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实施导学课堂教学,是应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长、课下辅导不足等现状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它能推进教学“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根本转变。关注导学课堂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有效性,让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下是在“导学课堂”课改背景下七年级科学习题课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导学课堂;科学习题课;课堂有效性
根据初中科学特点,学生通过做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习题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新能力。
一、传统习题课存在的问题
1.过程忽视主体
在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进行,而不是“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无法凸显。
2.方法单一枯燥
有很多教师用大量习题的讲练代替学生的动手体验,习惯在教学中用笔纸解答问题。比如,在讲一些抽象、不易理解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时,许多教师更倾向于从理论入手,强调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让科学课堂失去了原本的生动和灵气,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老师逐题讲解,学生被动地听或机械地记,这种方式极易使学生的思维怠倦,一部分学生便趁机开小差,习题课的效果只是一部分学生有所提高,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收获很小。
二、导学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具体步骤
1.课前教师批改学案或者作业,找到共性问题
在习题课前,教师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也能更好地分配时间,讲解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前15~20分钟,由老师讲解,对错误知识进行纠正
目的是让A层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纠正后的第一手正确的知识,争取把A层学生先教懂教会,然后再让A层学生去教B、C层学生。
【情境一】七年级下册《压强》的习题课上,学生对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分不清楚时,由教师先进行讲解演示:选择横放的两支圆珠笔作铁轨,若没有枕木,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铁轨(两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接触面积小;选择竖放的十支圆珠笔作枕木,若铺设了枕木,那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枕木(即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的面积怎么样?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又会怎么变化呢?在B、C层学生云里雾里的时候,有A层学生齐声答道:“接触面积变大,压强变小。”此时教师就不用再解释下去,而选择各小组各自讨论、理解。马上听到有B学生问A:“都把铁轨架空了,接触面积怎么还能变大呢?”A层学生解释道:“你看,如果只有铁轨,就两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只有两支圆珠笔的面积,是不是?”B点点头。A接着说道:“那么现在铺设了枕木,在两支圆珠笔下铺上十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了,是不是?”B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没有枕木时接触面积就是两支圆珠笔的面积,铺设了枕木时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了,所以,接触面积变大了,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小了。”
在此过程中,若有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根据问题的价值程度可给本小组适当加分。
3.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原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对小组内又进行分组——组内组。组内学生进行1对1师徒结对。在小展示时组内师徒进行“先问后教,先教再问”。即徒弟有哪些不懂的题目先向师傅请教,师傅进行解答,然后师傅再反问徒弟,检测徒弟的掌握情况。假如遇到师傅讲解了一道题,徒弟还是不能理解时,可交换其他师傅再进行讲解,或者请教老师。在此过程中,师傅教法有创新或者能够运用身边的工具进行讲解的小组等可加分。
4.组间抽测
为了注重知识的落实,在习题课时改变大展示为组间循环抽测环节。每个小组各派出一名科学小助手,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抽测,检查落实情况。与此同时他也要被抽测小组学生反问。科学小助手和被抽测小组之间随机产生配对进行检测。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包括科学小助手),每人次每道题扣0.5分,扣分数算在小组分数和个人分数内。
组间抽测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导学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落实情况,使课堂的有效性将近提高了一倍。
三、成果呈现
1.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
导学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调控习题课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小展示、大展示、质疑等环节,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与过去传统习题课相比,导学课堂下的习题课,学生普遍兴趣高昂,积极参与,以前不爱发言的一些学生也要举手了,课堂气氛变得很轻松愉快。这样的习题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根据练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正确的答案、合理的解释,在大展示环节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分小组讨论、1对1师徒结对讲解、组间检测等环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生成绩呈上升趋势
在科学习题课上使用导学课堂创新模式一学期后,七年级上册期末所取得的考试成绩与传统课堂下原七年级上册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表3-1 导学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表3-2 传统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每年的期末试卷也存在差异,所以表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是我们也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比较表3-1和表3-2,我们发现:从教学效果看,各班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有大幅度提升,且平均分和合格率提升最为显著。这说明在导学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确实提高了,知识的落实比传统模式更加到位。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把课堂教学效率比喻成师生共同向着一个地点投递一件物品所用的时间,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投递物品的任务呢?理想的状态是,师生相向而行,各自奔跑一半的路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投递任务。通过实践表明:在导学课堂的基础上,创新后的科学习题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导学课堂也一样。我们只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导学课堂模式不断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导学课堂的优势,使学生的能力既有“素”的提升,又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戴敏.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推动创新学习能力[J].黑河学刊,2013(03).
