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步入现代化转型时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整体性的历史变革。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体系日益式微并渐趋解体,新的社会结构体系逐步建立和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急速增长的时期;同时,也意味着中国社会从传统的一元、同质化社会转向多元、异质化社会,“人们利益走向和政治意向都趋于多元化,并有可能产生大量越轨现象,使社会缺乏共识并呈无序混乱状态”〔1〕。虽然伴随改革的逐步深化,中国经济社会等领域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但同时我们也应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并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改革不仅需要攻克体制机制的弊端,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而且更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协调推进各领域各环节改革”,“更加注重各项改革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合力”〔2〕。因而,处于转型期的中国需要在社会多元化的现实背景下求解“最大公约数”,增强凝聚力,使社会发展稳定有序。简言之,就是要探寻推进改革开放进程中的政治共识。因此,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3〕的新形势下,加强对国内政治共识研究历史、现状和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对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国内政治共识研究是与改革开放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紧密连结在一起的,面对高度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社会,鉴于我国社会发展和政治实践的需要,从20世纪80年代末就有政治学学者开始关注“政治共识”这一议题〔4〕。笔者以“政治共识”为关键词分别在CNKI(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对1989年至2013年间发表的论文文献进行了梳理,其基本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图1 CNKI(1989-2013)中“政治共识”研究文献数量变化趋势
从图1中CNKI篇数的变化趋势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学术界对政治共识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早,但第一篇关于政治共识研究文章发表后的二十余年时间里,尤其是2002年以前,政治共识研究未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对象。具体来说,1989年至2002年间,政治共识研究鲜有问津,相关研究成果极其匮乏。2002年至2013年间,政治共识研究文章篇数虽呈波动趋势,但从整体来看,研究成果相较于2002年以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2010年以来,政治共识研究呈现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政治共识研究已得到了学术界较为普遍的关注。
国内政治共识研究呈现上述变化趋势的原因,试分析如下:一方面是学术理论创新的需要,即国内学者对西方政治理论创新发展的关注与引介。20世纪后期,西方学界普遍围绕现代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理性多元、异质化场景下主体间共识如何达成这一困境而展开理论探索,如罗尔斯的“重叠共识”理论、哈贝马斯的“商谈共识”理论等,其理论发展聚焦于协商民主。协商民主理论预设的核心旨趣和政治实践的目的在于使多元主体通过协商的方式对立法、决策、制度等形成共识。协商具有公共性、广泛性、互动性和共识性等内在要求〔5〕,它更强调和关注的是民主运行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协商民主是对传统自由民主理论尤其是代议制民主理论在现代政治实践中的修正,是对参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和超越。它使西方的民主理论与民主实践更加适合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西方国家的现实政治发展要求。〔6〕
与此同时,美国政治学者阿伦·利普哈特在认识到“多数民主”可能产生多数人的暴政等弊端后,提出了“共识民主”这一疗救方案,其相关理论也被一些学者介绍到国内。他认为,“多数民主模式是排他性的、竞争性的和对抗性的,而共识民主模式则以包容、交易和妥协为特征”〔7〕。因此,“共识民主不仅能代表少数群体和少数利益,还能更准确地表达每个人的意愿,而且更具有包容性,能够代表更多的人、更广泛的利益”〔8〕,更符合异质化社会背景下国家治理的需求。共识民主理论提出后在西方学术界引起了共鸣并得到了肯定,如美国学者马库斯·克里帕茨认为,“大多数证据表明,共识体系中的输家比多数主义体系中的输家更认同政治体系及程序。民主越具有共识,失败者越有可能对民主的功能作用感到满意”〔9〕。可以看出,无论是协商民主理论还是共识民主理论,二者都是在探索理性多元社会背景下国家采用何种治理方式的问题,且二者都强调“政治决策的开放性、参与性和达成共识的重要性”〔10〕。
