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民生角度探析高校工会工作

2014-12-29 12:48李梅玉
科教导刊 2014年36期
关键词:工会工作民生高校

李梅玉

摘 要 随着当前社会的不断进步,关注民生已经成为了发展的主题,这一点在新时期的高校工会工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高校工会是维系党和职工群众的纽带,是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新时期的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从民生的角度去展开工作,积极解决教职工的民生问题,营造和谐向上的氛围,实现学校与教职工的互利共赢,进而为新时期的高校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关键词 民生 工会工作 高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Explore University Union Work from the Livelihood Perspective

LI Meiyu

(Meizhouwan Vocational Technology College, Putian, Fujian 352154)

Abstract With the current progress of society, people's livelihood has become the theme of development, which is in the New Era University Union was particularly evident, university workers union is to defend the party and the masses of the bond, is important in the development of school building part of it, based on this, the new era of college union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func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eople's livelihood - start working actively to solve the livelihood problems faculty,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for up to achieve mutual benefit and win-win school and faculty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in Colleges inject new blood.

Key words livelihood; union work; college

所谓民生即“人民的生计”,其重点表现为人的生存权和普遍发展权,对人的发展意义重大,而关注民生就是要深化“立党为民,执政为民”的理念,切实为人的发展着想。高校作为文化和教育的温床,在培育优秀人才的方面肩负着不可推卸的重任,高校的民生,离不开教师工的参与,从民生角度出发,高校工会的重任之一便是最大限度地为教职工工作、生活和学习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进而尽量满足教职工发展方面需求。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从民生的角度出发,为新时期高校工会工作的有效开展进行了积极探究。

1 关注民生是新时期高校发展的要求

在新时期的高校发展中,基于工会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的地位,务必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的发展观,这就决定了新时期的高校工会工作必须从民生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维护教职工切身利益体的理念,以此来不断推进和加强高校工会的自身建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不断加强,人才成为了当前发展和竞争的弄潮儿,而高校正是培育优秀人才的摇篮,高校的教职工则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育优秀人才的重要参与者,基于此,新时期的高校工会工作要不断突出教职工的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也一再强调关注民生的重要性,要求当前的各领域发展要着眼于为民谋利益的全新发展观,以此来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学校工会工作的开展也不例外,要切实关注教职工民生,为其做好事、解难事和办实事,以此来促进高校教育的有效开展。①

2 关注民生,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

现代化高校的发展中,工会是教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作为新时期的高校工会,必须坚定自己的民生立场,依法参与社会管理。通过解决民生问题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工会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关注民生,促进和谐。高校民生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为了更好地构建新时期高校和谐的校园氛围, 必须使用好利益和谐这个凝聚剂,积极为教职工谋福利,进而彰显高校工会无可替代的优势,维护教职工的经济生活、政治民主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促进高校和谐共进。②

2.1 完善和健全教代会职能,维护教职工利益

高校工会是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组织,其管理的基本形式表现为教代会,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交代会的群众性优势和载体作用,通过不断健全和完善教代会制度,进而加大从源头参与和维护的力度,对高校进行的有关教职工利益的重大事件进行积极参与,在决策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达到代表和维护教职工具体利益的目的,另外,在维护教职工的政治民主权益方面,要畅通依法维权的渠道,积极参与高校的重大决策和改革方案,使得广大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督校事”,参与和携手解决高校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及热点问题等,维护校园稳定,促进教育事业的有效开展。

2.2 调解教职工与学校的利益关系,促进二者互利共赢

作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工会应从关注民生的角度考虑,并极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教师的社会地位及经济地位等都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在高校聘用制度的变革下,使得高校的劳动关系及利益关系等发生了深刻变化,在此基础上难免出现触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情况,基于此现状,工会要站在学校全局的角度,对教职工进行心态方面的积极疏导,使其能正确对待改革发展中的利益调整,另外,还要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在对其进行积极汇总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决策,既维护了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又为学校的改革发展解决了后顾之忧,维系和解决了学校和教职工双方的利益关系,促进了双方的互利共赢。endprint

2.3 发挥自身教育职能,和谐人际关系

新时期的高校工会主要由知识分子组成,文化素质普遍偏高,并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鲜明的群体特征,基于此,高校工会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职能,营造以师德促教风、促学风的教学氛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应提高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自觉性,逐渐建立一种互敬互信、互学互助的人际关系,为达此目的,可开展形式多样的互助活动,激活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在积极奋进的氛围中增强其事业心与创造力,提高教学水平,促进高校更好发展。

