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胆汁中不同菌属致病菌与术后胆红素恢复的关系分析

2014-12-31 09:13:26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4年3期
关键词:内毒素胆结石胆汁

周 猛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十堰市太和医院普外1 科,湖北 十堰442000

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胆汁中主要包括两种病原菌,即革兰氏阳性菌(G+菌)和革兰氏阴性菌(G-菌),且以G-菌多见[1]。对于不同菌群而言,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主要体现于两种不同致病菌与胆红素恢复之间的关系[2]。本文主要回顾性分析了2009 年8 月-2012 年8 月入住太和医院的120 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胆汁培养结果将其分为G+组与G-组,并将不同菌属致病菌与术后胆红素恢复的关系进行探讨,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9 年8 月-2012 年8 月入住太和医院的120 例胆结石合并胆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72 例,女48 例;年龄17 ~78 岁,平均年龄(52.33 ±10.98)岁;胆囊结石40(33.33%)例,胆管结石80(66.67%)例;行肝叶切除患者36(30.00%)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 管引流患者72(60.00%)例,胆管空肠吻合术患者12(10.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术中胆汁培养的结果分为G+组与G-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胆囊结石类型以及手术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符合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突发性的右上腹出现疼痛,并可向右肩背部进行放射,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2)患者出现黄疸、发热或者伴随Murphy 症阳性指征;(3)辅助性检查:患者术前均经B 超检查,显示胆囊或者肝内外胆管结石以及PTCD 明确诊断;(4)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与中性粒细胞比例出现明显上升或者伴随有血清胆红素与转氨酶等临床常规检验指标明显上升等;(5)患者心、肺以及肾脏功能正常,未出现胆道以外的其他组织、器官以及系统发生感染的情况;(6)本组全部患者均于术中取胆汁进行培养,证实是否能够培养出致病菌;(7)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自愿参与本实验,并允许患者中途因各种原因退出实验[3-4]。

1.3 排除标准 (1)在近1 周之内服用过消炎利胆类中成药或者抗生素类药物等;(2)并发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3)机体出现其他部位的急性感染以及发热者;(4)不能接受实验者或者已经接受过本实验,但实验期间又自动退出的患者[5]。

1.4 胆汁采集以及细菌鉴定、药敏分析 手术于无菌条件下直接穿刺胆囊或者胆管抽取5 ml 的胆汁,然后将其送至细菌室,其分离鉴定主要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6]。本组全部菌株均采用半自动细菌鉴定仪及其配套药敏鉴定板对其最低抑菌浓度值加以检测、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 16.0 软件统计分析,对胆石症合并胆道感染患者术后第1 天、第3天、第5 天以及第7 天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进行两因素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并将重复测量设计的分组因素作为Q 组,共分为两个水平,即分别为G+组和G-组,然后将测量时间作为R 因素,采用F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G+组与G-组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 术后总胆红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与术后总胆红素水平无交互作用(P >0.05,见表1 ~2)。

表1 G +组与G -组术后总胆红素比较的方差分析Tab 1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total bilirubin between G +group and G - group

2.2 G+组与G-组术后直接胆红素恢复的比较 菌群分组的自由度、SS、MS 分别为1、4112.382、4098.772;测量时间对应的自由度、SS、MS 分别为2.048、429.033、210.117,术后直接胆红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与术后直接胆红素水平无交互作用(P >0.05,见表3 ~4)。

2.3 G+组与G-组术后间接胆红素恢复的比较 菌群分组的自由度、SS、MS 分别为1、2319.071、2319.771;测量时间对应的自由度、SS、MS 分别为1.345、69.091、51.258,术后间接胆红素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与术后间接胆红素水平无交互作用(P >0.05,见表5 ~6)。

表2 G +组与G -组与术后总胆红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Tab 2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action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bilirubin between G + group and G - group

表3 G +组与G -组术后直接胆红素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Tab 3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postoperative direct bilirubin between G + group and G - group

表4 G +组与G -组与术后直接胆红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Tab 4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action effects of postoperative direct bilirubin between G + group and G - group

表5 G +组与G -组术后间接胆红素比较的方差分析结果Tab 5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indirect bilirubin between G + group and G - group

表6 G +组与G -组与术后间接胆红素交互作用的方差分析结果Tab 6 Variance analysis results of interation effects of indirect bilirubin between G + group and G - group

