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普 康维波
摘 要 儒家学说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伟大精神动力。以仁为本,道德为根,各种技艺才能为施仁之手段,是儒家学说的基本特质。通过“志、据、依、游”的具体求学方法,发挥“道、德、仁、艺”的教化作用,是儒家学说的目的。在当代政治发展及精神文明建设中,不断挖掘儒学特质的现代意义,会进一步推动儒学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价值的实现。
关键词 儒学 特质 现代探究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Modern Exploration on Qualities of Confucianism
LIU Guangpu, KANG Weibo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aw,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an, Shandong 271018)
Abstract Confucianism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a great spiritual power of the Chinese nation endless. Jen-oriented, morality is the root, various techniques can be applied as a means of benevolence, i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fucianism. By "record, data, according to and travelling" the specific methods to study and play "ethic, moral, benevolence, art" of teaching people to real learning, is the purpose of the Confucian doctrine. In contemporary political development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and continue to dig in the modern sense of Confucianism qualities will further advanc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al value of Confucian theory.
Key words Confucianism; qualities; modern exploration
要探究儒学,首先要明了何为“儒”。 汉儒扬雄在《法言》上,把儒解释为“通天地人谓儒”。人,是指自身,天地代表宇宙,两者合说,成为天、地、人“三才”,实际上囊括了宇宙人生的万事万物。通是贯通、通达的意思,如有一点不明,则不能称之为“通”。《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近代大儒李炳南曾在其所著的《论语讲要》中断言:“此章书为儒学之总纲,圆该中国文化之体相用。”
1 仁是儒学之本
孔子学说的核心在于“仁”,研究儒家学说,如果抛开“仁”字不谈,便舍弃了儒家学说的本质特色。《说文解字》中对“仁”的含义做了这样的解释:“仁,亲也,从人二”,《中庸》里面讲:“亲亲为大”,《孟子》言:“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仁就是亲爱的意思,人最为亲近的人就是父母,把亲亲之道推广到社会,整个社会便会有仁爱之风。仁字右边的两画为天地,左边立一个人,《说文》释疑以为仁字代表天、地、人三才。在篆书当中,“仁”字与“元”字相同,《易经》中讲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至哉坤元,万物资生”。宇宙中所有的生命都依靠天地而存在,乾坤有元气,所以能长养万物;人有爱心,就能如同天地一般,同具好生之德。可见,仁字有亲亲的意思,又有好生的导向。
儒家学问不是象牙塔式的学问,也不是空洞的理论阐述和逻辑思辨,而在于力行和落实。《论语·雍也》记载了孔子答复子贡的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进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孟子·梁惠王》讲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学》说:“在亲民”,“亲民”一纲有四目,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总纲在于“仁爱之心”,以此为本,即是“以仁为本”,推展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各个方面,便是“仁”的具体落实。
世间之所以有战争,有腐败,究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人的极端自利。《孟子·梁惠王》中曾断言:“人人交争利,则国危矣”。儒家学说并不否定“利”,提倡的不是“自私的自利”,而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道义之利”。“道义”的根本在于“仁爱之心”,“仁义”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义”“利”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统一的,“合情、合理、合法”的“利”是“大利”,而“损人利己”的“私利”才是儒家所否定的。“仁”的落实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也唯有如此,才能形成“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世界。
2 道是儒学之体
