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静
湖北省宜昌市天问学校小学部教师
教师专业成长,对于教育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一所学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只有教师发展了,才能带来孩子的发展,从而推动学校的发展。在天问小学,老师们正飞速成长着,这种成长的飞跃带给我们对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思考。
在三年前的那次家长会上,我们全校老师都觉得不太可能的事情,居然顺利发生了。
之前的方案是这样的:为了让家长明白孩子们是有无限潜力的,我们事先准备好题目,由家长现场抽签,抽题目和孩子的名字。被抽到的孩子,如果是低年级,就现场编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大家听,高年级则现场口述作文。这个家长会方案一出来,老师们直摇头,嘴里只有三个字:“不可能!”是呀,怎么可能?每个班都有那么一些基础薄弱的孩子,一直以来,他们把自己隐藏着,像躲猫猫一样躲避着,不愿意思考,更不敢站在台上说话。现在,这样的孩子一旦被抽到,现场编故事?现场说作文?怎么可能!
但,他们真的成功了!在一个多月的练习里,孩子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细胞,努力地说起来。在最后的家长会上,不管谁被抽中,他们真的可以开口。虽然编写的内容有强弱之分,但,他们真的开口了!当着全班三十多名家长的面,现场!
那次,家长们发现,孩子们原来是很棒的;老师们发现,孩子们真的可以做到!
从那次以后,老师们敢慢慢放手了!
班级文化首当其冲成了孩子们的主阵地,他们做起了“自己的版块儿”。以前老师做的中规中矩,现在孩子们做的,虽然有点乱,但很丰富!“兵器大展台”、“鹏飞工作室”、“黄祥和专利墙”、“洋洋漫画屋”……教室里变得没有以前整齐了,但,孩子们却越来越喜欢了。
老师们的观念,也在孩子们的变化中默默转变着。老师们发现,原来很多事情都可以交给孩子们去做,他们需要这个锻炼的平台。
于是,就有了学生中心竞聘,竞聘的孩子们自己制作海报,自己到各班进行巡回演说,自己用语言和行动拉选票、自己承诺上岗。有了“天问小导游”,由学生志愿者组成导游团队,为每次到校参观的客人们介绍学校文化和班级文化,并大方地与客人交流。有了“天问小讲坛”,孩子们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景物、书籍等,制作成PPT,讲给全校感兴趣的孩子们听。由想讲的孩子自愿申报,成为主讲人,与他的伙伴团队一起建立互动式讲坛;由海报团队制作海报;由技术团队制作门票;由宣传团队介绍推出;由感兴趣的孩子自愿参与倾听与互动。
孩子们现在真的行了,在学校里什么事都会做了!这下子,校内的平台不够了。老师们开始联系校外资源。资源从哪儿来?从家长身上来。一整个班的孩子坐车沿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来到家长的茶园里采茶,参观茶叶的整个制作过程,一去就是一整天。这在之前的三年,大家从没做过!一整个年级的孩子们坐火车“跟着课本游湖南”,徜徉在洞庭湖畔、橘子洲头,一去就是三天,这在之前的三年,大家从没试过!所有六年级的毕业生坐动车来到美丽的湖滨城市青岛,参加让他们终生难忘的毕业旅行,与自己即将分离的伙伴们共同经历人生的第一次单独远游,一去就是七天,这在之前的三年,大家从没想过……
孩子们的成长太快了!他们的每一次成长,每一个进步,都给老师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与动力,促使老师们不断地挖掘资源、寻找平台,最重要的是:改变观念!在这个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老师也跟着迅速成长起来了!