3 讨论

人体每天大约要产生300 mg 的胆红素,在正常人体中,胆红素的含量保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这种动态平衡包括胆红素的生成、移动、结合、运载以及胆红素的外排等过程[3,7]。如果上述任何一个环节受到影响或者阻碍,那么就会破坏胆红素在体内的平衡。

本组研究中,主要根据术中胆汁的培养分为G+组和G-组。对于革兰氏阴性菌而言,其能够产生内毒素,而革兰氏阳性菌则可产生外毒素。相关研究表明:机体内血浆内毒素的水平高度与胆汁感染的G-的大量呈正相关。在正常条件下,肝脏处于正常状态,其会对内毒素具有一定的抑活作用,然而如果患者出现了肝功能障碍或者异常等症状,肝脏对内毒素的这种“抑活”作用则会明显减小[8]。本研究患者中,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受损,从而导致了G-组内毒素不能被及时、彻底地灭活,就使得肝脏对间接胆红素清除能力出现明显减弱。由于内毒素能够影响毛细血管胆管膜上的钠、钾-ATP 酶活性以及线粒体的能量的生成,因此它会影响到机体内胆汁的分泌量,从而引起胆汁出现大量的淤积,这更进一步加重了胆红素排泄的困难。因此,对胆汁的分泌和排泄亦有一定的影响,引起胆红素升高。本研究结果显示:G+组及G-组在术后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以及间接胆红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均>0.05),即两种致病菌与术后胆红素恢复无交互性作用(P >0.05)。

综上所述,胆道感染患者术后胆红素恢复速度较慢,应注意加强对G-菌感染患者的术后护理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使用对肝脏细胞有害的药物,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1] Yang SH. Gallstone patients with bile resistant bacteria distribution analysis[J]. Lab Med Clin,2009,6(4):287.杨世华. 胆结石病患者胆汁细菌分布与耐药情况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4):287.

[2] Wu KF,Su WZ,Yao JJ,et al.Resultsof PTCD treatment of advanced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J]. Ningxia Med J,2010,32(3):260-261.吴可夫,苏文智,姚建军,等. PTCD 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J].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3):260-261.

[3] Liu T,Liang ZH,Du P,et al. Bile pathogen detection and antibiotic drug sensitive test in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J]. Modern Digestion& Intervention,2009,14(4):210-213.刘涛,梁仲惠,杜平,等. 胆石症患者胆汁菌群分布及药敏分析[J].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9,14(4):210-213.

[4] Tang SY,Chen LY,Zhong XB,et al. Analysis of bacterial resistance biliary tract infec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o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antibiotics[J]. Journal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2009,26(5):781-784.唐双意,陈龙英,钟小斌,等. 胆道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及其对临床抗生素应用的指导意义[J].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9,26(5):781-784.

[5] Qiu FF,Wu YB,Wu XL,et al.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gallstones[J]. Tibetan Medical Journal,2009,30(1):14-15.邱方芳,吴渝斌,巫祥兰,等.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囊结石的关系[J].西藏医药杂志,2009,30(1):14-15.

[6] Yang Y. Bacterial infection in clinical research and post-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cholelithiasis in Guangxi[D].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2011.杨永. 广西胆石症患者感染菌群及术后护理的临床研究[D]. 广西医科大学,2011.

[7] Yang Y,Yang LZ,Mo XS,et al. Clinical study on postoperative wound healing of gallstones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biliary infection of different bacteria [J]. Chinese Nursing Research,2011,25(12C):3337-3338.杨永,杨连招,莫新少,等. 胆结石并胆道感染不同菌群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的临床研究[J]. 护理研究,2011,25 (12C):3337-3338.

[8] Liu F,Zhang RX.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lasma endotoxin detecting of patients with Gram negative bacillus septicaemia[J]. China Modern Doctor,2009,47(9):22-23.刘芳,张瑞霞. 血内毒素定量测定在革兰阴性菌败血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中华现代医生,2009,47(9):22-23.

猜你喜欢
内毒素胆结石胆汁
胆结石的症状有哪些日常护理知识需知道
健康护理(2022年3期)2022-05-26 02:27:49
哪些人易得胆结石?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吃?
中老年保健(2021年8期)2021-08-24 06:23:16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6:18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肝博士(2020年5期)2021-01-18 02:50:28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基于“肝脾理论”探讨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致继发性肝损伤
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在胆汁瘤治疗中的应用
海南医学(2016年8期)2016-06-08 05:43:00
胆汁淤积性肝病问题解答
肝博士(2015年2期)2015-02-27 10:49:51
溶石汤剂治疗胆结石4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