另一方面是现实政治实践的推动,即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正面临共识困境及其治理的难题,需要学术界提供智力支持。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中国社会的转型也不断升级,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都发生了剧烈变迁,西方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共识困境及治理难题无疑也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所面临且亟需解决的。为走出共识困境,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也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理论,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的探索路径,提出了符合中国特殊国情的解决共识困境的方案,如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增进共识、增强合力”〔1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2〕;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13〕,同时,强调要“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14〕。
学术研究不仅是为了科学理论的创新,而且其研究旨趣也应关怀现实政治实践的需要。笔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关键词分析,也为这一判断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文献中诸如政治发展 (中国政治发展/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市场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转型时期、和谐社会、多元社会、政治稳定、政治参与、利益表达等关键词的提炼,反应了我国学者研究政治共识多以转型期为研究背景,以关怀当前中国政治发展与实践为主要出发点进行有关学术研究。因此,国内学术界的“政治共识”研究不仅是引介和关注西方政治理论,更重要的是在借鉴西方政治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适合当前我国国情的政治共识理论和实践依据,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建言献策,提供智力支持。
有关政治共识的研究虽然近些年才成为学界较为关注的议题,但通过学术界不断的努力和对国外共识理论研究成果的借鉴,我国的政治共识研究业已取得不少阶段性的成果,尤其是回答了政治共识的内涵、功能和实现路径等三个方面的基础性问题,为进一步拓展政治共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为精准把握国内学术界政治共识研究的状况,笔者选取CNKI(2002-2013)数据库中相关研究文献为研究对象,以分析和介绍学术界的理论贡献。
概念界定是学术研究的基础,不仅提供了学术对话平台,而且也能建构相关理论研究体系。按照《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的解释,共识是指“在一定的时代生活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的人们共有的一系列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在政治意义上,它指的是与政治体系有关的信念”〔15〕。共识的定义为研究共识提供了一个基本架构,即考察共识时可以从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三个维度展开。而政治共识是共识的一般在政治领域的具体表现〔16〕,这意味着政治共识的研究也可以包含信念、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或其他基本研究架构。国内研究者在具体描述政治共识定义时虽存有差异,但将共识的定义和萨托利关于共识层次的探讨相结合,进而阐释政治共识内涵,这一阐释路径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同。
美国学者乔万尼·萨托利在《民主新论》中关于共识层次的探讨认为,共识有三个对象或层次:第一个是共同体层次的共识 (或曰基本的共识),决定着既定社会是否从整体上分享同样的价值信仰和价值目标;第二个是政体层次的共识(或曰程序的共识),它建立了所谓的游戏规则;第三个是政策层次的共识 (或曰政策共识),引出了作为异见的共识。 在此基础上,王明生认为,政治共识是指在特定的政治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社会政治体系中的价值、程序和政策等方面所持有的一致意见。〔18〕王海洲认为,政治共识是一定政治共同体中的、得到普遍认同的规则系统,包括政治生活的基本理念、秩序安排和实践策略等,作为一种经验性的陈述,它存在于古往今来的各种政治生活中。〔19〕郭中军认为,政治共识是一个社会中的政党、政治精英、普通公民对于某种政治价值观、政治程序与规则、公共政策等所表示的一致认同,其主体包括政党、政治精英与普通公民;其客体包含价值共识 (在终极价值与信仰体系层面的共识)、程序共识 (在政治游戏规则、操作程序层面的共识)、政策共识 (在政府公共政策层面的共识)。〔20〕
