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商业银行视角下中间业务收费现状的思考

2014-12-26 06:39段海燕
金融发展研究 2014年7期
关键词:中间业务收费商业银行

所 宁 段海燕

(1.山东财经大学,山东 济南 250022;2.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山东 济南 250021)

一、引言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面对资本市场和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冲击,传统商业银行依赖传统业务生存状况日益恶化。基于这些挑战,商业银行利用自身强大的信息和资本优势,大力开展中间业务,一举扭转了传统业务下滑所带来的颓势。随着近半个世纪以来中间业务的长足发展,国外大型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占比已经超过70%,利润贡献占比超过五成。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立足市场的根基和前进方向。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今后要继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随着我国金融业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对外资银行占股比例规定等一系列的限制逐步放开,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南京爱立信”事件的出现引起国内金融从业者的忧虑与反思。面对发展更加完善、实力更强的外资银行,欲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历史原因造成的落后不一而足,其中收费问题更是中间业务各种问题集中展现的“交通灯”。笔者试图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收费现状以及出现问题的探究,思考我国商业银行在金融改革浪潮下的转型之路。

二、中间业务的综述

(一)中间业务的概念

中间业务的英文名称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在现行的认知下,中间业务有狭义与广义两种理解。广义中间业务认为,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指银行利用自身的技术、信息、信誉等优势条件,不动用其资金,以中间人的身份替客户办理收付、咨询、代理、担保和其他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服务而收取服务费用的业务。而狭义理解则出自中国人民银行在2001年7月发布实施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中所定义的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本文所用到的定义特指广义理解。以下为我国2013年五家大型银行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表。

表1:我国2013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经营业绩表 单位:亿元

图1:我国2013年五家大型商业银行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柱状图

表2:世界主要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情况 单位:百万美元

图2:世界主要银行非利息收入增长情况柱状图

(二)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要求

1.利率市场化的挑战与依靠利息差盈利的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众所周知,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来源主要是存贷利差,这种传统业务极大依靠利率的差值维持。2012年6月,人民银行宣布设置我国各类各期限存款利率浮动区间,最高可达基准利率的1.1倍,2013年7月20日,又宣布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限制。由此可见,中央银行对利率市场化的推动决心以及利率市场化趋势的不可逆转。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济陷入“滞胀”困境。为了推进商业银行的突破利率限制自由发展,西方各国纷纷大力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利率市场化极大地改善了资源在全球的有效配置,可作为商业银行而言,对资本的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加之,传统业务的风险并未降低,其对利润的贡献率持续降低。为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求得生存,低风险高收益的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2.网络金融的发展加速金融脱媒化趋势。2013年,阿里巴巴集团在支付宝上推出余额增值服务,支付宝客户可将资金转入余额宝后自动申购天弘增利宝货币基金,数据显示,上线短短一日,余额宝资产规模超过100亿元,用户超过400万人,有专家表示其未来增长空间将达到3000亿元。由此我们可以有依据地猜测,网络金融投入的这部分资金显然与当期存款占比的下降不无关系。以网络金融为首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加之互联网所带来的信息高速传播以及业务办理的极简化,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很恐怖。放眼全球,金融脱媒早已是发展了数十年的不争事实。早在20世纪的中后期,美国通过Q条款限制存款利率上限,大量投资者转而将资金投入公司债券等其他投资渠道,致使商业银行的利差收入下降,生存状况堪忧。以2012年为例,加拿大有58%的资产被投资于互助基金、年金和证券,而在美国这一比例达到79%。面对网络金融以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前后夹击”,发展中间业务也就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选择。

3.符合国家的“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要求。中央决策层已经形成共识,即要激发更高的经济活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通过改革转变发展方式,通过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作为十八大后重点改革的领域,金融改革能够集中释放党中央发展的政策目标。作为金融领域的主体,商业银行的转型更是关乎整个行业改革进程的成败。因此,向中间业务的转型不仅仅是商业银行个体的改革,更顺应了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政策方向,突出了整个金融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改革的前进方向。

三、中间业务收费问题

(一)缺乏收费的统一规范、收费市场秩序混乱

我国中间业务的收费经历过一段无序竞争的阶段,人民银行面对当时复杂的情况于1997年9月19日下发了《支付结算办法》,对中间业务的收费进行政府指导,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整个中间业务的收费市场。但是,这样的规范并没有完全解决问题:一是《办法》出台距今已过去16年,许多收费的标准不再适用于当今的情况,整个市场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收费规范条例进行整顿。二是办法制定的同时,人民银行给予地方政府部分收费自主权,同样的项目不同的标准也是一个出现在中间业务收费市场上的问题。两个问题共同造成了当今收费市场秩序的混乱。

