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敬宏
山东省青岛市第二中学教师
一粒种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基础的土壤、空气和水,更需要特定的养分、经历与环境。一个生命的发展,不仅需要最基础的国家课程,更需要有符合生命特质的选修课程与激发学生个性发展的兴趣课程。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走出教材,整合国家课程;根据需要增设选修课程;组织社团,开发兴趣课程。这种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选修课程与兴趣课程为补充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开发与建设,才能使生命得以全面的、个性的长足发展,课程才能真正为生命增值。
现有各种版本的教材,都是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各种版本的教材选文不同,但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点是一样的。既然都是关注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基础能力,既然每个版本的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那么教师就要走出自己所用的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质进行选择、重组课程。
第一种课程整合方式:教材特质文本+同话题文本(包括教材同话题文本、教材外同话题文本)
这一种课程整合方向所表现出来的课堂方式为“讲读课+阅读课”,讲读课针对教材特质文本,阅读课针对同话题文本。所表现出来的任务指向为“同一话题”的材料积累,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特质文本”,是指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特质和学生的学习特质,从学生所使用教材的某一个单元所选定的文本,这些文本是作为典型文本在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学生来进行学习的。而“教材同话题文本”,也就是与特质文本“话题”相同或相似的文本。因为现有高中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大多是以话题为中心来组织单元文本的,也就是说一个单元就是一个话题,所以本单元中除去特质文本以外的文本都是同话题文本。
举例子来说,比如,鲁教版必修一的第一单元,话题是“开启智慧之门”,本单元的文本篇目有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赵鑫珊的《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林语堂的《读书的艺术》。这四篇文章从内容上看,都是谈人应如何学习的,因此可以说属于同一个话题。
首先我们确定“特质文本”:因为高一的孩子刚进入高中,文言文阅读是关键,而《劝学》、《师说》从不同角度为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所应持的态度与方法提供了借鉴;而且对于语文教师来说,也比较喜欢这两篇文章,那么这一单元就可以选择这两篇文章为课堂重点学习文本,也就是“特质文本”。
其次确定“教材同话题文本”。这一单元中共四篇文章,已经确定两篇为特质文本,那么这两篇特质文本以外的《从美学角度看数理科学》、《读书的艺术》就自然地定位为“教材同话题文本”。
一粒种子的成长,不仅需要基础的土壤、空气和水,更需要特定的养分、经历与环境。
“教材外同话题文本”,是指其它版本的语文课本中有关本单元话题的文本。还是以鲁教版必修一“开启智慧之门”的话题单元为例,苏教版必修一也有一个相似的单元话题“获得教养的途径”,其中包括《劝学》、《师说》、赫尔曼 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以及王梓坤的《从质疑到创新》。而对于以上这些文本,我们就可以将其看作是“教材外同话题文本”。
当以这种整合方式将文本整合后,原有教材就变成了教师自己的课程。这种课程的呈现方式为“特质课程+教材同话题文本+教材外同话题文本”。这样教师就可以以特质文本为重点,引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之后以阅读课的方式进行同一话题的相似阅读,重点阅读本教材中的同话题文本与教材外的同话题文本。当然,对于教材外的同话题文本,教师可以课外阅读材料的方式,供学生进行阅读。
当学生学完了特质文本,也阅读了教材中的同话题文本与教材外的同话题文本后,学生要做好同一话题的材料积累,可以建立一个阅读笔记本,在这个本子上学生要学习建立阅读目录,每一个话题是一级目录,而每一篇文本都是一个二级目录,这样坚持下去,所有的阅读得以条分缕析。
第二种整合方式:特质文本+同文体文本(包括本教材同文体文本、教材外同文体文本)
这一种课程整合方向所表现出来的课堂方式为“讲读课+阅读习题课”,所表现出来的任务指向为“同一文体的阅读能力提升”。
在这一种整合方式中,“特质文本”与第一种整合方式中的所指完全相同。而“同文体文本”是指与“特质文本”同一“文体”的文本,比如说同是写人的散文、同是写景散文等。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走进自然怀抱”为例,依据学生的特质与教师的教学特点选定《荷塘月色》为特质文本,这篇文本的“文体”是一篇现代散文,尤其以景物描写为重点,那么我们就可以选择本教材中以景物描写为重点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荷塘风起》以及本教材外沪教版必修三第五单元中老舍的《想北平》、杨国民的《江南的古镇》以及龚静的《城市野望》作为本教材中同文体文本与教材外同文体文本。
当这种整合方式的文本整合后,教师就可以以特质文本的景物描写为学习重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现代散文中景物描写的角度和作用等。此后,以同文体的文本为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同文体的文本阅读,并引导学生对同文体文本中的景物描写方式及其作用作出正确的发现与赏析。当然,教师可以采取“学生阅读+自由交流+学习体会”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取“学生阅读+教师出题+学生回答+教师反馈”的方式进行这一阅读活动的效果检测。而这一活动的最终任务指向,就是通过对同文体文本的大量阅读,提高学生文体阅读能力。
