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帅
摘 要:本文以设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色彩构成为重点,对色彩的教学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关键词:色彩;创新意识;艺术教学
当你看见红色时你会想到什么?是可口可乐的易拉罐,西红柿,还是血液?而实际上,你看到的是电磁光谱中波长为0.0007毫米的那一部分。
我们通常所见的自然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物体们可以吸收其中的一些,没有被吸收的则被反射,反射出来的色光进入眼睛,使感光细胞受到刺激,随即在我们的大脑中产生色彩的意象,这就是我们可以感知颜色的光学原理。也就是说,西红柿是红色的,就意味着西红柿的表面其实能吸收大部分颜色的光,只是不能吸收红色。由此可知,光是一切视觉现象的主要媒体。物体受到光线的照射而呈现形状与颜色,眼睛因为有光线作用才产生视觉,得以看清周围的景象;没有光线,眼睛就无法感受,就没有所谓的光线和色彩。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公园前4世纪就曾提出光是色彩之源的学说。到1666年,牛顿通过光的折射实验,用三棱镜将日光分解发现光谱色之后,对光与色的研究才进一步开展起来。而色彩这一具体概念是由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色彩基础课程及其教学体系基础上发展而来,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后被大多数艺术院校所采用,但也有一些院校的教师认为不够准确。因此,我国学者又引申发展出色彩学、装饰色彩、设计色彩等概念,但其实教学内容是相近的。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色彩基础课程是由伊顿①开设的。当时,现代色彩学建立之初,伊顿便开始积极地将这种科学引入教学,他主张从科学的角度研究色彩,使学生对色彩有一个实在的了解,而不仅仅存在于个人的不可靠的感觉水平之上。伊顿对于色彩的对比、色彩明度对色彩的影响、冷暖色调的心理感受、对比色彩系列的结构都非常重视。通过他的教学使学生形成对色彩的明确认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色彩。伊顿所开设的基础课程实质上是一个“洗脑”的过程,通过理性的视觉训练,把学生入学以前的视觉习惯完全洗掉,代以理性的、嶄新的视觉规律,利用这种新的基础,来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想象力,丰富学生的视觉经验,为进一步的专业设计奠定基础。伊顿之后又有克利、康定斯基等人先后任教于包豪斯设计学院,在他们的努力下,现代设计基础课程得到进一步完善。当代设计教育的基础课程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包豪斯设计学院基础课程的影响,并且在很多学校中,还没有能够超过,甚至没有能够达到当年已经取得的高度。20世纪30年代末期,包豪斯设计学院的主要领导人物和大批学生、教员因为逃避二战时期欧洲战火和纳粹政府的政治迫害而移居到美国,从而把他们在欧洲进行的设计探索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带到了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通过他们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以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为依托,把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影响发展成为一种新的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从而影响到全世界。因此,包豪斯设计学院及其成员对于现代设计及教育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
色彩是理性的,只有科学的方法能够揭示色彩的本来面貌。借鉴伊顿的基础课程研究可知学生必须首先了解色彩的科学构成,然后才可以谈色彩的自由表现。训练方法的中心是理性的分析,不是艺术家的任意的、自由的个人表现,但基础课程始终是基础的,训练的最终目的还是设计,而不是把训练本身当作目的。要构建学生全面的理性色彩方法论与色彩设计个性化全面发展框架,就要求教师在色彩设计教学过程中将科学性的理论体系与启发性的艺术设计、学生个体特性及外部环境前沿趋势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推动教学。具体色彩设计教学过程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培植学生兴趣,开阔创想空间
色彩感并非是人们与生俱来的能力,也并不是无法改变的能力。在成为教学课程之前,色彩首先是一门存在已久的艺术,有着专属于自己的地位与能量。因此,并不是想破脑袋用功读书就能够学好这门学问的。如果将色彩符号、色彩体系、明度与色度等专业知识在教学之初就生硬地灌输给学生,那在真正领悟到色彩真髓之前,他们可能会觉得厌倦。只有唤醒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色彩认知及设计潜能,充分感受和分享色彩,才能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具体到课程实践,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有针对性地让学生欣赏一些经典或新颖前沿的绘画艺术、装饰设计、包装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等平面或视频作品。课下则有针对性地推荐学生阅读相关艺术图书、杂志、设计类网页,有条件时带领学生参观艺廊或艺术展览。要逐步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色彩的感知能力,无论是去超市采购,亦或是逛街购物,要随时捕捉搜集吸引自己的色彩元素并定期在课堂上与老师同学分享,经年累月,这些积累都可以为学生日后创作作品提供灵感。
2 开放设计主题,释放学生创作力
