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玲
【摘要】 目的 探讨腹部局灶型Castlemans病(LCD)的CT表现 方法 搜集本院经病理证实的8例LCD患者的影像资料。结果 8例患者1例为混合型, 7例为透明血管型, 病灶呈不均匀软组织密度, 增强动脉期均呈高度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中高强化;6例病灶内可见放射状或分支状低密度纤维瘢痕影, 延迟期范围逐渐缩小, 2例病灶内可见弧形钙化影, 1例病灶见多发囊变影, 增强无强化;5例病灶周围伴多发肿大淋巴结, 5例边缘可见增粗血管影环绕。结论 腹部LCD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关键词】 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巨淋巴结增生症由Castleman[1]于1954年初次报道, 故又称为Castlemans病(Castlemans disease,CD), 该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良性淋巴结增生性病变, 临床少见。本组作者搜集了8例LCD的影像学资料, 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搜集本院2001年5月~2014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LCD患者资料, 其中男2例, 女6例, 年龄最大63岁, 最小21岁。2例患者上腹部不适, 余6例无明显症状。
1. 2 设备及参数 采用GE 64层CT扫描仪, 8例均行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扫描条件:层厚10 mm, 层间隔5 mm, 螺距1, 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帕醇注射液370 mgI/ml)100 ml, 以3.0 ml/s的流速经手背静脉注射。
2 结果
8例患者共9个病灶;双肾及肾上腺区6例, 前上纵膈1例, 盆腔髂血管旁1例;2例呈肾型, 5例为椭圆形, 1例为类圆形;5例周围可见多个肿大淋巴结。9个病灶均呈等或稍低密度, CT值为31.8 ~44.0 Hu, 1个病灶边缘脂肪密度稍增高, 包膜显示欠清, 余病灶边缘清晰, 包膜完整;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呈明显高度强化, CT值为132~178 Hu, 静脉期及延迟期仍持续强化, CT值为112~136 Hu。动脉期2个较大病灶内可见明显强化血管影;6个病灶内见放射状或分支状低密度影, 延迟期逐渐强化, 范围缩小;2例病灶内可见弧形钙化影;1例病灶内见多发囊变影, 增强无强化;5例病灶边缘见增粗血管影围绕。所有病灶相邻的血管或脏器呈受压推移改变, 分界清晰。
3 讨论
Castlemans病是一种罕见的淋巴结的良性反应性增生性疾病, 目前多认为淋巴引流区的一般性炎症或其他原因不明确的特殊炎症为本病的主要发病机制,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全身任何有淋巴结存在的地方。本病临床上分为局灶型及弥漫型;病理学上分为透明血管型、浆细胞型及混合型。
LCD的CT平扫表现为等或稍低软组织密度, 密度可均匀或不均匀, 增强动脉期明显强化, 强化幅度约为100~134 Hu, CT值近似同层面主动脉密度, 与文献[2]报道基本相符, 静脉期及延迟期病灶强化稍减退。病灶高强化表现与其有较多的供养血管和病灶内毛细血管异常增生、扩张有关。病灶边界多清晰, 包膜完整, 形态可为类圆形、长椭圆形或肾型, 尤其是肾型形态对该病的诊断意义重大。LCD病灶内多可见放射状或条索状低密度纤维化影及点状或弧形的血管壁钙化影[3], 囊变少见, 病灶内纤维化在CT增强动脉期无强化, 静脉期及延迟期逐渐强化、范围缩小。另外, LCD病灶内极少有出血及坏死, 可能和肿块丰富的血供、良好的侧枝循环以及淋巴滤泡组织本身不易坏死的特性有关[4]。
综上所述, LCD的CT动态增强扫描具有早期及持续强化的特点, 病灶内放射状纤维瘢痕及弧形钙化较具特征性, 尤其是沿淋巴链走形区的肾型外观, 对LCD的术前诊断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Castleman B, Iverson L, Menendez VP. Localized mendiastinal lymph node hyperplasia resembling thymoma. Cancer, 1956(9):822-830.
[2] 李丹燕, 朱斌,祝因苏,等.胸腹部局灶型巨淋巴结增生症影像学表现.放射学实践, 2013, 28(9):70.
[3] 李佩玲,常妙,刘婷,等.巨淋巴结增生症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3, 47(1):64-67.
[4] 周良平,张蓓,王佩华,等.腹、盆部巨大淋巴结增生的影像学表现.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6, 40(5):522-526.
[收稿日期:2014-06-3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