[2]赵长英.浅谈学案导学的尝试与体会[J].教育革新,2011(03).
作者简介:沈小赟,女,198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杭州市袁浦中学,研究方向:中学科学教育。
摘 要:实施导学课堂教学,是应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长、课下辅导不足等现状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它能推进教学“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根本转变。关注导学课堂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有效性,让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下是在“导学课堂”课改背景下七年级科学习题课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导学课堂;科学习题课;课堂有效性
根据初中科学特点,学生通过做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习题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新能力。
一、传统习题课存在的问题
1.过程忽视主体
在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进行,而不是“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无法凸显。
2.方法单一枯燥
有很多教师用大量习题的讲练代替学生的动手体验,习惯在教学中用笔纸解答问题。比如,在讲一些抽象、不易理解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时,许多教师更倾向于从理论入手,强调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让科学课堂失去了原本的生动和灵气,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老师逐题讲解,学生被动地听或机械地记,这种方式极易使学生的思维怠倦,一部分学生便趁机开小差,习题课的效果只是一部分学生有所提高,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收获很小。
二、导学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具体步骤
1.课前教师批改学案或者作业,找到共性问题
在习题课前,教师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也能更好地分配时间,讲解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前15~20分钟,由老师讲解,对错误知识进行纠正
目的是让A层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纠正后的第一手正确的知识,争取把A层学生先教懂教会,然后再让A层学生去教B、C层学生。
【情境一】七年级下册《压强》的习题课上,学生对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分不清楚时,由教师先进行讲解演示:选择横放的两支圆珠笔作铁轨,若没有枕木,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铁轨(两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接触面积小;选择竖放的十支圆珠笔作枕木,若铺设了枕木,那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枕木(即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的面积怎么样?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又会怎么变化呢?在B、C层学生云里雾里的时候,有A层学生齐声答道:“接触面积变大,压强变小。”此时教师就不用再解释下去,而选择各小组各自讨论、理解。马上听到有B学生问A:“都把铁轨架空了,接触面积怎么还能变大呢?”A层学生解释道:“你看,如果只有铁轨,就两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只有两支圆珠笔的面积,是不是?”B点点头。A接着说道:“那么现在铺设了枕木,在两支圆珠笔下铺上十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了,是不是?”B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没有枕木时接触面积就是两支圆珠笔的面积,铺设了枕木时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了,所以,接触面积变大了,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小了。”
在此过程中,若有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根据问题的价值程度可给本小组适当加分。
3.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原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对小组内又进行分组——组内组。组内学生进行1对1师徒结对。在小展示时组内师徒进行“先问后教,先教再问”。即徒弟有哪些不懂的题目先向师傅请教,师傅进行解答,然后师傅再反问徒弟,检测徒弟的掌握情况。假如遇到师傅讲解了一道题,徒弟还是不能理解时,可交换其他师傅再进行讲解,或者请教老师。在此过程中,师傅教法有创新或者能够运用身边的工具进行讲解的小组等可加分。
4.组间抽测
为了注重知识的落实,在习题课时改变大展示为组间循环抽测环节。每个小组各派出一名科学小助手,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抽测,检查落实情况。与此同时他也要被抽测小组学生反问。科学小助手和被抽测小组之间随机产生配对进行检测。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包括科学小助手),每人次每道题扣0.5分,扣分数算在小组分数和个人分数内。
组间抽测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导学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落实情况,使课堂的有效性将近提高了一倍。
三、成果呈现
1.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