随着课程的深入,在色彩构成的教学中可设定一些开放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原创力、扩展创作思维以及对色彩的把握。例如,在对装饰班课程教学过程中,曾设定一个有关“梦想或感动”的主题,让学生在运用色彩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进行创作。梦想是存在于每个个体心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选择坚守或它调整改变,感动亦然,但是对非物质的梦想或感动进行着色并客观呈现则对学生的创造力有一定的挑战。学生的最终作品各具特色、创意丰富,作品中有的用到了高纯度的互补色,有的用暖色调表现画面效果,多幅作品让我印象深刻。例如,一幅《背影》的作品,以冷色调为主,用色彩的纯度关系区分画面的空间感,画面中用蓝色的渐变色块组成了一个人的背景,整体画面朴实稳重。该生的创作源自父亲送她时离去的背影,那一刻中学时朱自清的一篇散文从她脑海中浮现,她觉得自己被父爱所感动。她说:“用冷色调是衬托当时的气氛,而蓝色代表父爱的深邃”。还有一幅名为《敬畏》的学生作品,以红、黄、橙等暖色调构成一幅朝阳初升的画面,有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初观赏,或许会产生疑问:作品和主题有直接的关系吗?通过学生的阐述得到了答案。作为一名资深篮球迷,该学生的偶像科比·布莱恩特曾对一名记者“你为什么能如此成功?”的问题的回答印象深刻,“你知道洛杉矶的凌晨四点钟是什么样子吗?我知道。”他被科比为梦想奋斗的精神所感动,从而产生这幅作品的创作灵感,黄色代表球队的颜色,橙色和红色被寄予勇气和力量,使人充满希望……类似的创意作品在教学中还有很多。正如学生们在实训报告中所说:“一直觉得色彩创作是深奥和困难的,但是如果能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再结合对色彩知识的应用,有感而发,创作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就是无处不在的。”
3 结合案例分析,理论联系实践
在色彩构成的教学过程中,常常会有学生发出这样的疑问:“色彩构成的学习真的会对以后的设计有很大的帮助与提高吗?”答案是肯定的,但是如何消除学生的疑惑?笔者认为可以和学生们共同分析一些色彩运用的成功案例,教学相长,激发师生互动氛围,相互讨论、共同思考。
案例的选取可以涵盖色彩的各种有关领域,如绘画、电影、摄影、包装、广告等对色彩有大量运用的多种形态。在经典案例或前沿性案例选择的基础上,教师按照理论讲授和技能训练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简及繁地进行案例讲解。根据课程进度及学生掌握程度进行个别辅导,通过多媒体演示、作品赏析、现场示范等多角度阐述案例特点及技法表现。强化小组讨论和师生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说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采用各种方法活跃教学内容,最终使学生从原有的对色彩以客观再现、技术为主的单向思维转化到构建理性的、全面的、连续的创造性思维上来,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加深学生对色彩的认知与思维上的启发,为以后的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4 整体讲评,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艾斯纳曾提出:“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可能会有一个标准答案,可以有多种解释,也不会有唯一的准则评价一个学生的对与错”。每个学生对色彩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认识,作品中也蕴含着作者特定的情感和想法。因此,对于学生色彩作品鉴赏讲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积极寻找学生设计闪光點,充分给予每一位同学评说和展现自己作品的机会。综合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形式方法,让大家一起欣赏讨论、相互学习,从中获得启发。
注重阶段性评价与终期评价相结合,掌握学生动态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授课重点。在每次讲评结束后,鼓励学生就同学间的某一作品写一篇鉴赏小论文或者评价意见,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发现问题或借鉴点。每届学生课程结束后的终期考评,还应通过展览形式,组织学生将其所完成的色彩作品用KT板进行装裱,听取来自外部欣赏者的声音,汲取不同设计专业教师的指导,进而扩展并巩固学生们已有的设计思维和设计实践。最终使学生们在理论学习、案例赏析、主动创作和讲评展览的循序渐进的课程学习后,提高自身审美能力和对作品的整体把握能力。
5 结语
“色彩构成”的课程教学,不仅仅是传授学生色彩知识和配色原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创作的能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设计者,“色彩构成”的基础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不仅要求学生们在课堂上夯实理论基础,娴熟地运用色彩、理解色度,明度和色感的关系,并对其加以运用。此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捕捉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色彩意识和审美意识。只有使学生具备了良好的色彩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色彩的综合应用能力,才能达到色彩构成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才能在实践中有机结合生活符号和艺术表现,培养出一批批新锐和谐的艺术设计者。
注释:①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1.11~1967.5.27),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家、理论家、教育家,他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