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典范 魅力再现

2014-12-31 02:31刘丽娟
艺术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演绎典范魅力

刘丽娟

摘 要:德奥艺术歌曲是18世纪后期、19世纪早期狂飙运动和浪漫主义文学催生的产物,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思想性、抒情性和浪漫风格。德奥艺术歌曲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这不仅仅体现于采用的歌词大多是文学性较强的诗篇,更重要的是作曲家要通过自己的文学鉴赏、音乐创造,营造出词与音乐的完美融合。同时,德奥艺术歌曲也是声乐与钢琴伴奏的完美结合,以钢琴为主的器乐伴奏是它在音乐形式上对艺术歌曲的最大贡献。而再现德奥艺术歌曲的非凡魅力,则是艺术歌曲演唱家们最大的梦想。

关键词:德奥艺术歌曲   典范   魅力   赏析   演绎

作为一种抒情艺术歌曲的表达形式,在十八九世纪欧洲的发展中,主要的形式是通过人声独唱与钢琴伴奏的方式,在这种综合模式的艺术表达中,在配合诗歌体裁的表达模式中,形成了音乐与诗歌结合的艺术典范。这种艺术表达的综合体裁方式,具有结构短小、内容丰富等特点,在歌词的运用上,大都是选择当时著名的世人作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德奥艺术歌曲的形成路径中,19世纪早期的狂飙运动与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成为了推动德奥艺术歌曲的强劲动力。在德奥艺术歌曲创作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更多优秀的作曲家与作品,这些作品聚集了艺术性、思想性、文学性等多种风格,不愧是艺术的典范。

一、艺术典范:文学音乐的整体融合

在众多的艺术歌曲表现中,德奥艺术融合了文学与音乐的表达技巧,在文学中展示出音乐的魅力,在音乐中体现出文学的气质。这些主流方向为整个文学创作与德奥艺术歌曲的表达融入了更多的艺术特色。舒伯特在德奥艺术歌曲的表现中有着一定的能力,尤其是文学鉴赏力与理解力方面,但是,他能融合更多的艺术表达方式,尤其是将当时一些著名的诗人,譬如,莫里克、海涅、歌德等等,将他们的诗作插上了音乐的翅膀。其次,著名的歌曲家舒曼在歌曲的创作中,也注重对文学艺术的表达能力,展示出更多的文学修养与艺术气息。在舒曼的歌曲音乐艺术中,其文学修养也是在慢慢的培养中累积的,主要是吸取了歌德、让·保尔以及拜伦的文学作品,在进行音乐创作的过程中,还能将诗歌写作以及各种题材的文学创作融合起来,并能将诗歌的艺术表达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之中,形成情感丰富、艺术气息浓厚的音乐世界。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创造出来的音乐作品,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和文学魅力,能在质朴的音乐表达中诠释出一种坚强的力量。

勃拉姆斯对于艺术的追求也是与文学分不开的,其内心的诗人情结正好与其音乐家的气质融合在一起,这种对诗歌的执着追求,正好能完美的将艺术表达与诗歌形式结合,从而增强整个艺术歌曲表达的虔诚,蕴含着更为丰富的文学魅力。

因此,在整个艺术创作的观念中,德奥艺术歌曲不仅仅是单纯的歌词艺术魅力,也是具有深厚文学性的诗篇,在侧重于文学艺术以及音乐鉴赏的基础上,能突显出音乐表达中歌词的文学性、抒情性与节奏的融入,形成对音乐艺术表达的多种方式,并在整个音乐艺术创作中,力图形成文学性更强的诗篇与音乐创作的整体融合,具有很大的艺术感染力。

二、歌曲创作:声乐与钢琴的完美结合

在德奥艺术歌曲的艺术表达中,突出声乐与钢琴的融合,尤其是形成一钢琴为主的器乐伴奏形式,这是德奥艺术歌曲在音乐形式上的整体特征。从这方面来看,德奥艺术歌曲展现出来的是与声乐部分的一体性。这就说明无论在哪个时期,都能将声乐与钢琴伴奏结合在一起。我们可以从德奥艺术歌曲中声乐与钢琴伴奏的关系演变中,来分析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轨迹。

