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丙胜
〔关键词〕微课;课程资源;运用策略
微课是一种由PPT(幻灯片)转化而成的教学视频文件,不仅可用于学科知识的教学实践,服务于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思维的训练,还可以与心理教育有效整合,充分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来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在潜移默化中达成心育目标。但是,微课的运用必须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才能凸显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心理教育方面的优势。下面是笔者运用微课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创设微情境,营造心动的氛围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氛围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微课由文字、画面和音乐共同组成,巧妙地通过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来创设优美的意境,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使学习者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阅读文字、欣赏画面、思考问题,触发心灵的律动。
1.文字要以情动人
作为思维载体的文字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微课要以优美、温婉而细腻的文字发挥其特有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给人以精神的享受、情感的陶冶。通过文字的渲染,营造一个优美的意境,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浸润,情感得以陶冶,内心产生震撼。笔者在微课“珍爱生命”中,播放了冰心的著名散文《谈生命》,在悦耳、舒缓的配乐朗诵声中,学生理解了生命的意义,明白了要积极看待生命历程中的挫折和坎坷,增强了课堂的感染力,激发了学生对本课主题的认同。
2.音乐要以美感人
音乐以其特有的旋律、节奏,塑造特定的音乐形象,给人美妙而丰富的感官享受,让人心旷神怡、心驰神往。微课教学中,选取的乐曲要与教育教学的基调、意境及情境的发展对应、协调。笔者在制作微课“感恩你,我的母亲”时选用了《想起老妈妈》,这首歌的歌词贴合实际生活,旋律抒情而忧伤,在感人的故事里,在鲜明的图片里,在深情的歌声中,许多学生的心灵浸染在特有的音乐形象里。
3.画面要以美育人
画面是展示形象的主要手段,用画面再现教学情境可以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尤其是动画能更好地体现故事情节、人物活动,更具吸引力和感召力。因此,要善于将情境图制作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让画面动作化、形象化。笔者在微课“女生、青春美”中,插入了两组具有强烈对比效果的图片,一组是青春可爱的女中学生图片,另一组是盲目追求时尚、过于成人化穿着打扮的女生形象,目的是让学生静静地看完后,能迅速作出价值判断:属于自己的青春可爱的着装到底是什么。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创设的微情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接受教育。
二、编写小故事,构建心灵律动的载体
心理素质的提升过程是一个积极互动的过程。适合微课的心理教育小故事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心灵成长的载体。一个小故事可将学生带入一个多角度、多层次互动的真实场景,让学生在冲突—面对—成长的循环过程中审视自我,亲历、体认与验证身与心、情和理等方面的复合交织的整体矛盾运动,促进其主观经验的重构,引导其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和信念。编写小故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故事要短小精悍
以情节为主线,围绕一个中心情节,用讲述的语气描述三两个人物,让他们在两三个不同的场合,展开两三次心理冲突,通过心灵深处的对话,最后使心理冲突得到解决,达到“讲得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的要求,体现微课短、平、快的特点,符合微课的课程容量。
2.故事要引人入胜
微课不仅要以语言的描述、音乐的渲染、画面的展示来吸引学生,更要以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内容使学生愿看、想看。故事应贴近学生生活,走近学生心灵,说学生的故事,抒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小故事成为学生心灵律动的载体。笔者在微课“扬起你的自信”中,选用了故事《升起的黑色气球》,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学生学会了审视自我、认识自我,在循序渐进中接受教育和熏染,让心灵得到陶冶,由心理受教育上升到心理的自我保健,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实际,精心创作和积累引人入胜而富有教育意义的心理教育小故事。当然这对教师的要求是很高的,需要教师持之不懈的努力。
三、寓教于乐,激荡心灵的成长
相对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一般学科课程,心理教育微课的主要目的是唤醒学生的情绪,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遵循“感受体验—明理内化—拓展导行”的教育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1.要愉悦心灵
心理微课不同于传统的授课形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教育,放松心灵。为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要真心与学生交流。微课要立足于双方的共同观察、共同讨论,创造一个人与人之间平等交流的话语环境,没有话语霸权,没有心理压力,变传统居高临下的说教为平等的心理交流。让学生在看微课时如同在与一个朋友对话,在倾听一个朋友的真情叙说,在走进一个朋友的内心世界,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共同走过一段心路历程。
二要用心温润学生的心灵。心灵的成长需要用心灵来呵护,微课要尊重学生的感受与经验,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如早恋、网瘾、自闭等问题要精心抚慰,不能歧视,不能让学生因有心理问题而受到二次伤害。因此,微课要尽量采用关切、商量的口吻,偶尔甚或是采用幽默的口气,消除学生内心的担忧,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破除“心理健康教育”的神秘感,释放心理包袱,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放松心灵,让心灵在关爱中得到浸润。
三要真切地感染学生。通常情形下的心理教育是抽象而枯燥无味的,因此,心理课堂要变抽象的说理为生动、直观、形象的愉快教育,触及一般教学形式所无法触摸到的内心感觉和体验,才具有较强的感染力,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获取知识与精神养分,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我们一方面要利用微课形象、生动、具体的镜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要变抽象的口号为直观感受,化内在情感为实际行动。
2.要激荡心灵
微课不能迷失教育的目标,但要摒弃传统的灌输说教味,在“无声”中“润心”。总结实践中的做法,笔者的体会有以下两点。
一要细语微澜,精心点拨。在微课中要适当地设置问题、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在观看中思考并回答“我要怎么办”等问题,让学生心有微澜,荡起情感的涟漪,促进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从而在思考中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
二要微言大义,拓展导行。在微课中要作精要的总结,引导学生升华情感,让心灵得到滋润。促进学生明理内化,在正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树立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健康成长。话不在多,点到为止,在感悟中升华,在升华中践行。
微课作为一种移动学习手段,目前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中,并日益显示出它的独特作用。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微课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广泛而有效地开展,优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积极探索有效的微课实施策略是个有价值的课题。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全南中学,赣州,341800)
编辑/王晶晶 终校/于 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