同时,还有学者另辟蹊径,从其他角度对政治共识内涵进行解读,拓展了政治共识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如受阿尔蒙德政治文化研究路径和罗尔斯政治正义研究路径的影响,李风华在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政治共识研究路径。他认为,政治共识应有着不同于政治正义与政治文化的主体范围,提出政治共识是指政治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对于政治基本目标和基本结构的一致观念。〔21〕受英国学者安德鲁·海伍德关于共识概念界定的影响,吕元礼将政治共识分为程序性共识和实质性共识两种。〔22〕张树平从结构性角度尝试建构政治共识,“政治共识的要义在于,它是一种系统性和结构性的存在”,要“发现和建构一种相互支撑、相互联系的结构性共识”,即时代共识、空间共识、合法性共识、主体共识、制度共识。〔23〕
不难看出,西方共识研究在方法论上受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影响较深,如萨托利在区分共识层次时直接受伊斯顿政治权力合法性层次分类的启发,具体分析时又借鉴了阿尔蒙德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路径〔24〕。国内学术界对政治共识概念的辨析,主要是在借鉴国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展开讨论的,故而在方法上也呈现结构功能主义的特征。此外,虽然学者阐释政治共识的内涵及要素因角度不同而存在较多分歧,并试图建构政治共识研究的不同架构,但是将价值共识、程序共识和政策共识作为政治共识的三要素这一观点还是得到学者的基本认同。这为政治共识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研究方向和路径,建构了政治共识研究的初始框架,为深入开展政治共识研究奠定了基础。
政治共识研究在方法上受结构功能主义学派的影响。结构功能主义学派强调要从结构和功能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出发来分析复杂的社会系统。结构功能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形式的系统;构成社会的各个组成部分,以其有序的方式相互关联,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相应的功能;〔25〕等等。因而,从方法论的角度看,政治共识研究必然呈现相应的功能特征,为社会系统正常运行提供保障。笔者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发现,国内学者主要从维系政治稳定、促进法治建设等方面阐释政治共识的功能。
1.政治共识具有维系政治稳定功能
现代化进程中,人们“对国家政治生活中呈现的多种景观,……政治思潮、政治主张及政治价值评价往往无所适从,使人们难以达到对政治系统的基本共识和认同态度”〔26〕,易造成政治系统的断裂和失序,社会产生矛盾甚至冲突。“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造成不安定”〔27〕,因而现代化时期“共识与矛盾冲突纠缠在一起,无法摆脱。既然矛盾冲突是人类状态的一个核心要素,共识就成为和平而有序地处理社会政治事务的一个头等重要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一些得到广泛接受的价值观念和规范准则,社会和政治组织就都不可能存在”〔28〕。亨廷顿指出,“一定程度的共识,是任何社会群体存在的先决条件。一个有效的组织,通常要求其成员对其组织功能的范围和解决从这种范围中产生的纷争的程序,至少应有相当的一致性认识”〔29〕。因此,政治共识具有维系政治稳定的功能,是实现政治稳定的基础,即“民主政治的有效运作是以与之相应的政治共识为基础的”〔30〕。
王明生从政治竞争角度分析政治共识,他认为,政治竞争需要政治共识的支撑,没有政治共识基础的政治竞争只会带来政治恶斗和政治动荡,增加社会风险和大量社会资源消耗,引发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与族群的对立和冲突。〔31〕吕元礼从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相结合的角度讨论政治共识如何维系政治稳定,他认为,政治共识包含基本价值共识和程序共识,基本价值共识的作用在于确立民主的崇高地位,体现价值理性;程序共识的作用在于,一方面实现民主制度的有效运作,另一方面则是赋予按照民主程序建立起来的公共权力以合法性,体现工具理性。〔32〕王为认为,政治共识是建立社会信任和政治秩序的先决条件,在较高的政治共识中,社会的分歧趋向缓和,政治冲突有可能消弭,从而政治稳定的因素得以增长。〔33〕
2.政治共识具有促进法治建设功能
“与传统的专制政治和无序政治相比较,现代民主政治是一种程序政治”,〔34〕“程序通过规则而明确,所以它是可以设计的” 。而明确程序的社会最高准则是凌驾于一切之上的法律。现代民主国家普遍强调依法治国,强调法律在治国理政中的权威性。但“规则的普遍确定性以及对规则的应有遵从是法治的前提”,因此,“真正的好的法律必然来自于社会成员的政治共识。缺乏社会政治共识的法律,必然缺乏相应的权威和应有的尊重”〔36〕,同时,“法治国家建设使得作为程序性共识的法律法规构成了政治冲突的最终防线”〔37〕。郑维东认为,政治共识对法治建设具有促进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共识为人们提供了诸如正义、公平等价值的理解基础和观念资源,因而政治共识有助于良法的形成;二是较强的政治共识有助于社会普遍尊重法律、信仰法律的意识的形成和深化,因而政治共识是法治意识形成的基础;三是政治共识为人们提供了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必须坚持的原则这些基本的价值资源,从而使人们维系法律规范和其他社会规则,因而政治共识有助于法律规范的维护。〔38〕
此外,还有学者从其他角度指出政治共识的功能,如政治共识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关系具有重要作用〔39〕;政治共识是一个政治共同体赖以存续的文化基础〔40〕;政治共识的形成有利于提升国民的国家认同感,激发国民的国家关怀意识〔41〕;等等。