3 关注民生,突出工会的服务职能

新时期的发展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这也体现了服务职能在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当然,高校的工会工作也不例外,工会是当领导下的教育战线群众组织,以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为其基本职能,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服务,服务是本质,更是目的,是新时期工会从民生角度出发有效开展工作的具体体现。改善民生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实现对教职工利益的更好维护和促进高校的和谐发展,工会应当树立服务理念,给教职工给予高度的人文关怀,从感情上体贴教职工,想其所想,解其所困,为教职工提供优质的服务,维护其应得利益,解决教职工关心的难点及热点问题,在关注民生的前提下,极力为教职工服务,进而促进教职工和高校的更和谐、更高效发展。

4 关注民生,求实创新,不断提高工会人员素质

基于当前社会发展及高校进步的需要,高校工会务必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经过不断地整合和创新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这也符合工会十五大报告的相关要求,工会的服务职能会受到干部素质、工作能力低的严重影响,也不能从民生角度更好地解决新时期高校教职工的相关需要,所以, 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出发,积极提高高校工会的干部素质,进而促进工会工作的更高效发展势在必行,具体措施如下:③

4.1 加强高校工会的政治理论水平

为提高高校工会的服务职能,必须端正马克思主义观点立场,经过不断地学习和加强思想素质,养成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好习惯,讲求一切工作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来实施,此外,还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及特点,从民生的角度去关怀教职工,解决其问题,将教职工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

4.2 提高组织协调能力,促进业务素质发展

作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工会的干部要拥有正直诚实和廉洁的品格,此外,为提高工会工作效率,还必须不断加强工干部的能力,掌握工会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自身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各种关系进行合理协调,通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开展创新型工作,完善为教职工的服务,促进高校和谐奋进。

5 关注民生,创新高校工会的工作途径

新时期的高校发展中,工会具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那就是“参与”,也就是在实际的高校工作中,工会要代表和组织教职工积极参与高校的事务管理和决策。其参与的主要形式一般表现为利用校务公开及校代会,但这两种方式下,往往实现的是对管理机决策的有限参与。使得这种参与逐渐形成实效性不强、关注率较低以及受众少的特点,基于当前高校管理中教职工反馈意见、参与管理的渠道不畅,长此以往,必将逐渐削弱高校工会工作的影响力,针对此现状,新时期的高校发展中,应当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以此来提高“参与”职能的履行,在此基础上努力拓展“参与”的途径和手段,不断提高工会在高校管理中的发言权和执行权,促进新时期高校的良好发展。

首先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交互性作用。工会应组织成员快捷地将学习方针、政策公之于众,积极利用网络的交互性来开展工作,广泛收集教职工的建议和意见,进行总结整合,在此前提下进行充分的讨论论证,力求达成对相关问题的共识,这样的“参与”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对高校工作的全程性参与,而非传统参与中的事后参与。通过利用网络的交互性,使得工会在高校管理中由福利性参与转变为维权性、常规性参与。积极维护教职工自身的参与权及知情权等等;其次是要充分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内容更新及时的特点增强教育工会工作的主动性,进而促使工会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实际操作过程中,可借助E-mail等网络载体,整合新时期高校发展中的各项工作指标及意见等,通过将高校改革发展的目标、核心工作,以及管理和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展示到学校公众论坛,抑或发送到教职工的邮箱,进行高校发展建议及问题对策的广泛征集,也可以通过校园QQ群进行及时有效的讨论。大家畅所欲言,形成对教职工意见的广泛征集和获取,这种形式下,不仅很好地及时把握了教职工的思想,整合汇总了教职工相关发展改革意见,也在不断的交流过程中增强了新时期高校教职工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使其对以后管理工作的有效贯彻提高了自觉性,使得后续高校管理工作的开展与教职工自身的利益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和谐统一,维持了高校管理的稳定与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实施,既有利于促进新时期高校的不断发展,又在提高“参与”的基础上更好地维护和实现了新时期高校广大教职工的根本利益,为高校未来的的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高校发展中,高校的工会工作应从民生的角度去完善和开展,通过关注民生,解决教职工的难点和热点问题,促进学校与教职工的和谐共进,高校工会才能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从而关注民生,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促进我国高校更有效、更快速地发展。

注释

① 陈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校工会工作的创新发展[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60-61.

② 李小兰.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重点转移研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26-28.

③ 余梅芳,钱学芳.新形势下高校工会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4:17-19+84.endprint

猜你喜欢
工会工作民生高校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工会工作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