从以上两点论述我们可以看出,这两种教材的整合方式是按照不同的任务指向进行的,但是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教材的整合方式是必须同时进行的。还是以鲁教版必修一第三单元的“走进自然怀抱”为例,我们选定《荷塘月色》为特质文本进行课堂学习后,就可以从本教材和其它教材中选取同话题的文本为阅读材料进行阅读,还可以作为相关材料的积累,同时选取本教材中的同文体文本和其它教材中的同文体文本进行阅读能力提升练习。所以,这两种课程的整合方式最终会综合表现为“特质文本+同话题文本+同文体文本”课程。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特长。如何把教师的特长转化为学生学习的课程资源,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选修课程,这是语文教师在课程体系建设中所要思考的第二个问题。那么,如何在普通高中阶段开设适应学生又适合自己特质的选修课程呢?以下以我所开设过的语文选修课程“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诗”为例来进行说明。
首先,将选修课定位为拓展国家课程,激发学生兴趣。“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诗”是基于对高中古代爱情诗的进一步学习为需要,以吟唱诗词为主要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爱情诗的兴趣,从而达到了解爱情诗、走进爱情诗、热爱爱情诗的效果。
其次,是选修课教材的编写,可以按“总—分—总”的方式进行。一般来说,要有对自己所开设内容的一个总的概述,其次是一个个小的专题,最后是一个综述。例如,“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诗”共设16 个课时:第一节:诗歌的起源(吟唱)与诗歌的分类,第二节:爱情诗的起源与发展,这两节为综述部分。第三节至第十四节分别为“问君能有几多愁——李煜与窅娘”、“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李之仪与胡文柔”、“有谁知我此时情——李之问与聂胜琼”、“多情却被无情恼——苏东坡与王朝云”等,这一部分为具体的爱情诗吟唱,每一首诗词都有背景知识介绍、内容鉴赏,更重要的还有可以供学生学习吟唱的歌曲。第十五节:中国爱情诗的现代发展及前景展望。这是总结部分。第八节与第十六节为期中、期末测试。
再其次,是选修课的实施。首先通过校园平台公布选修课内容,并对本选修课进行简要的概述和提出选修要求;其次是学生利用选课平台进行选课,达到开课人数要求后开课,第三步是确定选修课开设的教室,一般都开在学校的公共学习室里;最后是利用学生下午自习课的时间开课,一周开设一次,基本上定位为16 个学时。
教师要走出自己所用的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特质进行选择、重组课程。
最后,是选修课的检测与反馈。学期中和学期末,教师可以根据选修课开设的内容自行决定选修课检测的方式,或是小论文或是检测题或是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等等。“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诗”选修课的期中检测题目是:“任选一首古代爱情诗进行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做赏析,写一篇不少于400 字的鉴赏文字。”期末检测题则是成果展示:“任选一首爱情诗,进行情景剧表演,要求有情境,有吟唱。”
通过“吟唱那些风花雪月的爱情诗”选修课的开设,一些对中国古典爱情诗有兴趣的学生特长得到了加强,这一选修课程也为学生的生命发展提供了个性化的支持。
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都是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每一种课程对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培养都应有所侧重。在上面的论述中,我们发现,国家课程关注的是全体学生基础能力与素养的培养,而选修课程指向教师的特质,是以教师的特长为资源开发的课程,因此学生个性的兴趣与特长在这两种课程中都没有被作为课程开发的原动力,学生的特质也没有被提升到课程资源的高度。这就需要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身的资源开发,从而建立起属于学生自己的兴趣课程。
首先,兴趣课程的定位集中在关注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增值。兴趣课程的实施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社团,开展社团指导。兴趣课程的建构则以“教师指导+模拟演练+实战练习+反思总结+形成课程”的方式进行。最后,兴趣课程的形成,可以说是教师心得和学生体会的集结。
下面以我所指导的“辩论社”社团为例,谈谈兴趣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一步,组织社团。高一学期初,在学校社团纳新大会上,以高二学生为主导,开展辩论社的宣传,之后组织辩论社。
第二步,开展社团活动。起草辩论社章程,并确定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为社团活动日。
第三步,确定社团活动内容。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观看学习著名的辩论赛视频,比如,国际中文大专辩论赛。在这一部分中,把视频分为两种形式观看,一种是纵向全景式观看,了解一场辩论如何开题、如何攻防、如何结辩。第二种是横向专题式观看,就是把每一场辩论的开篇立论环节集中在一起看,也可把攻防部分集中在一起看,这样就可以发现开篇立论及攻防的特点与招术。第二部分是模拟演练,一般来说每一个月都要进行一次模拟辩论。
第四步,组织社团参加辩论活动。我们的辩论社仅2013 年就参加了由北京大学组织的全国中学生美式辩论赛并获中文组亚军,参加了由苏州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东吴杯”全国中学生辩论赛获冠军,参加了由马来西亚精英大学举办的第六届“精英杯”国际中文中学生辩论赛获季军。在这些实战辩论中,社团的学生们真正地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
第五步,反思总结,形成课程。每一次参加比赛后,我们都要求参赛学生就自己的经历写出总结,这些总结包括材料的准备,实战的技巧等,这些反思、总结汇集起来,就成了辩论社最大的课程资源。
第六步,教师在学生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指导与赛场观察,形成辩论社的课程体系《青岛二中辨论社教材》。
综上所述,国家课程的整合可以更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与积累等基本素养与能力,选修课程则可以为学生的兴趣提供支持,而兴趣课程则可以把学生的兴趣与特长上升到课程资源的高度进行开发,由此建立起来的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个性发展提供课程支持,从而实现学生生命发展的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