可以从舒伯特的《冬之旅》为例,这首艺术歌曲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其中,这首诗是一组抒情性质的组诗,更是一部音乐配成的戏剧。在这部艺术歌曲中,舒伯特通过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整体描述,全面地塑造了一个不一样的艺术形象:一个寂寞、孤独、对现实不满的苦闷灵魂。从这部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对人世间的冷漠、人与人之间的虚伪等,有着一种想要逃离的感觉,又想要寻找一种心灵的寄托于安宁。因此,这些都是舒伯特内心世界的展现,从这作品中,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历史时期各个阶层、人物的思想情绪,也反映出一个时代的精神缩影,更好的形成了艺术表达的综合性。

同时,在《晚安》的歌曲艺术中,在钢琴伴奏的艺术表达中,形成了一种忧伤、叹息的下行音调,在稳定行进节奏中,展示出整个歌舞的基本调子,通过对启程旅途的心情准备,形成了整个艺术表达的整体魅力。在第二首歌曲《风信旗》中,也是通过钢琴伴奏的艺术方式,将一种飞速的音乐形态在旅途中旅游者心中的激动、怨恨的心情表达出来,从而展示出钢琴伴奏中的艺术情感方式。在著名的第五首中,《菩提树》具有更多的流行因素。在通过旋律的表达中,展示出一种安逸、温柔的节奏感,并采用E音调上的大小调进行色彩的调节,从而将主人公在经历不同遭遇中的情况表达出来,具有更多起伏变化的艺术魅力。在第九首的演奏中,对于《鬼火》的把握,更是通过钢琴伴奏的技巧性,将旅途者激动的心情与人间痛苦的理解交织在一起,形成对自己痛苦生活的一种终结模式,这样,更加增强了整个音乐表达的艺术性。在这部歌曲艺术的结尾处,主题《老艺人》更是鲜明的融入主题,起到点睛的作用。在老艺人的身上看到了更多的命运共同点,这些艺术歌曲的表达,最主要是通过八音琴匣的音调,并贯穿演奏的始终,这种伴奏方式的表达,正好表达出老艺人的心情,也能将作曲家与世人的内心呻吟表达出来,形成音符与旋律中内容深沉、情感表达到位的音乐风格。

可以说,舒曼在内心世界的触及上,有更多的笔墨。并且,舒曼能将钢琴伴奏作为一种艺术表达的利器,在整个写作手法与表达能力上,都能展示出一种浪漫主义的基调。在舒曼的作品中,钢琴演奏都包含有丰富的前奏与尾奏,从而提供更为广阔的艺术表达空间。在整个歌曲色调的追求上,通过钢琴的艺术表达,形成一种“歌者意犹未尽,沉思者思绪飘扬”的艺术氛围,通过音乐,更好的将诗歌的能量表达出来,因此,舒曼在歌词的选择中,更加能扩大眼界,形成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达方式,因此,能通过音乐的方式,诠释出一种浪漫的诗歌艺术。他更多的融入歌德、海涅等著名诗人的作品,将有价值、创意强的诗歌作为创作的主流方向。并且,在追求歌词艺术表达的主体性上,能全新的将心理表达融入进来,在音乐中直接体现出诗句的语调,形成一种朗诵性质的旋律,譬如,在其创作的《我曾在梦中哭泣》、《诗人之恋》等,更加注重对整个诗词的表达,在细微处展示对歌词的强调,形成一种丰富的情感表达以及生动语言的音质感,突出德奥艺术歌曲的典范作用。

在分析舒曼的艺术歌曲中,其风格与德国民间艺术是分不开的。这种传统模式的艺术表达,更好的将一种烂漫情调展示出来,譬如,在《林中相会》中,就是对德国浪漫主义典型之作的诠释,同时,与舒伯特的不同之处,舒曼在艺术表达中,不直接的描述显示的社会生活,而是通过抒情性与诗意性、幻想性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到一种有效的意境描述。譬如,在《月夜》、《黎明》等歌曲表达中,形成叙事性歌曲表达的场景模式,这种不同的主题都能展示出舒曼艺术歌曲的独到之处。无论是《母亲的幸福》还是《两个禁卫兵》。都能将不同主题形成巧妙的艺术表达。在舒曼艺术歌曲中,对爱情的描述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能将各种柔和的音调,在钢琴表达中,通过细腻的方式传到听众耳朵之中,舒曼对于爱情的主角克拉拉有着一种深刻的描述,这些柔和的音符都是来源这份对爱情的追求,也是这份对爱情的表达,正好推动了舒曼歌曲创作的动力。