“仁”是儒学之本,“道、德”是儒学之根。《中庸》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天空中有无尽的星系,星球运转不居,一切都是运动变化的,唯独虚空不见其变。《易经·系辞传》讲:“易无私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周易乾凿度》解释说:“易者以言其德也。光明四通,傚易立节,虚无感动,清净炤哲,不烦不扰,淡泊不失。”郑康成注:“傚易者,寂然无为之谓也。炤,明也。夫惟虚无,故能感天下之动,惟清净也,故能炤天下之明。未始有得,夫何失哉。”佛门《六祖坛经》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不生灭,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能生万法”。这里所讲的“清净”(寂然、傚易立节、淡泊)、“不生灭”(不失、未始有得)、“无动摇”(不动、不烦不扰)、“具足、能生万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自性,同《易经》的“易”一样,都为人人本具的“本性”,也是哲学上所讲的“宇宙万有的本体”。endprint
《论语讲要》中记载,“率性”古注:“无为而安行曰性之”。 “无为”,非由造作而来,即指的本性。本性不动,故说“安”。“行”是起心动念,“性之”即是《孟子尽心篇》所说:“尧舜性之也。”即动念合乎本性。循着本性不变,就是“率性之谓道”。所谓宇宙本体,就是宇宙万法的来源,出生宇宙万法,又超越宇宙万法,后世不论是研究物质的物理、化学学科,还是研究精神的哲学、心理学等学科,统统不能超越其本身而独立存在,从儒学之道来看,也就不能发现其不动无为之本体,不从本体出发的儒学,非儒学的本来面目。
3 德是儒学之相
道作为儒学之本体,因其“无思无为”、“寂照常然”,使其不能从有相的状态去探求。无起心动念谓之性,有起心动念谓之心。此起心动念及其微细,并非我们日常所用推理判断之意识心。佛门《菩萨处胎经》所言:“拍手弹指之顷。三十二亿百千念”,可为其佐证。德字旧为“悳”,《六书精蕴》说:“直心为悳”,又说“行道而得于心为悳”。道之本体本无形无相,只因微细妄念,顿生能见与所见。《大乘起信论》云:“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不觉的一念是为“无名业相”,同时含有能见的“见相”,与所见的“境界相”,所谓的境界相,是指整个宇宙的一切物质现象,因为本体之道有“感而遂通天下之故”的能力。“德”有“明德”与“昏德”之分,倘若迷于本心,不知清净本然的本性,认为妄现的种种境界为真实存在,于此之中,迷己逐物,遂成种种背弃伦理道德之行为,造成自身乃至社会的种种乱相,这便是“昏德”之相;如果动念即觉,不随妄念,觉则明而不昏,如此,时时、处处、念念省修,则德不昏,谓之“明德”。
李炳南在其《论语讲要》中有讲:“‘明德一纲有四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格物,性之初动也。致知,动则觉之也。诚意,觉而明也,明则诚也。正心,明须经常省修,不令失正也。此是本有之真实知能,由明德而得,须好学以培之。”由此可见,格致诚正全为心地功夫,全依本体所起之相(家、国、天下),修自己“灵明洞彻”本有“明德”之“真实知能”,而此“真实知能”又为“修齐治平”之总纲,儒学之体相,此已说明。
4 艺为儒学之用
《论语讲要》引《韵会》所言:“艺,才能也,又术也”,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以及百工技能,皆艺术也。真正的学问,一定是救世济民,而不是空谈妄想。儒家学说在明了宇宙万法的清净本体之后,并不非弃现实世界而不顾,而是积极进入社会,造福于社会,这也是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最为突出的特色。服务于社会,需要的是能工巧匠,而各种技能的根本,在于“仁心”,《孟子》曾说:“是乃仁术也”。百工技艺如果离开了仁爱、道德之根本,就会成为谋取一己私利的工具,甚至会依靠自己的技能制造出给人类带来种种苦难的杀伤性武器。行政是艺,倘若无“仁”之本,则可造成公权力的私化,产生种种腐败现象;文学是艺,倘若无“仁”之本,则可造成“文载非道”,传播种种错误观念,扰乱社会安定和谐;军事是艺,倘若无“仁”之本,则可造成“穷兵黩武”“嗜杀成性”,威胁人类的和平。儒学指导下的社会各项活动,统统回归于“道德仁爱”的和谐境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独尊儒术”并非遏制了百家的争鸣,而是使得百家学问(游于艺)不背弃仁爱之心,得大用于天下。
5 总结
孔子学说以仁为本,以道德为根,各种技艺才能为施仁之手段;“志、据、依、游”是儒学的求学方法,“道、德、仁、艺”是孔子教人之实学;道是本体,德是相,仁艺是具体应用;道德是内在涵养,仁艺是外在应用;仁是用的总纲。从这一角度来看,儒家确实涉及到天地人的诸多方面,在探讨宇宙真理的基础上,整理出关于伦理道德的完善理论,并通过百工技艺,积极落实到现实生活之中,成为改造自身,服务社会,经久不衰的学说文化。
参考文献
[1] 纪国泰.《扬子法言》今读[M].四川:巴蜀书社,2010:114.
[2]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0:94.28.363.92.209.3.4.201. 17.358.17.113.3-4.
[3] 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全集·论语讲要[M].台湾:世桦出版社,2008:266.267.268.270.
[4] 徐醒民.读易简说·儒学简说[M].北京:团结出版社,2013:183.5.131.
[5] 洛书等.周易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8:12.15.78.
[6] 郑玄.礼记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874-875.
[7] 智旭.周易·四书禅解[M].四川:巴蜀书社,2004:196.
[8] 乾隆.乾隆大藏经(第九十四册)[M].台湾:世桦出版社,2008:1074.
[9] 乾隆.乾隆大藏经(第三十三册)[M].台湾:世桦出版社,2008:188.
[10] 乾隆.乾隆大藏经(第六十五册)[M].台湾:世桦出版社,2008:963-96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