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思明
(云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昆明 650032)
甘蔗是世界最主要的糖料作物,甘蔗栽培的主要目的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制糖原料,以增加蔗农收入和提高糖厂的经济效益。产量高、蔗糖分高是甘蔗良种必须具备的条件。但还应该具备宿根性好、抗逆性强以及其他优良的工农艺性状。甘蔗良种是指在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一栽培制度下获得单位面积最高的产蔗量和产糖量,而且产量稳定,适宜当地生态环境,栽培制度和制糖工艺的要求,经济效益显著,能为蔗糖业工农双方所接受的品种[1]。甘蔗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应用是解决甘蔗品种单一化、提高蔗糖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据国际糖业技师协会ISSCT的统计,甘蔗品种改良对糖业发展的贡献率达60%。各国都以不断改良甘蔗品种作为发展本国蔗糖业的重要科技战略。澳大利亚、巴西、美国、印度、泰国、南非等国不断加强育种力度,不惜投入巨资开展甘蔗品种选育,培育了一批抗病虫、抗逆境、适应性和宿根性好的Q、SP、CP、Co、K、Na系列新品种,从而大大降低了植蔗和制糖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2]。
图1 2012年云南省甘蔗种植面积
甘蔗产业是云南仅次于“两烟”的第2大优势特色产业,成为云南经济发展特别是滇西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100亿元以上[3]。目前,全省拥有机制白糖生产线87条,日处理能力14.23万t,拥有3.3万行业员工,覆盖蔗农600多万人,基本形成了以怒江、伊洛瓦底江、澜沧江、红河及南盘江等低热河谷地区为主的蔗糖产业布局和集原料(甘蔗)种植、科研、加工、贸易、教育和设备制造等相互配套的、完善的产业体系[4]。根据2012年甘蔗生产统计,云南甘蔗种植面积已近34万hm2(图1),临沧市甘蔗种植面积最大,达10.88万hm2;3.5万~7万hm2州市3个:德宏州、文山州和保山市;1万~3.2万hm2州市4个:普洱市、红河州、西双版纳州和玉溪市。云南蔗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滇西南区域农民增收、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甘蔗产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蔗农种植甘蔗的经济效益和积极性。甘蔗品种的更新换代,对提高云南蔗区甘蔗单产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40年代末至50年代中期,云南蔗区主要种植地方品种罗汉蔗和芦蔗(草甘蔗),甘蔗单产37.5t/hm2左右。50年代末期通过引进筛选出F134和Co419,并推广种植,到60年代中后期,甘蔗单产约为45t/hm2。60年代末期,选育并推广种植云蔗71-388、云蔗65-225、闽糖70-611、川糖61-408和粤糖59-264新一代自育良种,到80年代后期平均甘蔗单产约49.5t/hm2;90年代,云蔗71-95、云蔗71-998、云蔗81-173、云蔗64-24、89-7、云辐82-682、桂糖11号、闽糖69-421和选蔗三号等良种的推广种植,云南甘蔗平均单产52.5t/hm2左右[2]。“十·五”以来,云南组织了大规模的甘蔗高产高糖新良种推广,2001—2004年,已累计推广51.2万hm2,其中2004年推广种植面积已达20.2万hm2,使全省良种覆盖率由2000年的19.02%提高到85.1%,基本实现了品种的更新换代,取得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有力地提升了云南蔗糖产业的竞争力[5],近年良种覆盖率约为86.9%[3],甘蔗单产63t/hm2[2],2012年约64.5t/hm2。
甘蔗是生产食糖的最主要作物,国家规划2015年全国糖料作物种植面积193.3万hm2,其中,甘蔗种植面积173.3万hm2[6],占糖料作物种植面积的89.65%。提高甘蔗新良种蔗糖分含量是食糖高效生产的基础保障之一。甘蔗良种的糖分含量是直接关系制糖企业出糖率的重要指标。对于生产食糖而言,提高出糖率与通过提高蔗茎产量增加含糖量相比较,前者的效率较后者高近1.8倍[7],改良甘蔗品种糖分较提高蔗茎单产更节约制糖成本[8]。在世界几乎所有蔗糖生产国家,品种改良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提高蔗糖分含量一直是品种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甘蔗出糖率最高的国家澳大利亚通过遗传改良年均提高0.03[9]或0.04[10]个点的商业糖含量。近年来,甘蔗新品种和新技术应用,使云南省甘蔗含糖分从14.42%提高到14.81%,出糖率由12.3%提高到12.98%。实现了甘蔗品种的多系布局和早、中、晚熟品种4∶4∶2的合理搭配,使云南品种结构处于全国最优水平,全省甘蔗出糖率连续3年位居全国第一[11]。2012年,全省种植粤糖93-159、粤糖00-236、云蔗99-91和云蔗03-103等高糖甘蔗品种占甘蔗种植面积的40%左右。德宏州高糖品种所占比例接近50%。高糖甘蔗品种的推广应用,对制糖企业提高出糖率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于甘蔗的生长周期长达1年以上,一年中任何季节的干旱都可能对甘蔗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抗旱性弱的品种出苗、生长或宿根发株等任何生长期受旱可能表现不佳而被生产所淘汰,而抗旱性强的品种可有效减轻干旱的影响,从而保证较高的产量和糖分[12]。云南滇西蔗区年降雨量大部分在1200mm左右,2009年特大干旱以来降雨量仅在1000mm,红河州、玉溪市和文山州等蔗区年降雨量一般仅为800~900mm,2009年以来降雨量仅500~600mm。随着蔗区其他经济作物对甘蔗形成的竞争,云南甘蔗约70%种植于无灌溉条件的旱坡地。通过抗旱品种粤糖86-368、新台糖22号、闽糖69-421、云蔗03-258、云蔗03-194的繁殖和推广应用,增强了云南蔗糖产业抵御旱灾的风险。
