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慧旅游的智能手机应用研究

2014-12-25 01:48:10王计平王航宇
江苏商论 2014年11期
关键词:商店智能手机智慧

王计平,王航宇.2

(1.华东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上海200237;2.上海社会科学院 部门经济研究所,上海200020)

智慧旅游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网络设备、移动终端、云计算、物联网等等技术和设备的支撑。智能手机作为智慧旅游的主要移动终端,其发展受到广泛的重视。据统计,早在2011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10亿,其中,智能手机以24.1%的市场份额蓬勃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之一。[1]目前围绕各个智能手机平台开发的手机应用层出不穷,如常见的旅游预订,旅游导航,旅游中介,旅游导游,旅游推介等都被搬上了智能手机的应用平台,成为越来越多旅游者开展旅游活动的重要帮手,在大众用户中尤其是年轻用户中广泛渗透。

本研究在分析智能手机使用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旅行应用的用户使用行为和需求因子,为旅游应用的开发、设计及营销推广等环节提供一定的参考,也为游客了解智慧旅游、参与智慧旅游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智慧旅游研究和手机应用研究现状

1、智慧旅游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研究主要着力于智慧旅游的概念和内涵等,[2-3]而总体构架研究方面的成果则相对较少,如朱珠等(2011)提及智慧旅游管理平台,指出该体系架构主要涉及了全面感知层、云平台构建层、应用服务层三个部分;[4]张凌云(2012)则提出智慧旅游理论体系需要从智慧旅游的能力、属性及应用三个层而来构建等。[5]智慧旅游的相关技术方面,杜军平(2012)提出以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构建智慧旅游的公共服务平台,以提升其智能化水平。[6]金卫东(2012)以南京为例,系统分析了物联网和云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旅游应用模式。[7]

(1)智能手机应用研究现状。由于发展的历程较短,国内外关于智能手机应用的研究成果较少。现有研究多为智能移动终端与传统在线旅游结合下的电子商务研究。如Chang,Chen等在系统分析智能手机外观、电池、重量的基础上,对智能手机的移动电子商务应用和移动支付进行了探讨,[8]并从网络、安全性、续航能力等方面的系统需求出发,提出了智能手机的功能化框架。[9]Patton等(2005)就手机网络技术开展了系统性研究,不仅分析了现有的移动网络、WLAN、WiFi、蓝牙等主流连接技术,还提出了全球互操作性微波接入技术(WiMAX),[10]该技术能使用户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浏览互联网,并能提供高达30英里的长距离传输。[11]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智能手机市场和发展方面。如黄开键(2011)通过手机市场总量、市场集中度,并分析了我国手机市场的结构及行为;[12]李宗恒等(2010)以手机操作系统分类分析了智能手机的发展现状,并指出未来产品市场多分天下的格局。[13]另一主要研究领域为手机软件应用的开发研究,如航空订票系统,[14]基于位置相关旅游信息的主动推送服务系统[15]等。

(2)国内外研究多在智慧旅游或智能手机的单一范畴内展开,对于两者结合下的旅游前沿性问题探讨不足。且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内容主要着眼于宏观的发展战略和模式,或是微观细化到应用开发的具体技术,对于旅游产业发展变革研究的系统性不足。智能手机是智慧旅游的主要终端设备,手机应用是智能手机的功能载体,智慧旅游在用户层面依赖智能手机来实现,智慧旅游在路径上又依赖手机应用的入口和平台,三者之间关系密不可分。本文将以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支撑下的智慧旅游为背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智能手机作为智慧旅游移动终端的应用情况,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以供业界参考。

二、智慧旅游下智能手机应用研究

1、调查方法

(1)问卷设计及量表制定。问卷共设有四大类题型。第一类为样本基本情况,含1-5题;第二类为智能手机的使用情况,含6-10题;第三类为旅游应用情况,含11-16题;第四类为开放性题设置在最后。

(2)数据收集。本次调研集中在2013年4-5月期间,采用实地和网络问卷两种形式进行调研。考虑到智能手机用户高学历、高收入、年轻化的特点,网络问卷重点面向在校大学生、白领等年轻群体,并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江浙沪皖四地展开。最终共回收纸质问卷86份,网络电子问卷444份,总计530份,其中有效问卷525份,问卷综合有效率99.06%。

(3)样本构成。如表1所示,本次受访者中男性268人,占51.0%;女性257人,占49.0%。年龄以18-30岁为主,占到89.3%,其他年龄层均有覆盖。且大部分有高等教育背景,其中本科及大专(含在读)学历的有382人,占72.8%,拥有研究生学历的84人,占16.0%。样本的年收入水平偏低,这与样本年龄层偏低有关,其中年收入在2万以下的(含无收入)占61.3%,3-5万的占18.3%,6-10万的占16.8%。受访者的职业以在读大学生和白领为主,学生321人,占61.1%;企事业单位职员75人,占14.3%。其他职业如公务员、商人个体户、服务人员、教师等都基本在10人以上,样本覆盖面广,代表性强。