现任六年级(1)班班主任的杨军老师,此时正在跟班上的孩子们一起打羽毛球。羽毛球是他的强项,他受过专业训练。这段时间,每天放学后,他就会带着孩子们在学校球场上“干一场”,就像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一样,老师用自己的兴趣和专长扩充孩子的课余世界,从而改变孩子们的生活甚至人生。杨老师是孩子们的“杨大哥”,他不仅每天带着孩子们打球,打出了好些个“种子选手”,还带着孩子们出书,放手让孩子们选稿、编辑、做封面设计,甚至包括宣传义卖……当他们班的孩子在参观学校的客人面前大方自信地推荐自己班级出版的小说时,客人们无不惊叹,无不称赞。
只是人们并不知道,就在一年前的一个下午,校长王昌胜的办公室里坐满了家长,他们只有一个要求:换老师。他们说,班主任杨老师不作为,对孩子们无原则放松,班级管理非常松散,许多孩子一心想玩儿,而老师对此不管不问,不知道老师每天都在忙些什么……家长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找王校长了。杨老师是这学期刚来任教的新老师,对于他的情况,学校并不完全了解。行政会上,中层管理者们专门针对杨老师的情况讨论,一个一个地说自己的想法,语言中无不透露着担忧和疑虑。是的,班级松散,没有凝聚力,这些情况大家有目共睹。是时候跟杨老师好好谈一谈了。
谈过之后,情况仍没有太多好转。学期结束时,学校中层一致认为这个班的确该换班主任了。
但杨老师说:“我用了半年的时间,了解了这个班,并与所有的孩子和家长磨合了。所以,请学校再给我点时间,让我继续做这个班的班主任,我有信心把班带好!”
学校行政方并不了解杨老师的能力与水平,但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他,并一如继往地支持他。
第二学期开学了,杨老师开始大显身手了!
先是改革班委制度。班上原先一共只有几个班干部,杨老师说,这样怎么行?班级是大家的!于是,他们班上开始试行“部委制”,将班级事务分成许多部门,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工作。一个班级小社会就这样形成了。而杨老师呢?杨老师不像老师了,他成了孩子们的“杨大哥”,天天和孩子们一起玩儿,一起游戏、打球、活动。接下来,他带着孩子们共同建设班级文化,包括“你的需要我来帮”等墙贴文化、走出校门的“茶园之旅”茶文化,还有给孩子们提供展示平台的“书籍文化”。家长会上,每一个环节都是孩子们自己策划、主持;课堂里,每一个知识点都由孩子们在组内共同学习,共同探讨;升旗仪式上,每一次讲话都是孩子们自己准备、排练、展示……一放手,孩子们的潜力被快速激发出来,再加上老师细致的指导,很快,所有的孩子们都动起来了,忙起来了。班级活了!
现在,六(1)班的孩子们越来越优秀,六(1)班的杨老师越来越轻松,六(1)班的家长们越来越信任……
于是我们有了这样的感悟:不仅孩子的成长有自己的花期,老师的成长也是需要等待的。
有一次,老师们聊到这样一个话题:这几年来,是什么促进了我们自己的成长?有的老师说,是学校请来的专家们,他们走进课堂聆听与指导,深入教研活动对话与交流,一次一次地给我们带来切实有效的帮助,这些深入一线的“专业引领”让我们得到了快速成长;有的老师说,是我们每个月都写、坚持写了三年的“自我反思”,刚开始很不情愿,也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可写,但三年之后,我们无论是在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上,还是在对教育的敏感度上,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而我呢?诚然,这些方面对我都有很大促进,但细细想来,让我提升最快的,就是游学访学。
第一次游学是在济南的一所名校,那还是我第一次独自出远门。在那几天时间里,我进行了两次经验分享。一次,是精心制作了PPT,站在学校的会议室里,面对所有的老师,分享我校的教研新方式;一次,是跟学校科研处的老师们在一起面对面地交流,我被问到了许多关于改革教研方式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学校刚刚面临过、实践过、解决过的。在这样的场合,我需要不断在脑海中搜索素材、整理语言,然后条理清楚地讲给同行们听。应该说,这样看似轻松的分享,实际上比作好了准备的台上分享挑战更大。
后来,我们经常到其他兄弟学校游学访学,既到过北京市中关村第四小学、山东省青岛市福州路小学等名校,也到过比较偏远的一些乡村小学。一方面,在游学过程中,我们学到了很多兄弟学校好的经验和做法,给自己的视野和思维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更令我受益匪浅的,就是在游学分享过程中的现场反思,使我得到了梳理自己思路和经验的机会。在梳理时,我会在他人的赞叹声中,为自己曾经所做的事情感到诧异——没想到我也可以做得这么好,没想到这些我早已习以为常的、在我看来毫不起眼的事情,却正是值得一直坚持下去的。我也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时不时地得到许多灵感,让我一下子顿悟,原来有些事情可以这么做,有些事情这样做背后的道理就在这里……
自我反思、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有很多,而对于个体来说,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兴奋点,让自己得到更自然、更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