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红娟,潘 渊,朱 婧,魏俊波,丁 健
(长安大学,陕西 西安 710064)
共振现象普遍存在于力学、电磁学、光学及分子、原子物理等物理学领域。共振虽然有时会给人们带来危害,但利用共振的特点也带来许多便利,如电磁共振、核磁共振等,所以有必要详细地了解共振现象。在高校实验教学中,波尔共振仪常用于研究摆轮的自由振动、阻尼振动和受近振动,用来巩固学生对机械振动理论部分知识的理解,笔者对该实验内容结果的测量不确度进行了讨论,并分析了影响结果的可能因素。
当摆轮受到周期性策动力矩L=L0cosωt的作用,并在有空气阻尼和电磁阻尼的媒质中运动时(阻尼力矩为 -b,其运动方程为
式中:J是摆轮的转动惯量,-kθ为弹性力矩,L0为策动力矩的幅值,ω为策动力的圆频率。令ω20则式(1)变为
式(2)的通解为
第一项表示减幅的阻尼振动;第二项表示与策动力频率相同的稳定的简谐振动。当第一项衰减为零后,受迫振动可以表示为:
解得振幅为
与策动力矩之间的相位差φ为
式(6)和式(7)表明,发生共振时频率ωr并不等于系统的固有频率ω0,而与系统的阻尼β有关。β越小,ωr越接近ω0,振幅θr也越大,图1表示出不同β时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图1 受迫振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
波尔共振实验仪可以进行自由振荡周期、阻尼系数和受迫振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测量。下面将对自由振荡和阻尼振荡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的分析,对于受迫振动,给出了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计算结果,见表1。
该模式下,阻尼档位为1,测量摆轮的固有频率。自由振荡通常认为是无阻尼状态,但实际上还会有空气阻尼、系统内部的耗散力等存在,正因为如此,表1中的测量数据(取16组测量结果的一部分)才会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摆轮的振幅变小的现象。
表1 自由振荡下的摆轮周期和振幅的测量记录表
测量满足均匀分布,最小分辨力δx=0.001,则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则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扩展不确定度为:
摆轮的固有频率为:
结果表明,摆轮的自由振荡频率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在了上面的区间内。
该模式下,阻尼档位为2,给摆轮的振动加上一定的电磁阻尼,这样实际振动总是受到阻力的影响,由于要克服阻力做功,摆轮的振幅逐渐减小。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16组数据取11组),这里采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表2 阻尼振荡下的摆轮周期和振幅的测量记录表
可得周期¯T=1.560 s,¯M=1.241。阻尼系数¯β =0.028s-1。求得 A 类标准不确定度为测量满足均匀分布,最小分辨力δx=0.001,B类标准不确定度为
由β=ln M/5T,求得灵敏系数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扩展标准不确定度为
最终测量结果表达
结果表明,摆轮阻尼振荡的阻尼系数真值以一定的概率落在了上面的区间内。
摆轮做受迫振动时的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摆轮的固体频率时,摆轮振幅最大(共振)。该模式下,阻尼状态仍为2,测量数据如表3。
表3 摆轮做受迫振动的参数测量记录表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摆轮做受迫振动的振幅由驱动力频率和物体的固有频率共同决定:两者越接近,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大;两者相差越大,受迫振动的振幅越小。
实验过程中,由于轴承摩擦、弹簧非线性效应、电机转速不稳定的影响,受近振动的幅频特性测量常会出现扭摆不稳定的现象,导致有的测量数据会出现异常,所以需要完全领悟受迫振动的含义才能正确分析。在自由振动和阻尼振动的测量时,考虑到轴承的摩擦效应,摆轮的角度尽量介于120°~150°之间,才能保证阻尼系数基本为一个稳定值。此外,在实验操作中,尽量遵循“先定性观察,再定最测量”的原则,以使测量的结果更准确。
[1]董霖,王涵,朱洪波.波尔共振实验“异常现象”的研究[J].大学物理,2010,29(2):57-60.
[2]李建设.波耳共振实验被测量相互验证技术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2):28-30.
[3]马学坤.线性受迫阻尼振动发生共振的条件及特征[J].大学物理,2001,2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