政治共识对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决定了研究实现政治共识路径的必要性。学者们主要从政治文化视角研究政治共识的实现路径,提出了诸多富有学术价值的观点。
政治文化是“一组态度、信仰和情感,它赋予政治过程以秩序和含义,并提供一种基本的假设和规则用以规范政治体系中的行为。它包裹着政治观念和政制运行的规则”〔42〕。在一定意义上,政治共识是由人们接受某种最低限度的社会价值标准或克服各自政治行为选择的偏好而达成的,即如达尔所言,政治共识之所以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其原因在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在形成意见和决策中有巨大影响的人,或多或少地被这种政治文化充分社会化了”〔43〕。因而,政治共识的实现路径研究可以纳入政治文化范畴,即根据派伊对政治文化的释义,我们可以从政治观念和政治制度视角加以整合分析。
政治共识的实现路径研究首先可以从中国传统政治观念出发分析中国传统政治共识的形成,以从中汲取积极养分。雷戈指出,“功德论”是中国古代一种极富实践性的政治评价体系,是政治观念的制度化呈现。在秦汉之际它得到了广泛而灵活的运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政治工具和普遍的政治共识,即“功德论”使人们形成了共识性的政治评价体系,对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4〕闾小波则探析了近代以前及近代以降政治共识 (政治一元主义)如何传承与更张、建构与消解,并指出其对当下中国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启发意义。〔45〕张颖认为,中国历史中形成的“大一统”文化是构建政权机构形态的基础理念和价值符号,而共识指向政治统一体内构建纵向权力结构形式的意志,因此,“大一统”理念其实就是当代中国就国家结构制度所形成的核心政治共识。〔46〕
其次,还有学者从现代政治观念视角出发探寻政治共识的实现路径。现代社会中存在这样一种困境,即“现代社会在利益博弈、政治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中必然与政治分歧、利益冲突相伴生”〔47〕,为克服分歧和冲突,现代民主理论家将宽容、妥协等作为政治主体应追求的美德和行为规范,将协商、沟通、论辩等作为政治主体间消解分歧达成共识的行动方案,以实现多元合作,多元共赢。因此,“与其说政治共识是政治共同体的社会成员对于政治基本目标和基本结构的一致观念,还不如说政治共识是不同的政治利益主体围绕利益目标,通过协商、沟通以及妥协达成的一致性认识”〔48〕。王海洲从共识话语本身出发,提出了达成共识的两种策略途径,即以协商和妥协为主的平和性的话语策略及以论辩和批判为主的批评性的话语策略。〔49〕除妥协让步途径外,吕元礼还提出,只有实现从传统专制社会到现代民主社会的认同转型,符合民主精神的公共权威或公共政策才能获得公众认同,并成为社会的共识,从而实现政治共识。〔50〕
最后,如果说政治观念视角的研究还带有某种抽象意蕴,那么,政治制度研究路径则是从具体的制度安排与设计出发探索政治共识如何达成,是对现实政治制度之共识性作用的理性考量和策略选择。赖静萍从历史视角考察了新中国成立之际政治共识之形成,指出中国共产党以民主选举兼容政治协商、多元共治的精神,通过实践包容性民主使全国各阶层、各界人士达成了最大限度的政治共识,同时也为新生政权提供了合法性。〔51〕
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和总结,可以看出,近年来国内政治共识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不仅深化了对政治共识问题的理论认识,而且也为转型期我国如何克服共识困境难题提供了智力支持。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在政治共识研究问题中仍然存在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之处。
第一,政治共识研究创新需本土化。共识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正是为解决现代化而引发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且现代化肇始于西方社会,因此共识理论研究源起于西方,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才被引介至国内。这意味着政治共识的理论基础、内涵、价值取向等都带有浓厚的西方话语色彩,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谱系的当代延伸,也更契合于西方政治实践的需要。相较于西方社会漫长的现代化发展,我国的现代化发展极其短暂,因而社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更为显著。为此,政治共识的研究在科学借鉴西方理论的同时应更彰显中国本土话语特色,应继续与我国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元现象背景要素紧密结合,以期更好适应和服务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第二,政治共识研究中国家、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需明晰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是三种趋于平等的利益主体,如何实现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和有效对话是政治共识达成的关键所在。综观政治共识研究,学者更多从国家这一单一主体出发,沿着自上而下的路径探索政治共识之达成,强调共识于国家利益层,而相对弱化社会及个人利益诉求,也就是说现有研究未揭示各主体在达成政治共识中的各自权限、义务以及相应的职责。