作物品种布局单一,是作物生产中的重大安全隐患。云南甘蔗品种推广部门根据云南蔗区生态类型的多样性,对云南蔗区甘蔗良种进行了合理布局和优化,形成了多元化的甘蔗良种结构。据统计,云南蔗区新台糖22号、粤糖93-159、新台糖20号、粤糖 86-368、新台糖25号、粤糖 00-236、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新台糖16号和闽糖69-421这十个甘蔗品种种植面积最大,占全部甘蔗品种种植面积的75.84%,但单一品种种植面积超过10%的仅有新台糖22号和粤糖93-159,分别占26.41%和12.76%(表1)。另外,从甘蔗种植大县来看(表2),品种结构较为复杂,各甘蔗种植大县品种数量在11~24个。
甘蔗品种的经济性状是遗传因子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选配了优良杂交亲本组合获得杂交种子以后,从培育实生苗到选育出优良品系进行区域化试验和示范,品种的生产力表现均为基因与环境互作的结果。生态育种,即针对蔗区复杂生态,在不同生态类型下开展品种选育,筛选最适宜当地种植的良种的甘蔗品种选育方法。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是云南省甘蔗品种选育的主要机构。近年来,在云南省甘蔗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下,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联合德宏州甘科所和云南农业大学甘蔗研究所分别在德宏州、保山市、西双版纳州和临沧市甘蔗科研推广部门对鉴定圃以上的甘蔗新品系(70份左右)进行生态适应性评价筛选,涵盖了德宏州、临沧市、保山市、西双版纳州、红河州等甘蔗主产区域,为满足复杂生态类型下甘蔗品种多元化更新迈出了新的一大步,通过近年筛选,已育成云蔗07-2384和云蔗08-2060等新品系进入省区域化试验和全国甘蔗品种区域化试验。
表1 云南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甘蔗品种主要种植州市分布
表2 2009年云南甘蔗种植大县甘蔗面积与品种数量
甘蔗是无性繁殖作物,已推广应用的甘蔗栽培品种,在多年种植后,由于甘蔗病源积累,适应性下降等因素,大多存在种性退化。因此,甘蔗良种选育推广应用,是长期任务。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是云南省甘蔗产业专业科研机构,任务是根据云南蔗糖生产发展对甘蔗科技的要求,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积极开展相关的应用基础和高新技术应用研究,重点解决不同发展时期云南、西南三省甘蔗生产发展中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科技问题,为蔗糖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在甘蔗品种选育方面,首先,育种规模逐年扩大,杂交组合量已从2000年的20余个扩大到2012年的900余个;其次,育种方法创新,从澳大利亚引进了家系评价技术[13],已形成了家系评价与单株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在早期选择方面,形成了一批大田移栽前专利技术,在实生苗移栽大田选择前淘汰发株差、抗病性差的实生苗,有效提高了甘蔗品种选择效率。近年育成的云蔗99-91和云蔗03-103在德宏蔗区、云蔗03-194和云蔗03-258在红河和玉溪等蔗区、云蔗05-51在临沧和德宏等蔗区、云蔗06-407在红河和文山等蔗区均表现出良好的推广潜力。同时,育成了云蔗01-1413、云蔗05-39、云蔗07-2800、云蔗07-2384和云蔗08-2060等优良新品系参加省或国家甘蔗区域化试验。为云南蔗区不同生态类型提供多元化的品种储备。
[1]张跃彬,邓军,黄应昆,等.中国甘蔗产业发展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赵培方.34个云南自育甘蔗品种(系)选配组合的主要经济性状及配合力评价[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3]邓军,李孝翠,张跃彬.云南甘蔗生产现状与发展对策[J].甘蔗糖业,2011(4):77-80.
[4]http://www.ysri.net.cn/comcontent_detailynzt.html.
[5]范源洪,陈跃,杨清辉,等.云南甘蔗新品种的示范与推广[J].甘蔗,2004(3):58-64.
[6]张跃彬,赵培方.中国蔗糖产业进展与问题研究[A].中国糖业第二届专家组2011年工作会议论文集[C].2011:1-7.
[7]Geoff Inman-Bamber,Phillip Jackson,Graham Bonnett and Terry Morgan.Have we reached peak CCS?[J].International Sugar Journal,2011,113(11):798-803.
[8]Phillip A.Jackson.Breeding for improved sugar content in sugarcane[J].Field Crops Research,2005,92:277-290.
[9]Cox,M.C and Stringer,J.K.Bencha.Marking genetic gains from new cultivars in Queensland using productivity data[R].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ugar Cane Technologists,2007.
[10]Burnquist,W.L.,Redshaw,K.and Gilmour,R.F.Evaluating sugarcane R&D performance:Evaluation of three breeding programs[R].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ugar Cane Technologists,2010.
[11]云南甘蔗品种改良成果达全国领先水平[J].农村实用技术,2013(2):55.
[12]吴才文,范源洪,陈学宽,等.云南抗旱甘蔗品种的选育及效果[J].中国糖料,2012(4):37-39.
[13]吴才文.澳大利亚甘蔗家系选择技术简介[J].甘蔗糖业,2007(1):6-9.