2、调查分析

(1)智能手机使用分析。如表2所示,本次调研中,未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51人,仅占9.7%,智能手机的使用率为90.3%,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受访者的高学历和年轻化有关。至今只使用过一部智能手机的有206人,占比39.3%,其次为使用过两部智能手机,有156人,占29.7%。样本中的智能手机使用年限多在一年以上,其中33.1%的使用时间一年左右,29.1%的使用时间为两年左右,三年及三年以上的占19.0%。受访者使用手机的操作系统最多的是安卓,其次为苹果公司的IOS系统,分别占57.5%和17.5%;搭载WP系统和塞班系统的手机使用用户较少;其他系统手机(如阿里云手机、百度易手机)也占一定的比例。

表1 样本人口学特征

移动应用商店是智能手机下载应用以拓展功能的重要渠道。由于大部分手机都预装了应用商店,使得应用商店成为移动端下载应用的主要渠道之一。调查数据显示,有46.9%的用户了解或者使用苹果的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iTunes Store。相比之下,塞班系统的Ovi Store、谷歌的Google Play以及微软的Windows Market Place的受众则较少。一方面由于IOS系统的封闭性导致iPhone无法下载App Store之外的应用,即便安装第三方应用也会容易出现问题;另一方面,安卓系统应用商店或者WP系统应用商店的本土化程度低、用户体验较差,导致了大量的客户流向第三方应用商店。[15-16]在三大运营商提供的应用商店的选择中,选择移动手机应用商城的有244人,达46.5%,电信和联通应用商城相对较少,分别占到22.9%和14.1%。此外,豌豆荚、百度应用 、91手机助手等第三方应用商店也占据一定比例。除移动应用商店之外,应用的官方网站也是下载应用主要渠道之一。用户在移动端下载应用时,应用商店是他们的首选渠道,但在PC端用户则主要通过应用的官方网站进行下载,这主要是由于PC端网络接入方便,网速快,且官方网站应用的安全性高,版本更新及时。

表2 智能手机使用基本信息

(2)旅游应用使用情况分析。本次调查中选择了几个较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类应用,覆盖率排在前4位的为百度地图、大众点评、去哪儿旅行和携程无线。其中兼有定位、导航、搜索、本地服务的百度地图应用覆盖率最高,达到70.9%。基于地理位置的本地生活服务类应用的大众点评覆盖率紧随其后,占到57.1%。由于在线旅行商凭借优势的核心资源,大力拓展移动端业务,将PC端的服务内容同步转移到移动端,由两家在线旅行(OTA)商携程和去哪儿提供的应用人气颇旺,覆盖率分别达53.9%和39.4%。

图1 各类手机应用的使用人数

在旅游类应用的客户使用行为方面 (图2),受访者中安装或者使用过团购类应用的占到42.7%,表示在旅途中会分享见闻和照片的占到67.4%,使用手机应用预定过酒店占到25.7%,使用手机应用预定过车船票、机票、门票等票务的占到29.7%,使用过手机应用寻找餐饮设施的占到70.5%,使用过手机应用设计旅游路线的占到38.1%。游客使用手机应用辅助旅游活动已经有了较高的渗透率和较成熟的市场。

3、调查小结

智能手机发展呈现覆盖率攀升、用户年轻化的特点。安卓和苹果手机市场占有率遥遥领先。旅游应用下载渠道以应用商店和官网下载为主,第三方下载应用为辅。用户常用的旅游应用有传统OTA的移动客户端、地图、LBS、天气等。旅游应用的使用用途主要为旅行预订和旅途导航,旅行社交也占到相当比例。

结果显示,智能手机的覆盖率在年轻群体和发达地区较高,达90%;且超过半数的人使用过两部以上的智能手机。旅游应用的下载渠道以应用商店和官方网站为主。应用商店大多为手机内置安装,所下载应用适配性好,选择余地大。官方网站的应用版本更新及时,安全性高。通过搜索引擎、第三方应用安装工具的安全性较差,因而选择该渠道的也就较少。受访者当中,大部分人都装载或者使用过旅游类的应用,其中地图导航类应用和综合类应用覆盖率最高,因为这些应用基本上满足了普通游客出游的绝大多数需求。旅游应用的用途方面,使用最多的功能为在旅途中寻找餐饮设施和服务,有近1/3的样本利用手机预定过酒店或者车船票、机票、门票等票务。

三、主要发展对策与建议

适配性方面,移动应用的用户具有高学历、年轻化的特点,旅游应用开发应做到与用户适配。开发者进行产品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受众的不同属性和不同用户的接受程度。其次,系统适配方面,在应用开发和测试过程中应该兼顾高低版本,覆盖主流机型、系统。