第三,政治共识研究需突出价值理性视角。现有研究中,学者们大多侧重于从工具理性视角出发来研究政治共识,即更多关注于历史或现实的政治制度设计与安排,而鲜有强调从价值理性视角如建构理念共识、道德共识等出发研究政治共识及其相互间关系问题。事实上,社会理念、道德等价值观念构成公民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对公民主体意识和公共意识的形塑具有重要作用,会影响公民行为偏好进而影响政治共识之达成。与之相应,“一国之内如果没有基本的政治共识或共同认可的立国价值,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观念就会变成对抗性意识形态,招致社会分裂”〔52〕。
第四,政治共识研究需构建理论框架和体系。虽然近年来关注和研究政治共识的学者不断增多,研究的视角、内容、方法和路径也层出不穷,但仔细研析易发现,不同研究之间的关联度不高,系统性缺乏。需要指出的是,之所以出现上述三种有待深化和拓展之处的关键原因也在于此。为此,政治共识研究的当务之急是应在整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构建具有中国元叙事语境的理论框架体系,以拓展该领域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促进该研究趋向整体性、系统性和科学性。同时,这也有助于不同学科的学者更好地聚焦于该研究,在同一理论平台开展学术交流与对话,使政治共识研究呈多学科交叉发展态势,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的同时更有效地指导我国政治实践的开展。
学术研究中的政治共识如上所述存有待改进和拓展之处,尤为关键的是该研究系统性不强,研究内容模糊、零散,这也使已有的研究内容让人有雾里看花终隔一层之感。那么,如何将政治共识现有研究进行整合并建构一个研究框架体系呢?笔者思索从发生学视角即从政治共识系统发生的三个环节切入——政治共识之基础 (前提)、政治共识之如何达成 (中介)、政治共识之作用 (影响)——探索性地建构该研究的框架结构 (表1)。
表1 政治共识研究拓展的框架结构
首先,政治共识之基础即政治共识实现的前提性要素,按照内容不同具体可以划分为价值层面和制度层面两类。一是价值层面,主要包含价值共识、法治共识、道德共识等具体要素。(1)价值共识是指共识主体在价值观念上达成的共识,即建构于多元平等价值观中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具有整合多元价值观的功能,能通过宣传、教育等途径内化至社会、公民的政治心理结构层面,成为社会及公民政治态度的衡量标尺和政治行为的指南。(2)法治共识是指共识主体在法律制度和规范上所达成的共识。法治共识是以公平正义为核心,强调法律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权威性,并要求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则和程序的方式解决问题。(3)道德共识是指共识主体在基本社会道德和规范上所达成的共识,包括社会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是人们内在的规范和准则。价值层面的要素都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提供内在的基础和动力。二是制度层面,主要包含法制共识、德制共识等具体要素。制度层是价值层的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它主要是为各主体参与公共事务的讨论、表达利益诉求等提供合理合法的制度化渠道。因此,制度层面的要素为政治共识的达成提供外在的制度化平台。
其次,政治共识之如何达成即政治共识的中介环节,主要讨论的是国家、社会、个人通过协商民主如政治协商、听证会、“民主恳谈”等方式达成共识。共识是协商的内在要求和最终归宿。协商的本质是寻求利益交集,寻求最大“公约数”,照顾各方利益,促进妥协、促进共同利益形成。〔53〕具体地说,协商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对有分歧、有争议、无充分把握的问题,通过沟通交流,力求增进和最终形成共识。但同时,这个共识不是多数决定的共识,不是完全一致的共识,而是求同存异的共识,是不断吸收不同意见形成的共识。〔54〕正如哈耶克所指出,“实际上,在共同目标对人们并非一种终极目标而是一种能够用于多种多样意图的手段的地方,人们才最可能对共同行动达成共识”〔55〕。因此,协商的过程不仅是讨论、说明、质疑、解释和申辩的过程,而且也蕴含求同存异、包容、妥协等现代民主价值特征。而制度化的协商民主则有助于将多元主体纳入制度化渠道,通过协商的途径解决多元利益诉求,同时可以使主体对某一诉求形成具有共识性约束力的方案,在提升政府决策合法性和有效性,降低社会风险的同时凝聚政治共识。协商民主的研究将为政治共识之达成提供程序化的对话平台和机制。
最后,政治共识之影响即政治共识的达成对现代民主国家政治运行,如政治活动以及政治系统的有序性和连续性等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在多元时代的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共识达成与否直接影响政治活动的开展,如政治竞争的有效开展“需要政治共识的支撑,没有政治共识基础的政治竞争只会带来政治恶斗和政治动荡,增加社会风险和大量社会资源消耗,引发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与族群的对立和冲突”〔56〕;在国家治理层面,“国家治理的有效程度,往往取决于社会共识的凝聚程度,因为一个缺乏基本社会共识的国家根本谈不上有效治理”〔57〕。此外,还可以考察政治共识与政治稳定、政治风险、政治参与等的关系问题。
〔1〕〔4〕徐勇.转型期的中国政治发展:困境与出路〔J〕.政治学研究,1989,(1).