导学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调控习题课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小展示、大展示、质疑等环节,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与过去传统习题课相比,导学课堂下的习题课,学生普遍兴趣高昂,积极参与,以前不爱发言的一些学生也要举手了,课堂气氛变得很轻松愉快。这样的习题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根据练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正确的答案、合理的解释,在大展示环节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分小组讨论、1对1师徒结对讲解、组间检测等环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生成绩呈上升趋势
在科学习题课上使用导学课堂创新模式一学期后,七年级上册期末所取得的考试成绩与传统课堂下原七年级上册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表3-1 导学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表3-2 传统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每年的期末试卷也存在差异,所以表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是我们也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比较表3-1和表3-2,我们发现:从教学效果看,各班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有大幅度提升,且平均分和合格率提升最为显著。这说明在导学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确实提高了,知识的落实比传统模式更加到位。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把课堂教学效率比喻成师生共同向着一个地点投递一件物品所用的时间,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投递物品的任务呢?理想的状态是,师生相向而行,各自奔跑一半的路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投递任务。通过实践表明:在导学课堂的基础上,创新后的科学习题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导学课堂也一样。我们只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导学课堂模式不断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导学课堂的优势,使学生的能力既有“素”的提升,又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戴敏.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推动创新学习能力[J].黑河学刊,2013(03).
[2]赵长英.浅谈学案导学的尝试与体会[J].教育革新,2011(03).
作者简介:沈小赟,女,198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杭州市袁浦中学,研究方向:中学科学教育。
摘 要:实施导学课堂教学,是应对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时少、教学任务重、学生课余时间长、课下辅导不足等现状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它能推进教学“由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到教师引导学生走向书本,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的根本转变。关注导学课堂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有效性,让科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以下是在“导学课堂”课改背景下七年级科学习题课的创新探究。
关键词:导学课堂;科学习题课;课堂有效性
根据初中科学特点,学生通过做一定的习题来巩固和加深对基本知识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如何有效、高效地进行习题课的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科学习题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或创新能力。
一、传统习题课存在的问题
1.过程忽视主体
在传统的习题课教学中,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缺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针对性。教师只把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按照教师预设的步骤进行,而不是“节外生枝”。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总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是无法凸显。
2.方法单一枯燥
有很多教师用大量习题的讲练代替学生的动手体验,习惯在教学中用笔纸解答问题。比如,在讲一些抽象、不易理解或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时,许多教师更倾向于从理论入手,强调理论的记忆和理解,而忽视学生的感性认识和情感体验,让科学课堂失去了原本的生动和灵气,不利于学生对教学重点难点的掌握。老师逐题讲解,学生被动地听或机械地记,这种方式极易使学生的思维怠倦,一部分学生便趁机开小差,习题课的效果只是一部分学生有所提高,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收获很小。
二、导学模式下科学习题课的具体步骤
1.课前教师批改学案或者作业,找到共性问题
在习题课前,教师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分类,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也能更好地分配时间,讲解大多数人都存在的共性问题,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2.课堂前15~20分钟,由老师讲解,对错误知识进行纠正