网络接入方面,随着网络技术设备的升级,网络接入的选择趋于多样化,目前近半数的APP请求来自于Wi-Fi方式,但开发者仍关注在2G和3G网络下数据传输的问题。尤其对于旅游活动而言,部分景区景点地处偏远,网络覆盖不足。旅途中的网络接入条件的改善,一方面需要交通、民航、景区等相关部门通力构建网络接入环境;另一方面应用设计应在数据量和信息量之间寻求平衡,在不降低获取信息质量和数量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数据流量的耗用。

应用的分发方面,除了应用商店,官方网站等主流渠道之外,借助旅游活动各个环节进行分发推广。在如机场、车站、景区门票、官方微博、旅游酒店等设置使二维码的下载入口,形成立体的分发途径。同时,将传统大中型旅游PC互联网站点移动化,调整为适合手机阅读、浏览的方式,方便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满足客户的深层需求。结合云计算技术处理用户的大量需求数据、位置数据和交易数据等,把握市场动向,实现精准营销和消息推送。

品牌塑造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应用的交互过程和界面设计在使用前都是透明的,用户无法获得直观的操作体验,因而用户的选择更多的基于公司的实力基础和声誉。因此应用开发公司一定要重视培育品牌影响力,打通客户的口碑营销渠道。

安全保障方面,重视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和财产安全。对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旅游预订及消费信息做严格加密处理,同时升级防火墙的等级,预防移动网络的安全事件。移动支付过程中,对于使用自有支付模块的应用,一定要有足够的财产监管能力,并承诺对监管不力对用户造成的损失进行赔付;对于依赖第三方交易平台支付的,应做到交易状况的及时告知,线下消费过程中要做好信息的二次确认。

在去哪儿、携程等旅游APP覆盖率攀升的同时,部分不知名的旅游APP却面临使用频次低,使用时间短的困境。用户使用时长不断向主流的高频本地APP集中,低频和不知名的APP往往陷入长尾困境。这些APP被用户下载后极少使用,要用时想不起或找不到。鉴于旅游活动的重复性低的特点,部分旅游应用的使用需求的确很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旅游应用可在开发中应该设计更多的功能模块来增加用户黏性,如加入移动式旅游社交模块,LBS服务模块,旅行预订模块等。另一方面,对于低频次的用户需求,可以通过开发Web APP和light APP(轻量级APP)来实现,这些APP具有即搜即用、不必安装的特点,只需通过支持HTML5的浏览器或者支持light APP搜索的移动平台即可实现,能很好地满足用户低频次、个性化的需求。

[1]黄亦凡,张冬阳.论国产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及发展[J].现代商业,2012,(6):55.

[2]吴学安.“智慧旅游”让旅游进入“触摸时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06-09,(08).

[3]黄超,李云鹏.“十二五”期间“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旅游”体系研究[C].2011旅游学刊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55-68.

[4]朱珠,张欣.浅谈智慧旅游感知体系和管理平台的构建[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97-100.

[5]张凌云,黎巎,刘敏.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理论体系[J].旅游学刊,2012,27(5):66-73.

[6]杜军平.建设以移动通信和物联网为特色的智能旅游公共服务平台[J].旅游学刊,2012,27(9):8.

[7]金卫东.智慧旅游与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J].旅游学刊,2012,27(2):5.

[8]Yung Fu Chang,C.S.Chen,Hao Zhou.Smart phone for mobile commerce[J].Computer Standards&Interfaces,2009,31(4):740-747.

[9]Yung-Fu Chang,C.S.Chen.Smart phone—the choice of client platform for mobile commerce[J].Computer Standards&Interfaces,2005,27(4):329-336.

[10]B.K.Patton,R.Aukerman,J.D.Shorter.Wireless technologies,wireless fidelity (WI-FI)&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J].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5,6(2):364-370.

[11]A.C.Odinma,L.I.Oborkhale,M.M.O.Kah.The trends in broadband wireless network technologies[J].The Pacific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7,8(1):118-125.

[12]黄开健.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现状及预测研究[J].中国市场,2011,(32):86-87.

[13]李宗恒,李俭伟.主要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J].移动通信,2010,(Z1):115-118.

[14]刘海宁,施浩.航空订票系统在Android智能手机上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3),3078-3080.

[15]田雷,郭同强,冀寿存等.基于位置相关的旅游信息主动推送服务系统[J].计算机应用,2009,29,(12),3553-3557.

[16]艾瑞咨询.2012年中国移动应用商店用户行为研究报告简版[R].2012.http://report.iresearch.cn/1921.html.

猜你喜欢
商店智能手机智慧
二手商店
军事文摘(2023年16期)2023-09-04 07:11:12
智能手机是座矿
智能手机脸
英语文摘(2020年5期)2020-09-21 09:26:30
天边的白云商店
大灰狼(2019年10期)2019-12-02 16:44:44
假如我是一部智能手机
趣味(语文)(2018年8期)2018-11-15 08:53:00
逛玩具商店
无名火
有智慧的羊
智能手机
小说月刊(2014年4期)2014-04-23 08:52:21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