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非危机情境下助人行为利弊权衡的质性研究

2014-12-26 19:34武永新林情情王美璇邓林园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4年24期
关键词:质性研究初中生

武永新?林情情?王美璇?邓林园

〔摘要〕研究目的:了解中学生对助人行为的利弊认知。研究方法:对10名初中生进行个体访谈,并对访谈记录进行编码分析。结果:初中生在非危机情境下实施助人行为时会进行一定的利弊认知权衡。结论:初中生助人行为利和弊各有四个维度,助人行为的“利”主要包括获得积极情绪、情感体验,促进人际关系,提升道德感,获得一定回报,助人行为的“弊”主要包括耽误自己的时间或事情,带来一些麻烦,损失财物,影响情绪。

〔关键词〕初中生;助人行为;利弊权衡;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4)24-0011-04

一、问题提出

近年来,在日常生活和媒体报道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冷漠现象。2岁的小悦悦在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 88岁的李爷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敢上前扶他一把,致使老人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类似的事件不禁让我们思考:围观的“看客”们为什么会“见难不帮”。社会心理学认为,“看客”们在助与不助的两难选择中本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在反复权衡、患得患失中左右摇摆,从而失去助人的动力。个体对社会道德缺失恐慌的不正确认识,以及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得个体对自身实施助人行为的后继结果产生不确定感,因此为了回避潜在的危险,做出漠视行为[1]。

在特定情境下对助人者以及受助者的研究,一直以来就是助人行为研究领域的关注热点。以往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焦点集中在紧急或者非紧急情况时是否会提供帮助,而目前研究的关注点转向个体提供帮助的原因以及助人行为发生的内部心理机制。助与不助的两难现象在当今中国剧烈转型的社会背景下更加突出,因为担心事后被讹诈而带来一系列的麻烦,甚至因为缺乏证据而最终承担相关责任和赔偿。尽管以往的研究对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作了多方面深入的分析,认为助人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个体、家庭和社会文化、学校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 [2-4]。但是,在大多数人担心助人反被讹诈、“好心得不到好报”的群体性心理下,个体助人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在两难选择的矛盾情境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选取中学生在非危机情境下助人行为的利弊权衡为切入点,探讨中学生对助人行为利弊的认知。

关于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助人行为是指以他人为帮助对象的亲社会行为 [3]。也有研究认为,助人行为就是有意识地给别人提供帮助,即助人行为就是给他人带来益处或者提升被助者的幸福感[5]。俞国良认为,助人行为是指带有一定个人目的和利益倾向的,同时也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存在一定的目的和企图,如社会赞许、获得奖励或避免惩罚等[6]。本研究认为,助人行为是一种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该行为对他人、对社会都是有益处的,并且它是一种有意识的帮助,存在一定的行为动机, 可能是为了获得社会赞许,可能是为了使自我感觉良好,也可能仅仅是为了帮助而帮助,但是无论动机如何,助人行为的结果往往是好的,助人行为本身可能会给受助者、助人者和社会都带来益处。

助人行为决策理论 [7]认为,助人是一个负责的社会认知和理性决策过程,由四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注意到事件并觉察到需要帮助。如果没有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或者没有觉察有人需要帮助,助人行为就不会发生。第二阶段是确定个人的责任。当人们注意到事件的发生并解释为需要帮助之后,如果认为自己没有责任,助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小。第三个阶段是权衡助人的利弊。助人者在决定是否要提供帮助时,一般会权衡成本(如时间、金钱、人力、罪恶感等)与收益(如预期回报、好名声、节税、积功德等)的利弊得失,如果利大于弊则更可能做出助人行为的决策,反之则不然。第四阶段是确定个人的助人能力与行为方式。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确定自己有没有帮助他人的能力以及如何采取行动(是直接行动还是对外求援)[3]。因此根据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进行利弊权衡在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利弊权衡在问题行为领域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研究,苏文亮、刘学勤[8]考察了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利弊权衡,国外已经有不少研究考察了饮酒、吸烟、体育锻炼等行为的利弊权衡[9-11],但是对于非问题行为的利弊权衡目前国内外并没有相关的研究,那么作为良好品德表现的助人行为的利弊权衡到底是怎样的呢?助人行为利弊权衡是指个体对助人行为的好处(Pros)和代价(Cons)的权衡, 如果助人的好处大于代价就会促进助人行为的产生,反之则可能会失去助人行为的动力。那么人们在做出助人行为的时候会进行哪些利与弊的权衡呢?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人格以及其他心理各方面发展的关键期,既需要争取独立自主,同时也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他们在助人时会做出怎样的利弊权衡将是接下来本研究主要探讨的问题。