在情感艺术的表达中,形成段落方式的情绪表达,通过钢琴的声乐艺术,形成不同的意境与情绪性,并且细化钢琴内部情感的表达,增强整个艺术构成的平稳性。譬如,在《两个禁卫兵》的歌曲表达中,第二部分有着快板形式,在声乐部分上,构成四分音符的平稳行进,这样能与第一段的内敛情感相吻合,形成节奏感的一致性。然后在钢琴伴奏的作用下,形成连续八音符的三连音行进艺术,形成整个音域间的起起落落,宛如波涛起伏的大海,在平静中蕴含中一股暗流,形成作者内心情感的撼动表达。在通过长气息的灌注,对整个钢琴伴奏中的节奏感形成延续的音符,昭示出一种不可逃避的命运模式。

三、魅力再现:题材表达的多样嵌入性

在整个德奥艺术歌曲的表达中,对于文学母体中的题材选择有着更多的艺术追求,其中,各项内容涉及到方方面面,能与整个时代背景、艺术氛围形成整体的嵌入性。并且在整个歌曲的艺术表达中,始终都能诠释出一个永恒的主题,那就是,对人性以及人生意义的探寻。在德奥艺术歌曲的作者中,都能借助音乐中要表达的各种人物,形成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诠释,形成对非凡魅力的一种解答。

因此,在情感运用的过程中,这种艺术魅力能形成很大的带动效应。譬如,有这样一个学生,平时唱歌的时候总是开喊,没有真正的唱歌。但是,又一次在演唱舒伯特的套曲《冬之旅》中,尤其是在演奏著名的《菩提树》的时候,情绪相当到位,音准把握也很好,甚至连一些细节的音符把握也很到位,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对情感表达的拿捏很到位,尤其是在歌曲中想起了北方老家的秋天,寒风阵阵、树动枝摇,枯萎的树叶子像雪片一样哗哗往下落,心中很是凄凉。所以唱的时候也没有那么辉煌地要把声音唱得很响,而是感觉是在低声吟唱或者是在诉说。然后老师又继续问他那中间出现的几处三连音的地方为什么唱的力度这么平均这么准确呢?他说其实也没有想太多的东西,只是听着伴奏的节奏音型,跟唱而已。——这其实就是德奥艺术歌曲的非凡魅力,它竟然富有自然诱导的作用,让一个学生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把一首歌曲演唱得恰到好处。

四、结语

德奥艺术歌曲有着独特的魅力,无论是在音域上还是在旋律的表达中,都能通过融入细腻的情感、浪漫的情怀以及高雅的格调等,并在钢琴伴奏的引导下,形成一种情感元素的准确表达,在演奏的过程中,学会对整个气息的掌握,运用轻声与半声的技巧,并在歌曲的表达中强大强弱变化等因素,尤其是对德奥艺术歌曲中的舒缓旋律等,形成句子的气息支持,强调气息的密度,形成清晰的咬字,这样,能在结实并具有穿透力的声音中将意境进行全面的表达,再现出一种非凡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王松.声乐学习中要处理好的几对辩证关系[J] .长沙大学学报,2004(1).

[2]陈虎,赵开东.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声乐教学[J] .电化教育研究,2006(10).

[3]石月婷.师范院校声乐课程设置探析[J]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4]胡郁青.美声、民族唱法异同探微[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5).

[5]王岱超,胡郁青.如何提高高师声乐集体课的教学效果[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作者单位:盐城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演绎典范魅力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典范秦山 创新之源
《东方欲晓》的魅力
一般型三维簇的三典范映射
尊老爱幼的好典范
“数学思想”在教学中的演绎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误读为“演绎”的“同人”
从三个角度体现“Project单元”的教育价值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