目的是让A层学生更好地接受老师纠正后的第一手正确的知识,争取把A层学生先教懂教会,然后再让A层学生去教B、C层学生。
【情境一】七年级下册《压强》的习题课上,学生对铁轨下铺设枕木是为了增大压强还是减小压强分不清楚时,由教师先进行讲解演示:选择横放的两支圆珠笔作铁轨,若没有枕木,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铁轨(两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接触面积小;选择竖放的十支圆珠笔作枕木,若铺设了枕木,那火车对地面的压力就作用在枕木(即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上,此时的面积怎么样?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又会怎么变化呢?在B、C层学生云里雾里的时候,有A层学生齐声答道:“接触面积变大,压强变小。”此时教师就不用再解释下去,而选择各小组各自讨论、理解。马上听到有B学生问A:“都把铁轨架空了,接触面积怎么还能变大呢?”A层学生解释道:“你看,如果只有铁轨,就两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只有两支圆珠笔的面积,是不是?”B点点头。A接着说道:“那么现在铺设了枕木,在两支圆珠笔下铺上十支圆珠笔,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了,是不是?”B恍然大悟道:“我知道了,没有枕木时接触面积就是两支圆珠笔的面积,铺设了枕木时接触面积就变成十支圆珠笔的面积了,所以,接触面积变大了,火车对地面的压强变小了。”
在此过程中,若有学生向老师提出疑问,根据问题的价值程度可给本小组适当加分。
3.创新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在原有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对小组内又进行分组——组内组。组内学生进行1对1师徒结对。在小展示时组内师徒进行“先问后教,先教再问”。即徒弟有哪些不懂的题目先向师傅请教,师傅进行解答,然后师傅再反问徒弟,检测徒弟的掌握情况。假如遇到师傅讲解了一道题,徒弟还是不能理解时,可交换其他师傅再进行讲解,或者请教老师。在此过程中,师傅教法有创新或者能够运用身边的工具进行讲解的小组等可加分。
4.组间抽测
为了注重知识的落实,在习题课时改变大展示为组间循环抽测环节。每个小组各派出一名科学小助手,对其他小组成员进行提问抽测,检查落实情况。与此同时他也要被抽测小组学生反问。科学小助手和被抽测小组之间随机产生配对进行检测。对答不出问题的学生(包括科学小助手),每人次每道题扣0.5分,扣分数算在小组分数和个人分数内。
组间抽测一方面很好地解决了导学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学习的落实情况,使课堂的有效性将近提高了一倍。
三、成果呈现
1.学生主体性得以体现
导学课堂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调控习题课教学,将学生能通过预习解决的问题交给学生讲解,将个别学生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交流,通过小展示、大展示、质疑等环节,并结合师生评价、生生评价、生师评价等形式肯定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自主性。与过去传统习题课相比,导学课堂下的习题课,学生普遍兴趣高昂,积极参与,以前不爱发言的一些学生也要举手了,课堂气氛变得很轻松愉快。这样的习题课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2.学生能力得到提升
教师要根据练习中学生遇到的困难拟定讨论题,要求学生收集信息,集中思考,提出质疑,分析判断,深入研读,大胆想象,寻找正确的答案、合理的解释,在大展示环节由各组推荐代表作总结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质疑。这样每位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发表对问题的看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精神。通过分小组讨论、1对1师徒结对讲解、组间检测等环节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等,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学生成绩呈上升趋势
在科学习题课上使用导学课堂创新模式一学期后,七年级上册期末所取得的考试成绩与传统课堂下原七年级上册期末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表3-1 导学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表3-2 传统课堂下的某届七年级学生上册期末成绩分析
(优秀分数:108 及格分数:72)
■
因为学生存在差异,每年的期末试卷也存在差异,所以表中的数据并不能说明所有问题,但是我们也能反映出一些情况。比较表3-1和表3-2,我们发现:从教学效果看,各班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有大幅度提升,且平均分和合格率提升最为显著。这说明在导学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参与度确实提高了,知识的落实比传统模式更加到位。
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把课堂教学效率比喻成师生共同向着一个地点投递一件物品所用的时间,那么怎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投递物品的任务呢?理想的状态是,师生相向而行,各自奔跑一半的路程,以最短的时间完成投递任务。通过实践表明:在导学课堂的基础上,创新后的科学习题课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具有两面性,导学课堂也一样。我们只有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才能使导学课堂模式不断完善,才能充分发挥导学课堂的优势,使学生的能力既有“素”的提升,又有“质”的飞跃,从而真正体现素质教育的根本。
参考文献:
[1]戴敏.以学案导学为载体 推动创新学习能力[J].黑河学刊,2013(03).
[2]赵长英.浅谈学案导学的尝试与体会[J].教育革新,2011(03).
作者简介:沈小赟,女,1985年5月出生,本科,就职于杭州市袁浦中学,研究方向:中学科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