二、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北京市随机抽取两所中学10名初一至初三的学生,其中初一3名。初二4名,初三3名,包括4名男生,6名女生。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结合助人行为的实际,编制半结构化的访谈提纲(助人行为利弊权衡访谈提纲)。经过3位心理学教授、讲师的指导和对6名初中生预访谈结果分析,多次对访谈提纲进行修改和完善。访谈提纲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助人行为的看法,自己助人行为的经历,助人的对象、内容,助人的好处,以及助人的代价等。本文只选择其中的利弊权衡部分的认知结果进行报告。

(三)研究过程

访谈。访谈员由3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担任,在告知访谈对象自己的身份及访谈的目的、意义之后,我们强调了研究的匿名性和对访谈资料的严格保密,并在得到访谈对象许可的情况下进行录音。考虑到信息的真实性,访谈对象的老师和其他人员不得参与访谈过程。

转录。由2名心理学研究生和1名教育学研究生将录音资料转录为文本。

分析。采用计算机辅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8来辅助进行编码与分析。

三、研究结果

通过对10位初中生的访谈资料的分析,了解了他们对帮助别人所带来的利弊的认知内容,并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一)助人带来的好处

关于助人带来的好处,在对访谈资料的分析中共得到30个一级编码。其中被提到的次数最多的编码是自己很开心(8次),其次是促进感情、结交朋友(6次)。经过对编码的比较和分析,可以将助人的好处划分为以下4个类别:

1.积极情绪、情感体验

通过实施助人行为,可以让自己觉得很快乐、开心,同时获得一定程度上内心的成就感。包含的编码:(1)感到很快乐;(2)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3)对方很快乐,内心就很安宁;(4)感觉自己有道德感;(5)内心比较安逸、洒脱;(6)感觉自己比较有责任感;(7)调节情绪,消除自己低落的情绪。

访谈事例:

“感觉帮助别人挺快乐的,然后就是我们双方都感觉挺好的,就是感觉帮助了她我们心理也舒坦。” A(1)“自己还是觉得比较快乐吧。毕竟帮助别人做了事,人家还非常感谢咱,当他们说‘谢谢的时候,心里还是很开心的,很有成就感。” A(2)

2.促进人际关系

通过实施助人行为,可以增强施助者和被助者之前的情感联结,结交新的朋友。包含的编码:(1)增强朋友之间的感情;(2)结交新的朋友,扩大自己的朋友圈;(3)和同学的关系更加融洽了;(4)之后会帮助更多的人;(5)提高和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6)为集体作贡献。

访谈事例:

“能成就和比自己年长的人的友谊。”A(2)“帮了同学之后,同学之间的情感更紧密了,促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通过帮助其他同学提高了班级的平均分,班里的同学关系更好了。”A(3)

3.提升道德感

通过帮助他人提升了自己的道德水平,升华道德素养,更加要求自己做一个有美德的人。包含的编码:(1)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2)能够体现自己道德素质;(3)体现自己的价值;(4)更加感觉自己是一个有道德感的人;(5)主动帮助别人是一个人素质良好的体现。

访谈事例: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我们能帮的话尽量帮,这也是个人道德的体现。”A(2)“我觉得助人是一个人素质高低的体现,能提高个人素质。”A(5)

4.获得一定回报

通过帮助别人,受助者出于感激给施助者一些物质上的奖励。包含的编码:(1)我帮助别人,别人也帮助我;(2)被助者给了我一些金钱;(3)被助者请我吃饭;(4)被助者给我买了一些东西。

访谈事例:“我帮助了别人,比如同学,我有难处的时候同学也会反过来帮助我。”A(1)“老奶奶做了一顿晚饭,邀请我去吃。”A(3)

(二)助人付出的代价

被访者在谈到助人所付出的代价时提到的内容并不多,分析后共得到15个一级编码。在这些编码里面排在最前面的是耽误自己的时间(达到6次),其次是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5次)。这些编码经过分析被归类为以下4个类别:

1.耽误自己的时间/事情

在实施助人行为时,耽误助人者的一些时间和要做的事情。包含的编码:(1)帮助他导致上学迟到;(2)帮助他导致没及时回家;(3)因为帮助别人导致自己的作业没及时做完。

访谈事例:

“帮助老奶奶回家后,我上学迟到了。”A(1)“为同学讲题,我的作业没有及时完成。”A(3)

