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
摘 要:现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
关键词:导课;设疑;合作
现行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努力拓展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知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得新、想得巧,从而将学生引入创新学习的境界。针对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应该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做法。
一、注重导课,激发兴趣
精彩的课堂导入能让课堂锦上添花。课堂一开始的3~5分钟是整堂课的重要时机。老师要善于将课堂的导入做到科学性、艺术性、趣味性,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教学《操作系统新相识》时,我采用了视频导入的导课形式,一只叫做酷比熊的小熊猫以可爱的姿态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接下来它做了一连串的变脸表演,变脸绝活里特有的音效与熊猫憨态可掬的样子,大大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特别是当熊猫脸变成学生所熟悉的超人脸时,学生笑了,气氛爆棚。视频播放完毕,我从考查学生观察力开始询问:这只可爱的小熊猫叫什么?它在干什么?当学生提及胖胖的酷巴熊在变脸时,迅速将主题切入:可爱的酷巴熊会变脸,我们的电脑会不会变脸呢?
如此这般的研究导课,目的就是想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学生的有效注意力,使其融入课堂,积极参与。
二、巧妙设疑,打开思维
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总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疑是学习过程中启动思维的起点。巧妙设疑,常常可以打开学生思维的大门,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把知识和盘而出,而是有意识地制造一定的空白地带和悬念,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可能的结论。比如,在教学“仙女散花”时,当课程进行到各种仙女袋的区分运用时,我并没有将它们三者的区别直接以文字形式加以描绘,而是通过实地操作让学生观察,首先我在单张仙女袋之下选取了抱星星的小羊图片,在画板上连续单击三次,学生直观地发现每次都是那只可爱的小羊。接下来转化为对静态仙女袋的操作,我问学生:“选哪个?”有一个学生大声喊:“汽车。”我顺势而言:“好,我们就选择这个绿色的汽车。”当鼠标在画板上单击之后,学生惊奇的发现:出现的并不是那辆绿色的小汽车,当他们将疑惑的目光从屏幕转向我时,我也摊开手反问:“唉,好奇怪,明明单击的绿色小汽车呀?”我们再多试几次,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新的疑惑:为什么每次出现的小汽车都不同呢?带着如此多的问题我们又将动态仙女袋打开,又是一连串的惊喜,又是一连串的疑惑。思维也就此打开,探究的欲望也就此开启。在这种情形下,我才将问题抛出:三种仙女袋的区别是什么?已然膨胀起来的好奇心会驱使学生动手操作,积极思考。效率之高可想而知。
三、合作学习,共同进步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说过:“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苹果,那么,你和我仍各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些思想,那么,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这个比喻形象地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如果几个人一起交流自己的知识、思想,就会促进每个人多学一点儿东西。通过合作、交流,每个人很可能得到一个,甚至几个金苹果。这实际上包含有协作学习的意思。组织协作学习,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按照自己的情况安排学习内容和进度,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结协作精神。
协作学习要求学生主动地寻求学习伙伴并共同探索问题。几乎每一节信息技术课,我都会分小组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小组成员相互学习,相互探讨,相互切磋,共同进步。另外组与组之间还要进行“较量”,互相促进。通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协作,使学生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的本领,培养在竞争中合作的良好品德。
只要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和总结,找出更佳、更适合的教学策略,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调动他们的内部驱动力,完善教学体系,进而使我们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育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杨双耸.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3.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06.
?誗编辑 鲁翠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