(二)集中在低附加值业务,无法获得稳定收益

当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仍然处在“抢地盘”的阶段。以中国工商银行2011年中间业务为例,银行卡业务收入为172.68亿元,占比15.83%。随着这项业务的高速发展,发卡行盲目扩张,忽略持卡人信用风险、道德风险造成损失的现象屡次见诸报端。同时,大量持卡人根本不具备开展业务的能力或者办理业务的实力不稳定,大量卡片“消失”,银行“沉没成本”很高。

(三)存在大量各种不合理收费

中间业务作为一项新型的服务业务,许多收费的具体项目存在争议,然而许多商业银行却借此进行大量不合理收费。以中国工商银行2013年跨行转账业务为例,异地业务对于已经实现联网的各大商业银行已经接近零成本,但是,对于异地转账汇款业务,收费却高达0.9%。可现实中,银行就是通过自身的垄断收取客户不合理的费用,而客户只能选择接受。

四、问题分析

(一)中间业务错位的发展逻辑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经营中,我国的商业银行以经营传统业务的思想去经营中间业务,以能吸收多少存款作为是否开办中间业务以及开展好坏的标准。把开办中间业务仅当成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吸收和稳定存款的一种附带的服务项目,忽略了中间业务收取费用增效创收的效益功能。由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和观念上的落后,广大客户对银行收取手续费缺乏认识,不少商业银行在某种程度上将其作为争夺存款份额的手段,致使银行业中间业务开展中出现随意确定收费费率、少收费、无偿服务或垫付资金的恶性竞争局面,使银行信用价值扭曲错位,为新兴的中间业务正常健康发展埋下了致命的隐患。

(二)中间业务定价规范的缺失

我国中间业务的收费标准一是来自《支付结算办法》,二是来自政府部门制定的收费指导。有收费主体的“多头”性,收费必然带有盲目性和矛盾性,各商业银行便大量绕开政策,随意收费。同时具体到我国客户“免费午餐”的消费心理,商业银行为了争取客户,采取低收费甚至不收费的方法进行竞争。以人民银行1997年12月31日颁布的《支付结算办法》中的有关结算收费为例(见表3)。

作为具有服务性质的中间业务,这一标准收费无法满足商业银行的盈利要求,甚至可能会造成成本的损失。据笔者从银监会发布的调查通告中得知,中间业务作为贷款业务“赠品”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样的收费状况,在客观上严重影响了中间业务发展的积极性,在根本上阻碍了中间业务的发展。

(三)中间业务自身服务水平不足

中间业务是一项服务性质的业务,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自身的收费水平。如果原来商业银行的发展不够重视服务水平可以理解的话,现在服务水平的不提升根本就无法在新的竞争环境下生存。据笔者了解,在客户较多的情况下,许多商业银行就会出现大面积客户等待的情况。例如,2013年11月的一个周日,笔者前往中国建设银行某支行办理业务从打出凭条到最后到达柜台一共花费了约一个多小时。期间,笔者试图在等待期间喝水,却遭遇没有纸杯的情况,时隔1个月后再次前往此行办理,水杯问题依旧没有解决。这样的小小纸杯并没有占用商业银行多少成本,却极大地降低了客户的满意度。提升服务水平已经在行业内达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服务水平低,商业银行在收费问题上自然会陷入被动。

(四)中间业务“同质化”问题突出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同质化”程度严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商业银行的发展模式过于同质化,多年来挤在狭小的“圈子”里互掐,最终必然是路越走越窄。其中,代收代付业务就是很好的例证。商业银行提供代收业务在方便了客户的同时又为自己带来丰厚的流动性,是一项具有发展前途的业务。但是,利益驱使商业银行一哄而入,致使现在这个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各家商业银行面对激烈的竞争却没有发展各自的特点,而仅仅是局限于充话费、充煤气费等几个非常简单的业务,自己的业务量因其他竞争对手的进入而流失也就可以解释。提供的产品同质化,商业银行在收费市场上没有议价能力也就成为必然。

表3:商业银行收费结算标准 单位:元

五、商业银行应对措施分析

(一)提升中间业务的重视程度

商业银行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中间业务的发展是生死攸关的大事。因此,上至发展战略下至每一名银行职员都应该把中间业务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只有真正把中间业务放在更重要的地位,使用更大的力气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才会给商业银行带来加倍的回报。因此,在对待中间业务的问题上,商业银行可以建立一整套的收入匹配机制,将职员的收入根据一定比例与中间业务相挂钩,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每一名职员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

(二)制定差异化的规范定价准则

面对中间业务多达9大类的业务项目,我们应该区别定价,寄期获得超额利润。针对传统类中间业务,如托管业务,商业银行应使用成本定价导向模型,首先考虑补偿成本,然后在此基础上获取收益。而银行卡业务宜采用竞争导向性定价,针对本区域内对手的竞争情况进行合理的定价。对于评估类等附加值价高的业务,商业银行倾向于采用客户导向定价原则。这些优质的客户对业务质量往往要求高,希望得到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和特定的服务价格。