〔2〕习近平.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朝着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前进〔Z〕.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N〕.人民日报,2011-03-17.
〔5〕〔54〕张献生,吴茜.试论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J〕.政治学研究,2014,(1).
〔6〕俞可平.总序〔A〕.〔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C〕.陈家刚等译.中央编译局出版社,2006.1.
〔7〕〔8〕〔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M〕.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203.
〔9〕〔美〕马库斯·克里帕茨.全球经济与地方政府:李普哈特的共识民主和包容政治〔A〕.付平编译.薛晓源,陈家刚.全球化与新制度主义〔C〕.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4.
〔10〕王缉思,唐士其.多元化与同一性并存——三十年世界政治变迁 (1979-2009)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6.
〔11〕〔1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26,31.
〔13〕〔1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人民出版社,2013.2-3,7.
〔15〕〔28〕 〔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55,155.
〔16〕〔22〕〔30〕〔32〕〔50〕吕元礼.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共识〔J〕.江苏社会科学,2005,(3).
〔17〕〔24〕〔美〕乔万尼·萨托利.民主新论〔M〕.冯克利,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106-107,106.
〔18〕〔31〕〔56〕王明生,邵海军.论中国特色的政治竞争与政治共识〔J〕.南京社会科学,2009,(11).
〔19〕〔49〕王海洲.政治共识的话语藩篱:从霸权独白到无责漫谈〔J〕.江海学刊,2009,(2).
〔20〕郭中军.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政治共识的解构〔J〕.学习与探索,2012,(9).
〔21〕李风华.政治共识:一种新的政治观念研究路径〔J〕.政治学研究,2012,(1).
〔23〕张树平.从知识结构建构政治共识〔J〕.学习与探索,2012,(9).
〔25〕刘润忠.试析结构功能主义及其社会理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5,(5).
〔26〕邓伟志.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稳定〔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67.
〔27〕〔29〕〔美〕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李盛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8.47,22.
〔33〕王为.试论比较政治视野下公民文化理论的价值〔J〕.教学与研究,2012,(7).
〔34〕张凤阳,等.政治哲学关键词〔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227.
〔35〕季卫东.程序比较论〔J〕.比较法研究,1993,(1).
〔36〕〔38〕郑维东.政治共识与法治〔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5,(3).
〔37〕李锦峰.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共识〔J〕.学习与探索,2012,(9).
〔39〕袁峰.政治共识与和谐社会〔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40〕〔45〕闾小波.共识依赖:中华政治共识之传承与更张〔J〕.天津社会科学,2011,(1).
〔41〕刘杰.国家关怀与政治共识的建构〔J〕.学习与探索,2012,(9).
〔42〕〔美〕派伊.政治发展面面观〔M〕.任晓,王元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124.
〔43〕〔美〕罗伯特·达尔.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M〕.周军华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131.
〔44〕雷戈.秦汉之际的“功德论”分析——一种政治评价体系的研究〔J〕.人文杂志,2004,(2).
〔46〕张颖.论中国单一制宪制的“大一统”特色〔J〕.武汉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47〕〔48〕高振岗.政治主体性的历时性演进及逻辑建构〔J〕.人文杂志,2012,(5).
〔51〕赖静萍.包容性民主与政治共识——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选举的认知〔J〕.中共党史研究,2012,(5).
〔52〕杨光斌,曾毅.中国社会纷争的观念之维与因应之道〔J〕.探索与争鸣,2014,(1).
〔53〕房宁.中国道路的民主经验〔J〕.红旗文稿,2014,(6).
〔55〕〔英〕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M〕.王明毅,冯兴元,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62.
〔57〕张贤明.以完善和发展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政治学研究,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