2.带来一些麻烦

因为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了一些不便。包含的编码:(1)因为帮助别人,上学迟到,受到老师的批评;(2)被赖账,受到不公正待遇;(3)回家晚了,耽误了事情,挨批评。

访谈事例:

“我帮他修自行车但是第二天他弄坏了就找我赖账。”A(2)“回家之后我让家长给批评了一顿。”A(3)

3.损失财物

因为帮助别人,搭上自己的一些钱财或者物品。(1)把自己吃饭的钱借给了同学,或给了需要帮助的陌生人;(2)被他人赖账,付出一些金钱来赔偿;(3)把自己珍贵的笔给了同学用。

访谈事例:

“我把钱借给同学,自己吃了很少的午饭,下午饿坏了。”A(1)“摔倒的奶奶说是我用自行车擦伤了她,然后就领她去医院,花了几千块。”A(2)

4.影响情绪

因为帮助别人受到耽误了时间,搭上金钱等影响了自己的情绪。包含的编码:(1)被老师家长批评觉得很委屈;(2)被赖账觉得很伤心。

访谈事例:

“把钱借给同学,自己挨饿,回家后被家长批评了,觉得自己特别委屈。”A(1)“被奶奶赖上后自己心里特别不舒服,很伤心。”A(2)

四、讨论

本研究首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考察了初中生对助人行为的利弊认知,并且对编码进行了归纳分析,得到了助人利弊的主要类别。本研究的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7],施助者在做出助人行为时在内心会进行利与弊的权衡,当利大于弊时会更可能做出助人行为,反之则不然。在研究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助人行为大多时候都被看做是一种美德和良好品质的体现。单单在初中生这一群体中,大多数学生主观上还是愿意在别人困难的时刻伸出自己的援手。但是,由于一些外部的因素,例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被老师或者家长误会、批评会导致中学生主动助人的动机降低,见微知著,这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冷漠现象”。本来是出于好心帮助他人,被助者反过来却赖上自己,最后不但使自己损失了钱财,还要受到亲人的埋怨,影响自己的心情……施助者在这一过程中内心的挣扎与懊悔使得他们不敢再轻易拿出自己的爱心去换取可能带来的不公正待遇。王伟伟、马婷[12]等人的研究结果也表明,预期助人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个体的助人行为显著低于预期助人会受到公正对待的个体。

助人行为的决策理论揭示了助人行为发生的心理机制,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深入揭示助人行为这一现象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个体关注到需要帮助的对象,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却因为担心种种有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最终中断帮助行为。通过对访谈资料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对于助人行为的利弊权衡过程,大多数个体自身并未意识到,这一过程更多的是无意识的,直接受控于个体已有的价值观和经验。助人行为的利弊权衡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将是接下来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注:本文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生科研基金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何霞红.助人行为两难现象的心理机制探析[J].教育评论,2013,3:54-56.

[2]付慧欣.助人行为研究综述[J].前沿,2008,7:156-158.

[3]李心记.助人行为的心理分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2):242-243.

[4]王美芳,陈会昌.小学高年级儿童的学业成绩、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拒斥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3):7-11.

[5] Baston C D. Altruism and Prosocial behavior[M].New York:Mcgaw Hill,1998,182-315.

[6] 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7]Burnstein E,Crandall C S,Kitayama S.Some neo-Darwinian decision rules for altrutism:Weighing cues for inclusive fitness as a function of the biological importance of the decision[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4,(67):773-789.

[8]苏文亮,刘勤学,方晓义,等.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质性研究[J].青年研究, 2007(10):10-16.

[9]Font-Mayolas S ,Planes M ,Gras M E ,et al. Motivation for change and the pros and cons of smoking in a Spanish population[J]. Addictive Behaviors,2007(1):175-180.

[10]LaBrie J W,Pedersen E R,Earleywine M,et al. Reducing heavy drinking in college males with the decisional balance:Analyzing an element of 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J].Addictive Behaviors,2006(2):254-263.

[11]Nigg C R,Courneya K S. Transtheoretical model:Examining adolescent exercise behavior[J].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1998(2):214-224.

[12] 王伟伟,马婷,李媛媛.价值取向和结果预期对助人行为的影响[J]. 社会心理科学,2013,28(6):653-673.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洪

猜你喜欢
质性研究初中生
巧用地图培养初中生史料实证意识——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识记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关于高职学生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的质性研究
大学生网上订餐意愿的定性研究
沙盘游戏疗法提升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质性研究
青年女性对军人形象认知的质性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