(三)顺应互联网发展,提升服务水平

提升中间业务服务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从企业的服务文化到每一个银行职员服务用语的规范,都是商业银行重新去认识和改进的。笔者认为,商业银行现在服务的专业化已经值得肯定,不过还有很大的进取空间。拿现在的互联网浪潮来说,各家银行都适时推出自己的网上银行,但是大部分停留在大线条的规划,各种问题依然存在。以笔者周围人群使用最多的农业银行网上银行为例,大家对其不能兼容苹果公司电脑的mac系统颇有微词。虽然mac系统在整个操作系统的占有率仅为7.56%,但定位高端的他们在高端用户中的占比无疑是主导性的。市研机构NetApplications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mac系统所附带的用户单位消费就是使用windows系统客户的2.4倍。所以,大量使用mac系统的,有高消费倾向的优质客户在我国无法通过自己的电脑登录农业银行网上银行,这样无疑会造成无法计数的优质客户流失。与之相对比的花旗银行,早在6年前就推出windows版、mac版甚至现在流行的平板设备操作系统的兼容客户端,帮助客户及时全面的办理网上业务。由此可见,提升服务水平需要商业银行的不断努力,有了优质的服务水平,合理的收费也就水到渠成。

(四)增强综合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衡量商业银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准。在业务同质化的大背景下,提供优质的服务与否取决于各大银行自身创新能力的高低。所以,在发展中间业务的过程中,增强创新能力应从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个人产品业务的创新。重点推广和发展网上银行、手机银行、个人电子汇款等为首的基数大、客户需求高、风险水平低的业务。二是加强公司业务产品的创新。重点开发结算、代理担保、咨询等为首的有大量资金需求、利于提升银行知名度的业务,提升银行自身的影响力。在针对两大主体的同时,商业银行应该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业务平台。在平台中,能够有针对性的制作业务的流程和模板,既可以避免每一次的办理业务重新制作的高成本,又可以提升业务的效率水平,方便快捷。

(五)引进与培养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人才的缺失已经不可否认称为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瓶颈”。相比与国外大量优质人才的聚集,我国在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上已经落后。在理论学习上的巨大缺失造成了应届毕业生难以快速成长为适合发展中间业务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笔者认为在高素质的人才引进与培养方面重点在于:一要立足于世界,要敢于、善于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策略对高素质人才进行广泛招徕,目光不要局限与国内以及行业内部。二要在内部公开选拔,挑选精通业务、年富力强、善于钻研且具有开拓意识的人安排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并通过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理论研修和实务培训相结合等方式进行中间业务、外语、计算机等高层次的知识培训。三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供高物质待遇,帮助解决住房、户口、子女教育等切身关心的问题。相比与人才所创造的价值,这部分的投入是合理和必要的,有利于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只有拥有了极富竞争力的人才队伍,服务才有了底气,收费才会随之合理提升。

(六)细分市场营销,推动差异化服务

针对当今国内出现的优质客户与普通客户并存,银行无法差异化服务的现实,笔者认为应该引入更为细化的市场营销策略,进行差别的服务,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是针对拥有大量资本希望获得较好服务的优质客户,我们需要对其进行全程的、优质的、周到的服务。以建立和巩固与优质客户的关系为目的,通过连续服务,与客户建立一个互动的长期性关系,建立“客户黏性”,防止客户的流失。二是针对有业务需求的普通客户,商业银行应通过自身规范化、便利化的流程对其进行一站式服务。根据正态分布原理,大量客户集中在中间部分,他们有较强的业务需求却没有足够的实力进行个性定制,所以一套便利、规范的操作流程可以帮助其快速有效的办理业务。三是针对部分寄期于“搭便车”,免费享受银行的客户,银行要善于辨别,一方面要维持现有的服务水平,另一方面减少对这部分客户的精力、时间投入。

六、启示与意义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达尔文先生早在数百年前就提出的进化论对商业银行的发展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不可否认,中间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必然潮流。此时,如果依然立足固有的发展思路维持传统业务不放手,只是在增加商业银行再次崛起的成本。面对混乱的收费市场,商业银行一要做到“快”:做到快速的重视问题、学习经验和增强创新;二要“准”,对于客户进行精准的定位,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服务项目准确的合理的收费;三要“狠”,要敢于斩断不合理收入及一些没有持续性的传统业务,根据自己的定价模型差异化地收费。

[1]贝政新,谭寅生,万解秋.现代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运作与创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德康.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精析[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7.

[3]李德.经济全球化中的银行监管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2.

[4]刘雅楠.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发展[J].合作经济与科技(上),2008,(1).

[5]孙永举.中外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现状对比及对策[J].平顶山学报,2004,(5).

猜你喜欢
中间业务收费商业银行
行政法上之不利类推禁止*——以一起登记收费案为例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自由流收费技术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论高速公路收费服务水平的提高和收费服务设施的完善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保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北省分行中间业务收入情况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