内接受了医生给予的ICS治疗有相当比例的患者(40%)在急诊或住院后的30 d内未使用任何哮喘药物治疗。研究还表明,年龄≤8岁的儿童(平均年龄3.8岁)的患者因哮喘发作急诊或住院后1年内,吸入糖皮质激素患者的药物持有率平均值仅为12%~16%。此现状在中国更为普遍,因此广大儿科医务工作者一直都在寻找到一个适中或替代的方案。本研究对比了每天低剂量持续和高剂量间歇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规格1 mg/2 mL,阿斯利康公司)在预防儿童哮喘发作的疗效,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2013年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年龄 3~5岁哮喘患儿 86例,根据患儿家庭经济状况、依从性等因素分为A组(n=42)和B组(n=44)。诊断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根据改良API(哮喘预测指数)指在过去1年喘息≥4次,具有1项主要危险因素或2项次要危险因素[2-3]。主要危险因素:(1)父母有哮喘病史;(2)经医生诊断为特应性;(3)有吸入变应原致敏的依据。次要危险因素:(1)有食物变应原致敏的依据;(2)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4%;(3)与感冒无关的喘息。这些患儿API均阳性,且均未接受系统规范的治疗,过去1年内至少有3次喘息发作。2组患者采用恒定法分组,在性别、年龄、过去1年内平均发作次数及平均急诊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1.2 方法 A组为家庭经济状况、依从性好,父母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无顾忌者,该组患儿家中自备雾化设备,雾化用药(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由医生开具外带。该组患儿在无症状的哮喘维持治疗期均每天1次低剂量(0.5 mg)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维持治疗。B组为家庭经济状况、依从性欠佳或父母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顾忌者。该组患儿在哮喘维持治疗期无症状时不需要进行任何治疗,包括吸入糖皮质激素或β2受体激动剂。但父母在观察患儿发生气喘症状前,确认有前兆呼吸道疾病症状或表现时(如咳嗽、鼻塞、流涕、胸闷等),即开始给患儿进行雾化吸入治疗。家中自备有雾化设备者于家中自行雾化吸入,无雾化设备者由家长携带到我院门诊进行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吸入方案:间歇性高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在先于喘息发作的早期呼吸道疾病症状即开始治疗,剂量1 mg,2次/d,持续7 d)。每次研究访视时,均评估这些个体化症状或表现。父母在开始呼吸道疾病治疗后的2~3 d内联系研究专员,报告患儿的症状(例如,日间和夜间咳嗽,气喘,呼吸困难,以及影响日常活动的症状)。然后专员进行总结并记录在哮喘病例档案。研究期为1年,以哮喘急性发作需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为终点。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y) 过去1年内平均发作次数过去1年内平均急诊次数A 组 42 0.21±0.42 4.04±0.66 6.33±0.85 4.73±1.30 B 组 44 0.77±0.42 3.93±0.57 6.61±0.84 5.10±1.10 t值 -6.17 0.85 -1.54 -1.43 P值 0.78 0.23 0.84 0.11
1.3 活动受限评分 无:0分;轻度:1分;中度(介于轻、重度之间):2分;重度(严重影响生活和睡眠):3分。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9.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每天持续或间歇性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效果显示出高度相似,经治疗2组患儿活动受限评分均较入组治疗前更低,过去1年内接受全身激素干预治疗比例明显下降(约下降46%)。入组治疗前1年内2组患儿平均急性发作分别为6.3、6.6次,而治疗后1年后平均急性发作次数分别减至3.12及3.31次;入组治疗前1年内2组患儿平均急诊次数为4.8、5.1次,而治疗后1年后平均急诊次数分别减至2.6及2.8次。而每天给药的布地奈德治疗方案(A组)与间歇性给药的布地奈德治疗方案(B组)相比,需要口服或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的急性发作频率也没有显著性差异,每天给药方案组内,每患者年急性发作率为0.91,间歇性给药方案组为0.95。至首次急性发作的时间、至第2次急性发作的时间及治疗失败率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多数急性发作发生于接受治疗的呼吸道疾病期间,每天方案组的39例急性发作中,36例发生于接受治疗的疾病期间(92.3%),间歇性方案组的40例急性发作中,37例发生于接受治疗的疾病期间(92.5%)。与此类似,呼吸道疾病期间的症状和急性发作期间的症状也没有显著的组间差异。见表2、表3。
Zeiger等[4]对API阳性12~53月龄反复喘息患儿开展布地奈德持续吸入和高剂量布地奈德间歇吸入(急性呼吸道感染情况下)的双盲随访对照研究,疗程1年,入组患儿除了具备API阳性以外,同时符合以下标准:至少1次急性发作(需要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急诊就诊或者住院治疗者),2周洗脱期内使用沙丁胺醇每周少于3 d,每周少于2 d出现夜间憋醒。排除标准:过去1年里需要6个疗程以上口服糖皮质激素治疗,或者2次以上因哮喘急性发作住院者。研究结果表明,布地奈德持续吸入组并不比高剂量布地奈德间歇吸入组更具有优越性。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s)
表2 2组患者疗效比较(±s)
组别 例数 活动受限评分 1年内使用糖皮质激素用药的急性发作频率至首次、至第2次发作时间(急性发作率%)A 组 42 0.50±0.63 0.91±0.62 0.93±0.56 B组 44 0.64±0.61 0.95±0.61 0.95±0.61 t值 -1.01 -0.34 -0.21 P值 0.70 0.66 0.70
表3 2组患者疗效比较(±s)
表3 2组患者疗效比较(±s)
组别 例数 1年内平均急性发作次数 1年内平均急诊次数A 组 42 3.12±1.29 2.60±0.97 B组 44 3.31±1.45 2.80±0.98 t值 -0.65 -0.95 P值 0.25 0.77
综上所述,布地奈德吸入混悬液1 mg,2次/d,间歇性高剂量雾化吸入治疗,连续7天用于预防儿童哮喘发作时具有有效性,疗效与每天1次低剂量(0.5 mg)持续吸入无明显差异,而且间歇性高剂量方案中布地奈德平均暴露量比每天方案少104 mg[5]。对于哮喘预测指数阳性的哮喘患儿,提前先于喘息发作的症状时,即给予足剂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可减轻患儿急性发作的严重度,减少急性发作、急诊就诊及住院次数。对于家庭经济状况欠佳、依从性差或父母对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有顾忌者的哮喘患儿,在未得到合理治疗时,可考虑采用间歇性高剂量方案减少急性发作;对持续性哮喘仍应遵循指南予每天控制治疗,但在无症状维持治疗期,可在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出现时灵活应用间歇性高剂量方案。
[1] McLaughlin T,Leibman C,Patel P,et al.Curr Med Res Opin.Risk of recurrent emergency department visits or hospitalization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receiving nebulized 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 compared with other asthma medications[J].2007,23(6):1319-28.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0):745-753.
[3] National Asthma Education and Prevention Program.Expert Panel Report: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J].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7,120(5):94-138.
[4] Zeiger RS,Mauger D,Bacharier LB,et al.Daily or intermittent budesonide in preschool children with recurrent wheezing[J].N Engl J Med,2011,365(21):1990-2001.
[5] The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 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sthma in children 5 years and younger[S].GLOBAL STRATEGY FOR ASTHMA 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20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